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糧食短缺、物資匱乏已經成為過去式。
可隨之而來,人們的健康卻出現了危機,肥胖已經成為最大的安全隱患。
更離譜的是,有人還因為過度肥胖而離世。
目前,世界肥胖率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和中國。
對此令人十分不解,美國肥胖率高還能理解,這么窮的印度為何會有如此高的肥胖率呢?
美國貧困性肥胖
美國的肥胖,真的是非常神奇。
富人瘦的像一道閃電,窮人卻胖的流油。
美國的肥胖是一種貧困型肥胖現象,而它的背后恰巧是美國社會問題的縮影。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是非常迅猛的,但固定思維下,我們常常忽略了美國的農業發展是非常強大的。
美國的糧食產量雖然只有中國的80%,可它的人口卻只有中國的1/4。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美國的糧食產量是供大于求的,產量過剩嚴重。
這就導致美國農業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如何將糧食販賣出去,成為了美國從事糧食行業老板的重中之重。
而面對產量過剩的狀況,如果想要提高產品的銷量,只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一是降價,二是在加工。
在降價這方面來說,美國的牛羊豬肉生產成本、運輸成本再加上關稅,也依舊比中國的牛羊豬肉便宜。
可一個國家人口的購買力和需求是有限的,所以降價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于是,再加工成為了重點。
比如,美國的玉米可以被加工成為糖漿、酒精等各種產品,而這些糖漿可以用來生產飲料,酒精可以添加到汽油里助燃。
中國人喜歡吃水果,美國人喜歡喝果汁。
100年前,美國的橙子發展繁盛,產量大。可種植橙子的農場主發現,如果讓一個人吃兩斤橙子,直接讓人撐的半死,但是如果將兩斤橙子榨成果汁,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輕松的喝掉。
可這樣的做法,熱量也是非常感人的,美國工業發達,果汁加工成本低,所以一大瓶果汁價格低廉,這就導致美國人把橙汁當成了水喝。
一天喝個幾大杯,完全不是問題,可是熱量就有幾千卡,甚至足夠一個人一整天所需的熱量攝入了。
而在美國人的食譜中,離開土豆那是萬萬不行的。
如果是將土豆炒成菜或者蒸土豆,這樣的土豆熱量是很低的,100g熱量也就70多大卡。
可是如果加工成土豆片,熱量就翻倍的增長。
為了讓人不擔心健康,很多薯片包裝采用了很狡猾的熱量標注方式,寫著每份多少大卡,實際上每份的含量只有30g,熱量就高達100多大卡,如果換算成100g,它的熱量甚至能夠達到500多大卡。
在食品加工的掩蓋下,許多食物的熱量都被掩蓋、低估了。
就比如美國人熱愛的各種醬,里面的糖分和含油量特別高,吃一頓的熱量攝入就已經超過每日熱量攝入了。
由于食品加工行業過度發達,快餐、炸雞、薯條和漢堡等,那可都是大分量,價格十分低廉,這讓美國的“窮”人,非常享受。
低廉的價格就能讓自己吃得滿足,還富含很多肉類,所有越窮吃的越多。
據數據顯示,美國人的肥胖率已經高達40%,也就是10個人里,就有4個人是肥胖者。
對比美國的富人,他們每日的飲食就比較講究了,有機蔬菜、全谷物的主食、牛排和海鮮大餐等等,營養均衡。
而日常富人也會有專門為自己量身制定健身計劃,請私教塑型,這樣又怎么會肥胖呢?
那么,印度這種食品發展非常落后的國家,又是怎么會有如此高的肥胖率呢?
印度的高碳肥胖
說起印度飲食,大家腦海里肯定會浮現出“干凈又衛生”。
印度的特色美食,那是普通人真不敢輕易嘗試的,怕吃一頓竄稀十天。
這樣的生活條件和食物衛生環境,印度人應該很難發胖才對,那為何他們的肥胖率卻依舊高居不下呢?
