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在當今快節奏的數字化時代,筆記本電腦已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在今年上市的筆記本電腦中,今日發售的華為MateBook GT 14被稱為14英寸最強輕薄本,尤為引人關注。這款筆記本電腦定位超能旗艦,對于平面設計師、工程師、視頻剪輯愛好者以及部分游戲用戶相當友好。能夠同時滿足這些人群的需求,肯定是有過人之處,那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下面就來具體聊一聊這款產品。
外觀設計方面,華為MateBook GT 14的先鋒設計,強得一眼高能,它繼承了華為筆記本家族高級簡約的設計,同時又有新的突破,比如后直出風設計,銳薄腰線、星跡轉軸,四邊窄邊框全面屏、無邊鍵盤、全鋁合金高強度機身等新銳設計,一眼看過去非常高端有質感。比如發光LOGO華為星光燈就尤為特別,3米的距離也能夠立馬識別到,一旦開啟,那絕對是人群里比較亮眼的存在。
性能方面,華為MateBook GT 14絲毫不遜色市面上其他的一些游戲本,它搭載了全新英特爾?酷睿? Ultra 標壓處理器,最高可選Ultra 9 處理器,16核心22線程,性能核最高睿頻達5.1GHz,兼顧強勁性能與優秀功耗。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枚強悍的“心臟”,所以這款筆記本在處理專業視頻制作、圖像制作等任務時完全不會卡,無論是視頻導出、圖層拖動還是CAD導出,都能快速完成。
華為MateBook GT 14可以說是顛覆了14英寸輕薄筆記本的性能極限,實現了高達75W的驚人性能,在瞬時Turbo狀態下,性能釋放更是能飆升至前所未有的115W,超能釋放,強得快人一步,配合Super Turbo技術,將應用啟動、軟件運行加速、疾速開蓋開機等體驗推到全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Book GT 14搭配第三方品牌的獨立PC配件Hi GT Cube顯卡魔方滿足用戶在重載工作和游戲場景下的更高需求。同時,這款筆記本電腦的散熱也強悍,配備的是天王星散熱系統,業界首創金屬化石墨烯散熱模組,有效解決了傳統散熱方案在多器件大功耗場景下的散熱難題。需要注意的是,顯卡魔方并不是 MateBook GT 14的專屬,有雷電4接口的其他MateBook也能使用,比如MateBook X Pro、MateBook 16s等同樣也能通過顯卡魔方進一步提升體驗。
一款筆記本是否值得購買,屏幕顯示效果如何也極為值得關注,畢竟用戶在辦公、游戲的時候最先接觸的就是屏幕。好在華為MateBook GT 14配備的是一塊14.2英寸2.8K OLED全面屏,支持100%DCI-P3、95%Adobe RGB、100%sRGB多種色域,色準達到?E<1,并擁有多達8種色彩管理模式,專業顯示,強得專業輸出。可以說,這塊屏幕完全能夠滿足專業設計領域的色彩需求,在剪輯和PS的時候不會有明顯的色差,甚至看著屏幕都會更有工作的動力。
全場景AI體驗也是華為MateBook GT 14 的一大亮點。全新AI概要、萬興喵影、WPS AI等功能,為辦公和創作帶來高效便捷。超級終端實現了設備之間的無縫協同,智慧搜索跨端查找、多任務處理跨端操作如一、打破PC與平板的系統壁壘等功能,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其他方面,華為MateBook GT 14擁有大滿貫接口,滿足各種拓展需求,以后就算是出門辦公也輕松便捷。還有它的網絡信號表現也極為突出,3D立體超材料天線提供了出色的網絡連接能力,無論是超遠距離連網、廣泛覆蓋還是在弱信號環境下,都能保持穩定快速的網絡連接。
整體來說,華為MateBook GT 14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不僅輕薄更有高性能,不管是用來玩游戲還是辦公都超級合適,話說你們覺得這款筆記本如何呢?
另外,最近值得關注的新品還有華為星躍鼠標GT、華為MateView SE、華為畢昇激光打印機X1系列等等。華為星躍鼠標GT繼承了星閃技術,抗干擾能力強,是華為MateBook GT 14的好搭檔;華為MateView SE則采用23.8英寸1080P屏幕,屏占比達92%,是千元檔內為數不多支持90% P3和100% sRGB色域的顯示器。華為畢昇激光打印機X1系列延續了“零門檻鴻蒙打印機”的出色體驗,只需將手機輕碰Huawei Share感應區即可快速完成打印。同時,集“打印、復印、掃描”為一體,打印速度最快可達30頁/分鐘,為用戶帶來高效、順暢的打印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