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久別重逢的故事與你相約
01
我是一個70后,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本來我還有一個弟弟的,可是有一年發大水,他在外貪玩不小心被水沖走了,等找到的時候,人已經沒用了。
父母撕心裂肺地哭著,家里唯一的男孩就這樣沒了。那時已經嚴格實行計劃生育了,父母都是公職人員,積極響應了當時的政策。就這樣我成了老么,在家備受寵愛,兩個姐姐也很疼我。
我爸爸當時是一所高中校長兼數學老師,我媽通過名轉公考試,也成了一名小學老師。可是我們姐妹三人好像既沒有遺傳到父母的智商,又沒有像他們那樣在學習上勤奮,所以我們姐妹三人中沒有一個是大學生,只有大姐學歷最高,得到了高中文憑。
大姐后來又連續復讀了兩年,可當時大學的門檻太高了,最終大姐只好認命與大學無緣。
大姐后來去學了一門技術,通過努力后來成為了一名產品檢測師,收入尚可。
二姐只有初中文憑,她對學技術不感興趣。當時的大型商場已經興起,她選擇做了售貨員,經過努力后來升職為店長。
我和二姐的學歷一樣低,學校出來后,當時很迷茫,加上父母那時已經退居二線,已無力幫我謀得更好的工作了,所以就一直賦閑在家。
02
后來我大姐結婚生子,我媽當時腰疼得厲害,就讓我去學著幫忙照顧月子中的大姐。
我差不多照顧了大姐半年,后來姐夫為我在一家飲料廠找到了一份銷售內勤的工作,只在銷售旺季特別忙,工資還行,從不加班。
業余時間,我特別喜歡編織打毛線,我為小外孫織過帽子、小衣服、小鞋子,甚至為家里的娃娃都織衣服了。
我的生活一直簡簡單單,安安穩穩,沒有特別的欲望,更沒有大的波動。
二姐結婚后,我有二十三了,各路親戚都知道我家還有個小姑娘沒出嫁呢,她們好像都說好似的為我做媒。
首先都是由我爸媽把關的,凡是他們覺得不妥的,我肯定連面都見不到。
直到媒人介紹了一個高中數學老師,比我大五歲,我們都叫他小高。我爸特別欣喜,他覺得高中老師差不到哪去;我媽特別滿意,因為我爸也是高中老師,脾氣特別好,她覺得我找個老師也一定能幸福。
我呢心性簡單,和小高見過幾次面,沒覺出什么不妥,他話不多,給人斯文不急躁的感覺。
03
相識三個月后,父母就把結婚提上日程了,媒人一開始就說清楚他家經濟條件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他是他媽媽一手帶大的,所以彩禮給的不多,房子就更別想了。
我爸媽沒有當即表明態度,而是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媒人去說。
我爸媽決定讓他入贅,男方禮節從簡,之后就可以把他當兒子招進來。
他們家也覺得這個辦法好,所以一切都在我爸媽的安排下進行。
婚后一切都和諧,我活潑,而他呢總給人一種酷酷的感覺,他工作比較繁忙,假期特別少,所以家里的事都是我父母在操持。
一直到兒子出生后的兩年,我們的感情還是不錯的,生活無憂,感情甚篤。
我原以為生活會一直這樣平靜地幸福著。
04
我們感情的轉折點是在爸爸生病住院后,前前后后治了兩年,他一直表現得很冷淡,一開始我以為他是工作忙累著呢,所以面對他從不做家務、從不主動去看我爸、不太過問兒子的情況都能接受。
后來我爸的身體急轉幾下,幾次昏迷,醒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說話,基本就是要他好好支撐這個家,現在他是主心骨了。當時他答應得好好的,并答應一定照顧我媽。我想他當時肯定有著最基本的同情心啊!