這是因為印度的飲食結構極為不均衡。
去過印度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在印度的餐館菜單中,分為veg和non-veg,還有一些餐館是純素食主義。
因為82%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教義有著“不殺生”的信仰。
這也導致,印度被稱為素食主義王國。
但并不是不吃肉就不會長胖,導致肥胖的根源其實是油脂和碳水化合物。
先來看印度料理的組成,多以米飯和蔬菜為主,蛋白質和菜葉類的成分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根莖類和米面等,含有大量的淀粉。
而他們的烹飪方式選擇油炸和香料燉煮為主,并且大部分印度料理都是黃褐色為主。
更可怕的是,這么多碳水和糖分的攝入之后,印度人嗜甜如命,酷愛甜品。
印度的甜,可不是酸酸甜甜的爽口,而是甜的發膩,發齁的甜度。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印度的飲食時間,大概分為7點早餐、10點早茶、下午1點中飯,4點下午茶,9點吃晚餐。
最后一頓飯吃的過于晚,導致印度人沒有任何運動,就睡覺了。
而且,印度人是非常討厭運動的,這也和天氣又關系。
大部分人在午飯或者晚飯后,都選擇去睡覺或者休息,對于上層階級更是出門有車接車送,回家也有傭人做家務,這就導致整個印度人都缺乏鍛煉。
根據印度的官方統計,23%的男性和24%的女性,都已經達到了肥胖的臨界點,而印度青少年更是已經達到了1440萬人!
印度已經是位居世界第二的肥胖率,而我國緊隨其后,甚至因為過高的肥胖率損失了3000億美元!
中國美食豐富多彩
中國的肥胖率,對比美國和印度來說,并不算特別離譜。
可中國的肥胖不多,超重不少,花銷卻特別的大。
8月18日,第三屆中國肥胖大會在北京拉開了帷幕。
這場肥胖大會具有非常高的權威,因為在62場學術論壇上,有10個國家、6個重點學科的425位頂尖專家分享學術觀點。
投論文多達200多篇,1200名專家學者參會共同協商體重管理對策。
為何我國會如此重視肥胖呢?甚至還要召開一場如此盛大的學術討論大會,來共同商量對策。
下面就為您揭曉答案。
在《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我國18歲以上居民超重率達到了34.3%,而肥胖率達到了16.4%。
別看這個數據,你對比美國和印度,好像并不高,但可怕的是,它一直這樣持續發展下去。
根據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可以達到65.3%。
也就是說,10個人里,就要有6個以上的人是超重肥胖的。
而肥胖導致的健康危害,更是令人恐慌。
專家預測,在20230年,因為體重超重肥胖的醫療費用,可能會高達4180億元,占全國醫療總費用的21.5%,造成的經濟負擔非常嚴重。
截止到2020年,中國因為肥胖損失的數字已經達到了2833億美元左右。
這樣一看,肥胖在中國確實為一個極大的隱患,而且對于經濟已經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損耗。
那么,中國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肥胖人群呢?
根據研究發現,男性占比要比女性更高一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對于身材管理要更加苛刻。
女性的體重問題通常在老年時期,這時由于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后,雌激素和孕激素都降低了,新陳代謝變得緩慢,就會導致即使飲食習沒有發生變化,卻逐漸發胖。
而男性的發胖時期就特別早,基本上40左右就到來了,而且男性在邁入30歲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材管理。
這樣的狀況,基本上有以下3點原因。
一是中華美食真是豐富多彩,南北差異非常明顯。
但現在經濟快速發展,美食已經在全國進行大融合,很多餐飲都是全國連鎖,不用離開家鄉就能夠吃到其他地方的特色美食。
與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不同,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不是只有過年有肉吃,而是頓頓有肉吃,隔三差五還能下館子。
而且,即使你不會做飯,動動手指就有外賣送上門。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也更加豐富,這樣的攝入量,難免會有隱藏的肥胖因子出現。
二是現在的工作節奏過快,壓力大,導致飲食及其不規律,導致身體呈現出負荷運轉的狀態。
而不少年輕人甚至還出現了“壓力肥”等狀況,雖然每天已經非常操勞,但因為激素紊亂導導致肥胖。
三是現在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健身鍛煉的重要性,總是飽餐一頓之后,就想躺在床上,這也加重了脂肪的堆積。
信息來源:
上觀2023-10-18:比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殺手”!你常吃的食物中就有
青瞳視角2024-08-18:第三屆中國肥胖大會在京拉開帷幕
環球網2022-05-27印調查顯示“印度人正變肥胖”,專家:必須以“戰時狀態”解決肥胖
澎湃新聞2023-03-21 2023世界肥胖地圖發布,中國每年為胖損失3000億美元?
新華社新媒體2023-09-22:美疾控中心:美成年人肥胖率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