全球股市就這樣崩盤了。
上個月,我們才說A股超額收益不明顯,要加緊步伐進行全球資產配置,要爭奪全球資產定價權。
然而,全球股市就這樣迎來了劇烈調整。
難道,我們才是反指?
上周外圍市場集體跌倒,其中,納斯達克指數跌幅最大,達到3.35%,恒生指數跌幅最小,跌0.45%。
本周一,也就是昨天,全球股市更是遭遇“黑色星期一“,日經指數創下史上最大點數下跌。
昨天,日經225指數下跌盤中兩次熔斷,一度跌幅超過13%,抹去了今年以來全部漲幅,收盤創出歷史最大跌幅。
創下日本股市有史以來最大下跌點數,超過了1987年10月20日下跌3836點的紀錄。
同日,韓國綜指收盤下跌234.86點,跌幅8.78%,盤中最大跌幅約為10%,一度觸及熔斷機制。
韓國科斯達克指數跌超11%。
中國臺灣加權股價指數收盤下跌8.4%,創下1967年以來最嚴重的跌勢。
此外,昨天大多數主要加密貨幣都大幅下挫。比特幣下跌超過16%,跌破50000美元,創下自FTX交易所爆雷以來的最大跌幅。以太幣價格一度跌去五分之一,之后跌幅有所收窄。
今天,日經225指數收盤大漲超10%,創下史上最大單日上漲點數,韓國股市收盤上漲3.3%,創去年11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我們這代人,每天都可以見證歷史。
好的一點是,在近期全球股市近乎崩盤的情況下,大A終于抵抗了一把,硬了一把。
上周,中證2000指數漲得最多,漲幅達到3.61%,創業板50指數跌得最多,跌2.18%。
這兩天A股的波動,也比外圍市場相對沒那么劇烈。
昨天,滬指跌1.54%,深成指跌1.85%,創業板指跌1.89%。
今天,滬指漲0.23%,深成指漲0.82%,創業板指漲1.25%。
A股近期沒出現劇烈調整,一個原因是我們自5月20日以來就一直在調整,大部分板塊現在已經跌無可跌,調整空間有限。
另外原因是,近期人民幣一直在升值,幫我們扛住了很多風險。
周一,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升破7.12,非常強勢。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1月2日以來新高。
所以,上周A股各大指數還能支棱起來。
從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來看,上周漲幅前5的行業分別是:綜合、社會服務、建筑裝飾、醫藥生物、農林牧漁。
上周跌幅前5的行業分別是:電力設備、公用事業、煤炭、食品飲料、建筑材料。
外圍怎么突然就崩盤了呢?
主要是受到日本加息,美國科技股崩潰和美國經濟出現疲軟跡象的多重打擊所致。
先來看日本加息。
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將政策利率由0%-0.1%上調至0.25%,這是該行今年第二次加息。
更是一次超乎市場預期的加息。
加息一般都利空股市。
除了加息意外,日本央行還要縮表 ,將減少日本國債購買規模以實施量化緊縮,國債購買規模每個季度減少4000億日元,并不再提供債券購買范圍而是提供指定金額。
日本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加息 ,而不等美聯儲9月降息之后再行動呢?
主要還是要解決日本國內的通脹問題。
有數據顯示,日本6月份核心通脹率連續第二個月加速上升,延續了兩年多來高于日本央行2%目標的趨勢。
剔除了波動較大的新鮮食品價格影響的核心CPI6月份同比上漲2.6%,這是繼5月份增長2.5%之后,該指標連續第27個月超過日本央行的目標。
日本資源匱乏又是進口大國,所以日本的通脹問題,主要表現為輸入型通脹,能源以及食品價格飆升。
進口成本上漲導致的物價上漲正在降低實際工資。
這就讓底層民眾很難受了。
所以得加息控制通脹。
日本央行突然加息,也使得近年來靠日元進行“套息交易”的成本變高了。
在近年來日元持續貶值的過程中,衍生出了一種叫“套息交易”的套利行為。
所謂套息交易(carry trade)是指投資者借入低息的日元資金,投到日本股市或者其他市場。
出名的諸如,巴菲特借日債,買日股。
日元匯率此前持續維持在低位,但近期日股開始下跌,變得沒那么有吸引力,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從日本借錢到海外投資的套息交易盤增加,從而導致大量資本流出日本,而這又將進一步加劇日股下跌。
此次日本央行的加息,又導致日元升值。
加息通常被視為一種緊縮的貨幣政策,?旨在控制通貨膨脹和穩定貨幣價值。?
當日本央行提高利率時,?就會吸引外國投資者購買日本的金融資產,?因為較高的利率意味著更高的投資回報。?
這種資本流入推動了日元的需求,?從而導致其價值上升。?
日元升值,會導致“套息交易”的成本變高,或者觸發平倉。
一旦觸發平倉,就會被動賣出,然后加劇市場下跌。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華通證券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張凌博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指出,“亞太市場整體大崩盤的直接原因還是來自于套息保值引發的平倉。在(此前)日元貶值、亞太地區股市不斷創新高的前背景下,機構投資者通過套息交易借出日元進而投資包括日本股市在內的亞太股市。然而,美元指數下行等原因致日元快速升值,大量機構投資者拋售股票以償還日元,因而導致了這些天的股市巨大波動。”
再來看美股。
自7月11日美國披露CPI數據以來,美國衰退擔憂開始籠罩市場,而后續披露的PMI、就業以及美股科技股業績等數據的走弱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于衰退的擔憂。
美國三大股指中,道指自7月18日高點41376下跌近6.5%(截至本周一收盤),再度回到40000點下方。
標普500指數7月16日見頂5669點,最新報5186點,下跌8.5%。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下跌幅度最大,7月11日創出18671的歷史新高后已經下跌超過13%。
與半導體產業鏈高度相關的韓國與中國臺灣股市在此過程中也開始明顯調整。
昨晚,VIX恐慌指數一度飆升到64.90%。
全球經濟的進一步放緩,引起了大家的擔憂,進而就導致了近期全球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
那接下來應該怎么辦呢?
A股在近期已經深度回調的基礎上,對于看好的板塊,可以適當加倉。
外圍市場方面 ,但斌總就說他會繼續加倉外圍市場,普通人的話,則 可以考慮重新調整一下自己的風險頭寸,把虧損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等企穩后再繼續買入 。
最后,我們來看下股債性價比指標和A股溫度計。
根據雪球股債性價比指標,目前股債性價比指數 2.03 ,建議適當 增配偏股類基金 。
根據集思錄A股溫度計,目前市場溫度 3.58℃ ,處于 極低 位置。
參考倉位:100%-3.58%= 96.42%
如果你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在留言區討論,碼字不易,喜歡請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