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薄霧的晨光被遮蔽的早晨,扶著欄桿遠望,在江南小鎮的朦朧下,一葉小舟緩緩駛入眼簾:
那小舟通體墨綠,一葉蘆葦似的,隨波逐流。在江中隨著風蕩漾,在霧氣的環繞下顯得神秘而夢幻。飄近了些,依稀聽見些許歌聲。
歌聲不大,但格外渾厚有力,在寂靜的江面中顯得格外空靈:桂棹兮蘭漿,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極目望去,看見的竟不是一人,是無數身影的千姿百態!
他頗有文豪之勢,如策馬驅長安,拿取一紙名的態勢;他也具英雄之姿,面對著身前的洪水毫不畏懼,執著修著堤壩;他為何被戴上手銬?悵然的身影孤獨地走進牢獄;他駕馬如騎士,卷起千堆塵土,帶著一眾士兵打獵,激情四溢;他手拿羽扇,頗具學者之姿,帶著一身淵博緩緩吐出萬千巨作。
那一葉綠更加近了。
我沒想到那還是一位演員,以一人之力演出萬個姿態!
他便是蘇東坡,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以一人之力穩住了宋史文壇。
初看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文學的壓迫感撲面而來:以讀者的身份閱覽,身體卻不由自主地進入那一列列白紙黑字間。
晦澀二字在書中蔓延開來,求而不得的我只好去蘇作中尋求答案:一石《凌虛臺記》寒氣凌人,石中斑斑裂痕透著自傲,時過境遷也磨不滅他的神氣;一曲《水調歌頭》情思綿延,天上宮闕不禁流露溫情,兒女情長盡顯;一篇《念奴嬌》揚揚酒灑,亂浪淘盡英雄雖一時,但歷史永遠銘記。
他徹底從文書中走了出來,成為活脫脫的人。
他沒有太多的仙氣飄逸,也正因此而被蕓蕓眾生所仰望;他沒有杜甫的感時傷世,代替的便是苦難之中的超然。
回看蘇東坡傳,轉了幾個季。
猶如沙漠中行走,渺小且浩蕩,那一刻,侏儒也成了巨人,巨人也成了侏儒。
跳脫出文字的浪漫,去體會蘇軾的心態,我們可以看見一位全能型人才,看見一段跌宕而絢爛的傳奇,這不只是一本人物傳記,更是對人物情懷的渲染和擴大。
現在讓我們迎著潮水,以書作舟,在東坡的帶領下體會一路的風雨與晴。
跟著蘇軾追隨長安的朝霞,看到了"千年科舉第一榜"的人才。
從眾多才俊中脫穎而出的才子果然不一般,引得歐陽修連連感嘆:“三十年后全國一定都在議論蘇軾,就沒有人再提起我了”。
我們對東坡的印象大多都是超脫樂觀,可細想,蘇家乃書香之家,父子三人都閱卷無數。而蘇軾后期的巔峰之作都離不開這階段的讀書漫游時期,處于年華爛漫的我們,更要以筆作江山,以文書河川,爭取成為當代的翰林學士。
轉眼間,流年轉了十載,隨著書舟我們也泛了十年漣漪,一路跟隨蘇東坡到了杭州——蘇軾的"第二家鄉"。
他在這里留下太多回憶。
初來杭州,言之"煮芹燒筍晌春耕"。輾轉又來杭州,他遇到了一系列問題。醫藥缺乏、用水緊張,運河堵塞,饑荒時期,他對此研究藥物,開鑿水庫,疏通水庫及河道,穩定糧價。
那幾年,他為人奔波,疲乏卻不自知,也是那個時候,我在身后體會到史無前例的陽剛之氣。
他有了責任心,散出的光輝環繞在我身邊,圈圈圓圓形成光暈,陷入其中,我與自己的內心在此刻也分成兩部分,我看著它奔向遠方,走遍五湖四海。我從它的周圍也看到相同的光暈,跳動不滅,逐漸滲入我的心中,進而被吸收,那一瞬我大致明白了責任。
無論古今,事不分大小,什么是責任?
是蘇東坡面對洪水絲毫不懼,捍衛了一方水土;是獨身一人走完世間滄桑后對人民的體貼;是看完世間繁華后對清歡的享受;是認識世間冷暖后對一個人的愛和守衛;是漫步校國的學子們的一片片孝心,一份份對生活的熱愛。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我看著那一撇一捺的刻骨銘心,看見他咧嘴一笑的自嘲,也看到它邁出牢獄后的超然,那一笑讓人心酸,它的含義太多了。
心雖似已灰之木,身卻如不系之舟。
他總能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那么,他的一生該如何解讀,我們該如何學習他的心態?
關于人生,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隨遇而安正是他最大的法寶,飄泊不定的只是肉體,而心靈卻已如磬石般堅定。真正寶貴的東西永遠不是顯露在外面,比如心境,它不會成為萬家的飯后談資,它永不落俗,只能埋存心中的方寸之地,平時如暗流暗河默默流淌,在紅塵變幻中始終如一。
關于歸宿,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和五柳先生的"心遠地自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上大學的我們多少都有相思之疾,對著明月共飲卻相隔之遠而無可奈何;多少輾轉夜晚久久不能”入眠?但身已居此地,何嘗不學著東坡的格局,讓心安定下來,讓大學成為我們的第二家鄉,成為夢開始的地方?
關于不公,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晚年的他明白了什么叫世事不公。一束光照在鐵塔,鐵塔內的骯臟齷齪被看見,這束光便有了罪。
他高歌醉臥,枕著一船的瘋顛,酣暢地打著呼嚕。朝廷容不下我,我便與明月清風作伴。
我們也應有這樣斷舍離的心態:沒有得到無需悲憤,只是自己不適合這門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完全可以換一類與之并駕齊驅。
這世間有太多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不必氣餒,放寬心態,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執看。
這明月缺又圓,這江水到天邊,這世事多變遷滄海桑田都做詩篇;這一曲唱幾遍,這小舟未擱淺,這一時的酣夢枕著衣袖更似神仙,這一生歸去無晴也無風雨便是心愿。
小舟悠悠水中搖,隨它天涯海角,一枕一夢一覺,露水打濕眼角眉梢,愿醒來還未破曉,再偷得浮生半宵,如此便好。
- End -
書籍推薦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醒年讀書」,加★星標★期待與您相遇
點個 在看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