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5日訊(記者 劉夢然)上半年新增裝機高基數,疊加新興市場加速發力等因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今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25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將2025年新增裝機的預測值由此前的215-255GW上調至270-300GW,全球市場規模亦對應調整。
但裝機量的增長,未能實質性改善企業經營,王勃華將上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概括為“舉步維艱,每走一步都很艱難”。盡管搶裝潮帶動新增裝機量大幅上升,但制造端仍然量價齊跌,電池片和組件產量的增速已經下降到了15%以下,多晶硅和硅片的產量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且價格下降的幅度更大。
在新增市場規模偏于謹慎的預期下,穩預期、拓場景將成為支撐光伏行業發展的雙引擎。王勃華表示,通過明確消納責任權重,挖掘綠電消費潛力,釋放多元領域需求。
產業鏈多個環節“量價齊跌”
近兩年,光伏產業制造端在經歷“量價齊增”到“量增價減”后,進入了深度調整期,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呈現“量價齊跌”狀態。
王勃華介紹,今年上半年,電池片和組件產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多晶硅、硅片產量出現負增長。制造端數據顯示,上半年多晶硅產量59.6萬噸,同比下降43.8%;硅片產量316GW,同比下降21.4%;電池片產量334GW,同比增長7.7%;組件產量310GW,同比增長14.4%。
產量下降的同時,價格也在下跌。上半年,光伏產品價格因搶裝潮出現小幅波動,并在4月初達到高位,但隨著搶裝潮接近尾聲,各環節價格開始快速下降。
統計顯示,到7月初,各環節價格已連續下跌超過10周,均低于年初水平,且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均已低于歷史最低水平。上半年整體來看,各環節主流型號產品平均價格較2020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分別降低88.3%、89.6%、80.8%、66.4%。
“上半年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王勃華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價跌直接沖擊到生產端企業經營,全產業鏈陷入了大面積虧損狀態,虧損規模前所未有:2024年,僅31家A股上市光伏主產業鏈企業整體凈虧損就達574.7億元;今年一季度,31家主產業鏈上市企業合計凈虧損已經超過了125.8億,虧損幅度同比增加27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產能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在需求端,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530GW,2025年全球需求預計570-630GW;供給端,2024年硅料產能339.4萬噸,硅片產能1394.9GW,電池片產能1426.7GW,組件產能1388.9GW,產業鏈平均產能在1400GW左右。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從A股退市、破產或兼并重組的企業合計超過了40家。其中,江蘇陽光、愛康科技、億利潔能、首航高科和東旭光電等從A股退市,金剛光伏(300093.SZ)、騰飛光伏等進入破產程序或宣告破產,中利集團(002309.SZ)、無錫尚德等進入兼并重組。
裝機預期上調但仍喜憂參半
基于上半年裝機表現,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上調了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預期。其中,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531-583GW上調至570-630GW;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215-255GW上調至270-300GW。
王勃華在上述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多種因素支撐裝機預測上調:光伏項目并網基礎扎實,裝機增長確定性強;風光大基地等項目受新政策影響較小。另外,市場化交易成熟省份裝機需求穩定,新疆、甘肅、青海等已全電量參與市場交易的省份,受政策影響較小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從已完成裝機量看,業內對于下半年新增裝機的預期普遍傾向于保守。據國家能源局發布1-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212.21GW,同比增長107%。其中6月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為14.36GW,相比5月新增裝機量92.92GW環比下降明顯。
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5月份裝機量有明顯的政策刺激因素,不能代表真實的裝機需求,且也導致傳統的630節點前移一個月。更重要的是,在沒有新的刺激政策之前,國內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遭遇“急剎車”已成定局:即使以全年裝機預期上限計算,下半年月均新增裝機也不足15GW。
基于此,海外市場或將被眾多企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統計顯示,今年1-6月,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7.5%、74.4%和-2.82%。自2024年9月以來,組件出口額、價格持續下降,出口量增長放緩,且環比多次下降。今年1-6月,組件出口量同比下降2.82%,較2024年同期21.4%的增幅,海外需求放緩。
光伏市場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不過,光伏發電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王勃華今日報告中提到,預計2025年至2027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7年太陽能光伏約占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一半。
王勃華表示,盡管部分海外市場出現萎縮,但新興市場在加速發力。據統計,今年超過GW級的市場可能要超過40個。世界主要經濟體光伏滲透率不斷提升,特別是近五年增速較快,2024年世界平均光伏發電滲透率約為6.57%。
過去幾年,在“雙碳”目標和清潔能源替代要求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維持高增速。國金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姚遙在上述研討會的供應鏈發展論壇上表示,在光儲系統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預計光伏新增裝機區域分布將持續多元化,中國、歐洲、美國三大傳統市場因體量較大裝機增速將逐漸平穩,而中東、中亞、南亞、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因能源轉型、資源優勢等因素,有望在低基數下實現高速增長,
姚遙預測,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將維持5%-10%的增速,光伏組件端需求有望提升至650-700GWdc。
國內市場方面,隨著明確消納責任權重等穩預期制度完善,以及動綠電直連供應等場景拓展,光伏市場應用空間繼續擴大,“綠電直連”政策落地,推動擴大新能源發電就近消納。
王勃華認為,從“單一發電”到“多元融合”的價值重構下,光伏+儲能、制氫、零碳園區、綠色算力等場景持續拓展。例如,據工信部等六部門《2025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的通知》,推薦的數據中心應該具備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數據中心所在省(區、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積極利用儲能、氫能等技術,具有較強用電負荷調節匹配能力。
(財聯社記者 劉夢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