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姜 偉、陳榆潔
2024年7月,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強調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的重要性。此次三中全會不僅成為全球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窗口,而且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新質生產力也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然而,以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儲備技術正面臨“卡脖子”的問題。我國鋰資源儲量僅占全球的8%,而鋰電新能源市場卻占全球的60%。這一矛盾使得國內礦藏豐富的鈉電技術崛起成為解決資源技術“平替”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之一,中健鈉電的鈉電產品已成功上市,這標志著該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市場前景的廣闊。
鈉電技術的崛起預示著市場規模將超過200GWh。鋰、鈉元素之間的電化學性質極為相似,鈉電與鋰離子電池幾乎同時問世,但由于技術不成熟,早期的研發并不順利。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鈉電技術已經日趨成熟。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走出實驗室,快速實現商業化,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行業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可能超過300GWh,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以上;2026年,中國鉛酸鋰電池市場規模年銷售額將超過1300億元。鈉電預計將不斷滲透儲能和鉛酸鋰電池市場,到2030年裝機規模將達到200GWh,全球需求將超過500GWh。
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避開了貴金屬,不需要鎳、銅、鈷等貴重金屬,具有長循環、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點。鈉電無過放電情況,可放電至0V;鈉電電解液電導率更高,快充性能好;產品在-20℃下容量保持率能夠達到90%。這些特點使得鈉電池在解決鋰電池易燃易爆、鋰礦資源受制于人以及低溫影響等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優勢。
國家政策對鈉電產業的大力支持,使得東莞的高科技鈉電企業訂單不斷。早在2021年7月,中國工信部就提出了開始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制定的計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21年)》也提出,要加強對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裝備的攻關,研發儲備包括鈉離子電池、液態金屬電池等高能量密度儲能技術。中國豐富的鈉資源、均勻的分布,以及鈉離子電池技術的接力發展,將助力中國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廣東中健鈉電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健鈉電)以成為鈉電領域全產業鏈的國際一流企業為愿景,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完成了技術研發和產品驗證的階段,其鈉電產品成功打入應用市場,成為鈉離子電池行業的領先代表。2024年8月7日,中健鈉電與騰新電動車舉行了2GWH鈉離子電池打樣交付儀式。中健鈉電產品總監吳韜表示,公司聚焦鈉離子電池的原創研究,計劃年內建設2GWh鈉離子電池生產線。
騰新電動車表示,期待在與中健鈉電的合作中能夠利用好中健提供的優質鈉電池產品,以更有性價比、更長壽命、更高安全性的產品,快速擴大電動車應用市場。
與此同時,徐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汪加歡及一行人也訪問了中健鈉電的研發總部,與中健鈉電董事長秦健及技術、生產核心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徐州高新領導就行業發展趨勢、政策支持及市場前景與中健鈉電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中健鈉電在鈉離子電池領域的技術突破及市場潛力給予了高度評價。汪加歡副主任表示:“我們看到了中健鈉電的創新實力和行業潛力,期待能共同推動鈉離子電池產業的進步。”
中健鈉電、徐州高新區、騰新電動車三方期待未來能夠達成更多的合作成果,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探索創新合作模式,為推動鈉離子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