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神經醫學科主任張勇
采寫 | 鄭友晴 陳榆潔
張勇
人物名片
張勇 湖南衡陽人 主任醫師,博士
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神經外科管理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業委員會多模態影像技術與神經修復
學組副組長
世界顱神經疾病醫師聯盟委員
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生理監測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周圍神經分會顱神經疾病專業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周圍神經分會神經電生理專業組委員
廣東省精準醫學會顱神經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顱神經疾患診療協作組經皮球囊壓迫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廣東省基層醫院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腦血管分會委員
廣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張勇在為病人做康復治療
在醫學的璀璨星空中,神經外科無疑是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這門學科專注于研究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及相關疾病,以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其難度和精細度要求之高,使其被譽為醫學領域的“皇冠上的明珠”。張勇,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神經醫學科主任,正是這樣一位在大腦神經外科領域默默守護生命的大醫。
張勇在神經外科臨床一線工作已超過30年,尤其擅長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的治療。他的手術技術精湛,臨床手術累積超過6000例,手術療效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張勇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方面,采用射頻熱凝、球囊壓迫、血管減壓等個性化技術;在肌痙攣治療中,他強調術中電生理監測,以提高手術療效,降低并發癥。他致力于打造顱神經疾病治療品牌,推動癲癇外科、帕金森病(神經調控)、神經介入等亞學科群的發展,不斷推出新的診斷和治療技術。
心懷使命 步履不息
張勇的醫學之路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國內神經外科尚處于起步階段。他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憑借其勤勉不懈、堅韌不拔的性格,以及對醫學的熱愛和執著,張勇在神經外科領域不斷開疆拓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了提升診療水平,他先后前往多家醫院進修深造,學習神經介入技術、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等,并將這些新技術成功運用于大量的手術實踐,成為國內較早精通顯微神經外科、介入神經外科的青年醫生。
張勇心懷使命,步履不息,他深感國內神經外科的高速發展,為了更好地獻身于醫療事業,張勇在1998年南下廣州,成為引領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發展的學科帶頭人,為提高廣東乃至全國的神經外科治療水平貢獻力量。
張勇的職業生涯是對醫學精神的完美詮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醫者仁心和醫術精誠,為我國的神經外科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張勇在研究病人資料
扎根神外 救死扶傷
從獨立作戰到團隊協作,張勇見證了省二醫神經外科的成長與繁榮。他穿梭于診療室、科研室與教室,忙碌于手術治療、學術研究、教學培訓,不僅挽救了大批病患、解決了大量學術難題,還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青年科研人才、青年醫生,為神經外科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2005年,張勇出任省二醫神經外科科室主任一職,他決定以顱神經疾病為學科建設的突破口,主攻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功能神經外科疾病,打造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顱神經疾病治療品牌。
顱神經疾病是指發生在十二對腦神經的疾病,其中三叉神經、面神經分別是第五對、第七對顱神經,而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則屬于不直接影響生命健康的神經系統功能異常性疾病。在三叉神經痛方面,張勇主任團隊在省內率先開展顱神經 MR 薄層掃描序列和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通過區分是否存在血管壓迫,分別應用經皮-半月節射頻熱術、三叉神經血管減術實施治療,全面解決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態、不同病因的患者需求。
2017年,省二醫神經外科率先開展術中實時融合技術(術中O形臂斷層掃描與術前MR影像融合),應用于半月節球囊壓迫治療三叉神經痛,該術無需開顱,通過微創結合可視化操作,全程只需20分鐘,次日即可出院,在療效和復發率方面,要優于射頻和微血管減壓術。同時,他們共舉辦24期學習班,為國內近百家三甲醫院培訓醫生兩百多名,提高了基層顱神經疾病診療能力,使球囊壓迫術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為國際醫學界更好治療三叉神經痛創造價值。2018年,張勇主任的學術成果《三叉神經痛Meckel’s腔球囊擴張可視化推廣及應用》獲中國醫教育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隨著技術的普及,三叉神經痛已能在全國各地實現就地治療,更多尚未被全面認識的顱神經疾病又成了新的研究對象。面肌痙攣,其癥狀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后涉及整個面部。“我們采用面肌痙攣微創手術,有專門的電生理團隊,在門診開展肌電圖檢查,評估面神經受損,手術中進行面聽神經功能及異常肌電反應監測,無創傷、低風險、高療效,治愈率達99%,極大地保障了手術療效和安全性。”張勇不僅專注于精進醫術,更全心培養、帶領出了一支優質的精英醫生團隊,他們扎根神經外科,心懷救死扶傷的畢生信仰,秉持攻克難題的執著信念,幾十年如一日地獻身于神經外科這一宏偉事業。
張勇榮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2018年度教育創新獎三等獎
醫者仁心 生命至上
2024年8月,張勇正式任職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以下簡稱“金沙洲醫院”)神經醫學科主任,腦科中心是金沙洲醫院的兩大重點學科之一,張勇團隊緊跟世界神經外科發展的步伐,采用顯微外科及微創技術成功地鑄造了國內領先的顱神經疾病手術品牌,并以此優勢為龍頭,形成了神經腫瘤、顱底外科、癲癇外科、帕金森病(神經調控)、神經介入等優勢亞學科群,以先進的技術和深厚的實力,引領金沙洲醫院在神經外科這一“生命禁區”不斷摸索,攀登世界腦科高峰。
談及國內神經外科發展現狀,張勇表示當前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地區發展不夠平衡、學科協同性不夠徹底、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融合性不夠充分、醫生培養周期過長等難題的存在,都需要政府、協會、醫院、醫生、社會多方齊心協力,共同推動神經外科與醫療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接下來,張勇計劃通過金沙洲醫院這一舞臺,打造出更先進更高效的現代醫療平臺,如創建復合手術平臺、手術機器人平臺等,吸引更多有實力的醫生加入,不斷攀越神經外科的高峰,為更多的患者造福。
三十余年從醫路,張勇一直堅守在神經外科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地出門診、做手術、查病房,與患者溝通病情、疏導心理,在日常工作中踐行“醫者仁心”。在他看來,醫生承擔著病人的期望和信任,肩負著減輕病人痛苦、挽救病患生命的重任,張勇身懷崇高的職業責任感,以精進醫術、關懷病人為終生使命,既追求醫術高度,又傳遞醫者溫度,用妙手尖刀修復神經,守護生命之光。
張勇向團隊傳授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