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住院,每當親友來看望我,一張口我就想哭,不過,我都忍住了,實在不想讓他們擔心”。在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內科病房,30多歲的乳腺癌患者董女士向副主任護師翟利穎老師袒露心聲。
人前強顏歡笑,人后獨自感傷。30多歲的董女士患乳腺癌5年來表面上始終風輕云淡。沒想到這次檢查讓她全面破防,乳腺癌復發伴全身多處轉移。“我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總覺得癌癥到了晚期,治療沒有希望,我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晚上徹夜難眠,真想大哭一場!”。即便如此,親友來看望她時,她仍然強顏歡笑。翟利穎在護理工作中察覺到她的異常,就拉起她床前的隔簾,和她促膝談心。“趁親友不在,想哭你就哭一會兒吧,這幾年,你那么堅強地配合治療,以為病魔會離你越來越遠,沒想到還是復發轉移了,你現在一定覺得無力又無助,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在我這里,你可以脆弱,不用假裝堅強。”翟利穎鼓勵她說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引導她探尋生存動機,發掘自身資源,鼓起勇氣再次面對挑戰,同時還教會她通過睡前呼吸訓練,有效地避免胡思亂想。經過一個小時的交流,董女士從淚流滿面漸漸轉為平靜,交流結束后,她如釋重負,表示心里輕松了很多 。當晚,她就迎來了一夜的酣睡,隨后她的精神面貌也大為改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確診癌癥后出現負面情緒很正常
確診癌癥后,很多人都感到“晴天霹靂”,大家都非常關注治療效果,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在腫瘤內科工作了30多年,翟利穎對此深有感觸。大部分確診后患者都會走過這幾個心理階段:震驚 —— 懷疑——恐懼——幻想 —— 絕望 ——平靜——無助等等。翟利穎說,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理問題。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接納、理解、共情、陪伴和支持患者,幫助他們應對心理和情緒上的各種挑戰。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她認真學習,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并成為了江蘇省社會心理學會會員。
翟利穎老師在工作中
負面情緒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一方面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延長治療時間,影響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會導致患者心慌、失眠、呼吸困難、食欲下降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負面情緒不僅增加患癌風險,也增加癌癥患者復發轉移、罹患其他癌癥及死亡風險,比如伴抑郁的乳腺癌患者較無抑郁癥癥者死亡風險增加近10倍。翟利穎建議,醫護人員和親友加強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關懷,不僅可以明顯改善他們的生存質量,也可以延長他們的生存時間。不過,消除負面心理,不僅要借助“外力”,要需要患者的“內功”。翟利穎支出了8個小方法,幫助患者獲得陽光心情。
這些方法可幫助她們如何走出心理陰霾
1.聽一些癌癥科普課。對癌癥的恐懼來源于對其認知的不足。世界衛生組織早在上世紀就把癌癥定義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比如董女士所患的乳腺癌平均五年生存率高于80%,大多數人能夠獲得長期生存,屬于治療效果比較好的一類腫瘤。其中大部分人的生活質量也遠高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終末期患者,但是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遠低于這些慢性病患者。翟利穎提議,癌癥患者積極參加癌癥科普教育,以正確認識癌癥,減輕心理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2.打扮得美麗一點。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癌患者得以及時發現。確診后他們中很多人自怨自艾,不理梳妝,與之前形象判若兩人。翟利穎建議,癌癥治療結束后,康復期在家不妨花點時間,完善一下個人的形象,讓自己更加美麗自信,好的心情有利于疾病康復。
3.多找一些事情做。癌癥治療結束后,很多家屬承包了所有家務,努力讓患者靜養。其實,患者出院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適當忙碌能夠避免胡思亂想,也能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4.多做一些戶外運動。走進大自然感受鳥語花香,多做一些運動可產生多巴胺,愉悅身心。特別是對于乳腺癌患者,運動可降低其發病率,患癌后可降低其死亡率,每周120-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是非常有益的。
5.多擴大一點“朋友圈”。有了閑暇時間,培養琴棋書畫攝影等方面的興趣愛好,既可以讓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也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好地融入生活,回歸社會。
6.多和親友說說知心話。不少癌癥患者,特別是是乳房切除的乳腺癌患者和腹部“造口”的腸癌、膀胱癌患者,他們不能接受器官的缺失,又不愿意和別談起,總是郁郁寡歡,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深深地隱藏起來,也會有意識地遠離社交。她們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內心特別敏感和自卑,有人甚至選擇了自殺。翟利穎建議,她們要卸下自己的“鎧甲”,學會主動傾訴和尋求幫助,可以主動找家人、朋友、同事一起聊天、散步、練功、娛樂,與親友分享分擔,在交流中宣泄情感,寧可大哭一場也好過假裝堅強。
7.多寫寫心情日記。遇到人生低谷,有了空閑時間,可以書寫心情日記,記錄當下內心的痛苦,感受病中的溫暖,也是情感宣泄的一種渠道。
8.嘗試心理行為治療。心理行為治療方法很多,放松治療如氣功,瑜伽,冥想,大叫宣泄法等;深呼吸、音樂療法、自我暗示、安慰療法等等。患者可以結合身體情況,循序漸進地選擇其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化療和放療時,可以想象化療的藥物和射線在殺死自己身體內的癌細胞,康復期可以想象自己戰勝了疾病,健康如初,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增強信心,也是積極的暗示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