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制度,明令禁止教師直播!
法無禁止則自由!沒有法律條文禁止教師直播,是不是意味著老師們可以在教學閑暇之余,從事直播賺錢?
還真不好說,雖然沒有法律條文禁止教師直播,但是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從事直播極有可能惹火上身,畢竟有前車之鑒。
教師直播是靠自己“本事”賺錢,只要不影響教學,就不應該被禁止?
網絡時代,抓住流量,變現不是夢。幾年的網課經歷,都曾讓老師們都化身網絡主播,在網絡上給同學們授業、解惑。
近些年,大家的身邊有不少老師通過視頻平臺發布學校日常,這些視頻包括課堂教學視頻、幽默段子或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當粉絲達到一定程度后,一些老師利用直播變現,收益不菲。
網絡上發現一自稱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博主,粉絲數近百萬,在其個人簡介中,博主們給自己貼上“中小學高級教師”“18年重點中學任教經驗”等標簽。發布視頻之余,博主還在商品櫥窗內兜售學習用品、教輔資料和網絡課程,熱門商品銷量高達40萬件。
對于教師直播,網友們褒貶不一。有網友認為,教師直播,能夠讓有限的教育資源在社交平臺上共享,打破了課堂局限,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傳播了教師的良好形象,是一種非常好的“共享學習”形式,即便通過直播帶貨變現,也是靠“本事”賺錢,無可厚非。也有網友持反對意見,他們表示一些教師以職業身份“吸粉”,實則是為了帶貨牟利,長此以往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
如果老師只是利用課下時間進行直播,并不影響教學,是不是就不應該被禁止?
如果老師們出于知識傳播的目的,利用直播進行知識科普和教育理念宣介,應該被支持。但是一些老師發布視頻,也包含學生面貌,且并未作模糊處理。從法律層面講,如果老師未取得學生及家長許可,在網絡平臺隨意發布學生視頻,就涉嫌侵害學生的肖像權和隱私權。
另外,在直播過程中,接受學生或家長打賞,就涉嫌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了。
當前,教師直播處于現行法律法規監管真空地帶!沒有政策禁止老師搞直播,也沒有政策鼓勵老師們搞直播。至于將來會不會有相關制度,還很難說。
前車之鑒,老師們要注意!
某地一位女班主任老師,一個月時間直播上百場,基本上是下課就直播,在其直播間,有網友質疑其耽誤教學,其稱“這是我下班時間,就是教育局長也管不了我”。
凡是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不管是任何學校,班主任老師有多忙,日?,嵤路浅6啵绻粋€月超百場直播,說不影響教學工作,估計老師們自己都不信。當地一位家長發出靈魂拷問“你上班時是老師,下班時間就不是了?”。也有網友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
當地教育部門回應稱,工作時間禁止直播,如果收到家長打賞,還需要退還。已經現成相關學校,要求上班時間不能直播。
因為是私立學校,最后并沒有說相關老師是否被處理,當然,這些老師想再一個月直播超百場,估計是不行了。
教育部2018年頒布的《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不得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或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管理與政策系副教授稱,教師在工作時間從事副業、或占用大量非工作時間從事副業以致精力不濟,例如上課打瞌睡、批作業草草了事等,都屬于違規行為。
非工作時間從事事業影響教學的,也屬于違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因為從事直播耽誤了教學,也是不允許的。但如何界定是因為直播才影響的工作,很難查證。
認識不少自媒體博主,在這些自媒體博主當中,有中小學教師,也有大學教授,更有一些教育愛好者,發現一個現象,凡是在編制的老師,幾乎沒有進行過直播,也很少以真實面目出現在視頻中。畢竟一個在編教師從事直播,或網絡創作,你自己說沒有耽誤教育教學,如何舉證呢?
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老師在寒暑假期間,到工地搬磚,是否應該被允許?對于老師搞網絡直播,具體要看在什么時間?是否接受學生或家長打賞?至于是否被允許,想必大家都有各自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