父親走了后,家里的光景確實不如從前了,媽媽非常辛苦,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操心,兒子也幾乎都是她陪伴長大的。
他下班回來,要么倒頭就睡,直到喊他吃飯才醒;要么就是看足球賽,一直等到看完才去吃飯,吃好后飯碗放在水池里,永遠都不洗,餐桌也是狼藉一片。
和他說過幾次,他表面永遠答應得好好的,可下次仍然這樣。
05
我媽常對我說,男人只要沒犯大錯誤,生活小節就別太較真了。
為了一點小事吵架,也確實不值得。我媽一直秉持著做家務女人就該多做的原則,永遠愿意任勞任怨;而我和他交流過幾次,他不耐煩地說工作太忙,壓力挺大,家務根本不想做,我也只好忍著。
后來身邊的人都陸續到城里買房了,我們當然也想,可連我媽的積蓄都算進去,還是缺不少。他就在節假日經常去兼職補課,收入頗豐。
有時我很心疼他,看著他起早貪黑的,卻幫不上任何忙。一個寒風夜他回來,我準備了簡單的夜宵,看著他拍了拍身上的風塵,頭發中竟然夾雜著幾絲銀白,便上前說道:“別這么辛苦了,房子可以買小一點。”
“不能小,我們和兒子各要一間房,媽媽也要給她一間房,寬敞點,住著舒服。”她說得淡淡的,我聽得真的暖暖的,我真想停留在他為家人著想的那一刻。
兩年后,兒子上中班時,我們終于搬進了新房,四居室,寬敞明亮。貸款是用他的公積金,每個月不用額外支出,所以我們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06
搬到新家后,他也調到了縣城教書,我離工作單位較遠,每天從城里到鄉鎮上班,我媽幫我們接送兒子。
一天上班后不久,我就接到大姐的電話,她告訴我姐夫回來的一個多月里,小高常去他們家吃飯,有時候還是中午和晚上兩頓。
“姐姐說句難聽的,你們家的伙食有多差,才讓小高一直來蹭飯,你姐夫在家,飯菜確實比平時豐盛……哎呀不說了,不是姐小氣,我以為小高順便吃過幾次會適可而止,可是現在看來一點都沒有停止的意思,今天我把話明說了,讓他暫時別來吃了,以后再請他。”大姐說話一向快,噼里啪啦一頓輸出,我覺得簡直難以置信。
我還以為小高一直在學校用餐,怎么會一直到大姐家吃飯呢?
大姐家離小高的工作單位是更近一些,可他也沒有必要就到姐夫家吃飯啊!
大姐知道我工資低,私底下還時常接濟我,經常為我兒子買禮物。
后來大姐家更發達后,就在另外的小區買了房子,離我們更遠了。
關于小高去她家蹭吃這件事,就被當作秘密隱藏在歲月中了。
07
在兒子三年級時,我媽生病住院了,醫生囑咐我們一定不能讓她再操勞了,當時商量后就決定:我辭職在家照顧家人。
我很用心地呵護他和孩子,不僅把家收拾得一塵不染,潔凈透亮,而且廚藝也日益長進。我媽經常對我說:只要我們能把日子過好就行,她的吃穿粗糙點沒關系。
也就在那一年,小高的性情大變。起因是孩子期末考試有一門不是優+,他就大發雷霆,上去直扇兒子耳光,還大喊著:“我供你們,我供祖宗,一天天累死累活的,你還不爭氣。”
我拼命拉開了他,我媽把哭泣的孩子摟在懷里,他明顯嚇壞了,一直抽噎著,睡著了半夜還被嚇醒。
當時我還以為小高是因為工作不順才一時發脾氣的,可是我一圈打聽下來,學校沒什么事,一切很平靜。
我安慰自己就這一次吧!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08
可是這個自我安慰最終沒有實現。僅過了兩天,他就又故技重施。
我媽晚上想要喝口水,來到廚房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杯。本來很小的一件事,何況我媽又沒傷,只需要把碎渣掃干凈就行。
可是那天他居然不依不饒了,“你們能不能讓我清靜點,老的只知道吃白飯,大的整天沒事干……我要養一家老小,哎……”
他喋喋不休說過沒完,我上前和他理論爭辯:我媽每個月都把退休金拿出來貼補家用的,還為兒子買必需品,而我一天到晚都是為了這個家……
“你們有我養家糊口辛苦嗎?當初媒人把你們家說得有多好啊,我是什么都沒有依靠到,還不是靠我把你們都接到城里來了,有些話你就受著吧。”說完,他的眼睛瞪得銅鈴那般大,仿佛要吞噬一切。
嚇得我那晚不敢進房間,最后就和我媽待在一起。
09
我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所以馬上就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大型商場做后勤,工資比我上一份工作還要低。
不過總算有了工作,再也不是吃白飯的了。
可小高的態度沒有隨著我找到工作而變好,他時常逮著一點不是,就會陰陽怪氣地數落我們。
比如我媽說了一句飯有點硬,要煮得軟一點,他就馬上回懟有的吃就不錯,別挑三揀四。
我偶爾也會加班,讓他抽點時間去接兒子,他總是嘲笑著說: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賺多少錢呢,工作服穿得整整齊齊,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哪家公司老總。說完滿臉都是不屑和輕蔑。
對待孩子,他更是會隨時發火,有時他會莫名其妙地帶兒子去書店,買一大堆書回來,然后讓兒子做,沒做好,他真的會既打又罵。我向他解釋兒子學校的作業也很多,來不及做那么多。
他扭過頭惡狠狠地看著我,指著我的鼻子罵:都是你們慣的,沒出息,還有你懂什么學習啊,一個初中生……最后三個字,他拉得特別長。
羞愧至極,無言以對。
日子就在他的語言暴力中進行著。
我們的生活屬于那種沒有大風大浪,表面看甚至還是和睦幸福的,實則是經常被折磨得心臟絞痛、苦不堪言。
10
每天的日子是真心累,我都害怕回到家,如果兒子在外學習,我寧愿在外面多呆一會,也不愿進家門。
等到他工作很忙的時候,反而是我們過得最放松的時候,家里的氣氛也是活躍了許多。
他在家的時候,我們常常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說得不妥被批斗。
這樣的壓抑持續到我再次失業時就得到了井噴式的爆發。
那時兒子剛上高一,也明白了許多事,他在小高面前格外小心翼翼,他甚至學會了藏和裝。
兒子明白媽媽沒有了工作,在家就更說不上話了,他的悲傷一點都不亞于我。
小高的冷言冷語開始變本加厲,他常常把“初中生、沒文化、沒出息”掛在嘴邊,我媽反駁了他幾次,他居然冷笑著說:你們還真有意思,兩口子算是文化人,怎么沒培養出一個像樣的人才呢,都是討飯的。
“沒培養出人才,但也沒有像你這么渣,人前像人,其實背地里就是鬼。”我媽實在受不了,那次不打算忍了。
“哼,那你為何把女兒嫁給不是人的鬼呢……你以為我想娶嗎,要不是我家實在太窮,從小被人看不起,我最起碼找一個有正式工作的,我和你女兒能過到現在,已經很仁慈了。”
我媽肯定說不過他,她有幾次都想跑去他學校鬧,把他在家里的所作所為公之于眾。但想到這樣的后果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所以就選擇一直忍下去。
11
我后來陸陸續續做了一些臨時工,雖然不穩定,雖然不體面,但掙的工資比上班時多。
好在兒子前兩年已經工作了,在一家機械制造廠潛心開發數控軟件,希望他將來能夠完全靠技術謀生。
我媽媽已臥床不起,開始兩個姐姐和我輪流照顧她,后來大姐退休后把她接到了鄉下生活,每次去看她,心情都不錯。
而我繼續忍受著之前的生活,不過面對他的嘲笑和找茬,我幾乎都淡然處之。
我明白了當初的結合沒有濃烈的愛情,他娶我是因為我家經濟尚可,我嫁他是因為他是體制內老師,我以為有了一輩子的依靠。
只是這種依靠就注定要我和他一起彌補他過去的創傷,忍受因為他早年喪父、孤兒寡母帶來的自卑和敏感。
半輩子過去了,將就就是最好的結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