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好的增程就是,體驗無限接近純電,里程毫無焦慮。阿維塔是一個做純電出身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既然要做增程,那就一定要以純電體驗作為標準?!?/p>
8月21日,阿維塔發布昆侖增程技術。而對于如何評判增程技術好壞的標準,阿維塔科技副總裁胡成太在發布會上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里程毫無焦慮”,基本上每家車企都能做到。但是,要“體驗無限接近純電”,恐怕沒幾家車企敢這么說吧。
增程新能源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可油可電,沒有里程焦慮。但與此同時,充電慢、滿電和饋電駕駛感受差異大,比如油耗上升、噪音大、動力潰縮等等....這是當下增程混動普遍痛點。
現在,阿維塔放出了“體驗無限接近純電”的豪言,自然是對自家發布的昆侖增程技術有自信。
那么問題來了,阿維塔到底是如何解決增程技術的痛點呢?
一、解決饋電動力衰減的痛點
“增程有電一條龍、饋電一條蟲。”這是網上一句流行的玩笑話,但也確實是個事實。
增程車型在電池電量充足時有著強勁的動力表現,比如像理想L9(參數丨圖片)這樣的中大型SUV,即使搭載的是一臺1.5T小排量發動機,但憑借增程技術,依舊能在滿電情況,做到5秒級的加速,堪比同級油車V8。
而在饋電情況,動力就會嚴重衰減。這是因為在饋電后,車輛只能靠增程器生產動能,再轉移給電池,電池再將產生的電能分給電機,從而帶動車輛。
簡單理解就是,在沒電的情況下,車輛只能靠一臺1.5T小排量發動機帶動車輛,帶來的結果必然“小馬拉大車”,加速無力,爬坡沒勁。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阿維塔攜手寧德時代,推出了一塊容量為39kWh 的神行超級增混電池,其在滿電狀態下擁有 9C 的峰值放電倍率,即便是在低電量狀態下,也能保持 7.7C 的峰值放電倍率。
以搭載昆侖增程的阿維塔07 為例,其在滿電狀態下的零百加速成績是 4.9 秒,饋電時仍能達到 5.8 秒,差距僅有 0.9 秒,衰減率為 15.5%。
兩驅車型的衰減率更低,滿電加速成績 6.6 秒,饋電為 7.3 秒,衰減率不到 10%。與此同時,阿維塔 07 在饋電時的最高車速為 190km/h,這個參數和滿電時候基本無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動力層面,包括增程以及純電車型都有著同一個難題,就是連續加速后的動力同樣也會衰減。比如在蜿蜒的爬坡山路上,車輛會不停踩電門、松電門、再踩電門這些動作。你會發現,踩著踩著,車子越沒勁了。這是因為系統要保護電機,防止其過熱損害內部的永磁體,從而自動降低電機的輸出功率。
一般來說,電機內部如果達到了180°C,就會對轉子上的永磁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電機通常會在轉子達到 140°C 時,就開始限制輸出功率。
而行業通常的做法是通過電驅的油溫來計算轉子的溫度,但是這樣的計算方式是有誤差的,誤差甚至可能會達到 30°C。也就是說,當實際溫度可能只有 110°C的時候,系統就開始限制功率了。
如何溫度測得更準確?阿維塔在電機的50 個關鍵位置安裝了溫度采集設備,同時在軟件層面,引入了 AI 大模型,通過各種工況下測得的海量數據來對其進行訓練,當大模型學習和理解溫度的變化規律,從而進行更高精度的溫度計算——電機內部溫度到了 132°C 時,系統才會限制功率輸出。
官方表示,搭載昆侖征程的阿維塔汽車,能夠做到連續25 次零百加速后,依舊維持原有的動力水準。
二、解決饋電噪音大的痛點
增程車主應該都有深有體會,一旦電池饋電,在怠速或者低速情況下,發動機的噪音就會明顯增大。
那么,如何降低噪音呢?大多數車企采用的都是“隔絕法”,比如在發動機蓋上增加隔音材料等等。而阿維塔的做法則是從發動機根本上解決噪音大的痛點。
根據官方的說法,自研昆侖增程HE 1.5T 超增壓專用發動機,并為其配備了全球首發的電子機油泵技術與停機活塞主動控制技術。
先看電子機油泵技術。
很多油車或者混動車主可能都知道,如果車子經常不開,或者充電頻發,發動機很少工作,使得發動機長時間“躺平”,啟動那一刻,聲音會非常大。這是因為機油幾乎全都流回了油底殼里,這個時候啟動,震動以及造成的磨損都會比平時更加嚴重。
而昆侖增程全球首搭的電子機油泵由獨立的電機驅動,控制更靈活,響應更快,每一次開車,電子機油泵都會先建立機油壓力,一旦需要啟動,它就會無延遲地給發動機提供潤滑,讓啟動更安靜。
再來看停機活塞主動控制技術。
胡成太做了個類比:這就像騎自行車,我們上車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去調整腳踏板,把它調整到一個更容易發力的位置,但下車的時候我們則不會去管腳踏板在哪里。
發動機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一個最的最有利于啟動的活塞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啟動,缸壓會最低,阻力會最小,震動也會更低。
所以,為了尋找這個位置,停機活塞主動控制技術就是把活塞調到不同的位置,反復測試缸內壓力,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來找到最佳位置。
在發動機熄火后,一旁的發電機會轉換身份成為電機,進行反向轉動,從而帶動曲軸的旋轉,把活塞調到最佳位置。從而帶來的結果是,動機的啟動的缸壓降低了62.5%,氣動瞬間的震動降低了 90%,噪音和抖動都會得到進一步降低。
除了以上兩個獨門技術之外,自研昆侖增程HE 1.5T 超增壓專用發動機還有30 多項主被動降噪技術。包括:集成排氣歧管,減震限流器、靜音、正時鏈條等等多項超靜音的結構設計,并將連桿活塞組件做輕量化處理等等....有效改善了機體的震動。從而將怠速充電時的車內聲壓控制在35.7dB,為用戶帶來0感知的增程啟停體驗。
不過,對于這個數據,阿維塔還小小的凡爾賽了下。胡成太說:“說實話,這個表現已經是同級別里面最好的了,但我們覺得還不夠完美?!?/p>
三、解決充電慢的痛點
隨著800技術的普及,目前很多純電車型都已經支持 4C 甚至 5C。但是,不管是插混還是增程,都沒有享受到這一技術優勢,充電速度普遍慢于純電車型,再加上電池容量小,需要更頻繁的充電,補能體驗非常差。
為了優化用戶的補能體驗,阿維塔增程車型搭載的39kWh神行超級增混電池,峰值充電倍率可達3C,電量從30%充至80%,僅需15分鐘。
不僅如此,阿維塔還會在明年帶來一款更大的電池,容量為 52.4kWh,峰值充電倍率達到 4C,電量從 30% 到 80% 只要 10 分鐘,從滿電到 15%,純電續航里程可以達到 325 公里。
至于綜合續航,阿維塔控制在了1220 公里,在如今各大廠家都在卷續航,甚至卷到2000公里+的情況下,阿維塔這個續航其實并不突出。對此,胡成太作出了他的解釋:
“其實我們也可以,只需要把從45 升換成 65 升,但其實這對用戶來講并沒有意義,實際續航超過 1000 公里,再往上其實是負擔,用戶要長期多背 20 公斤的重量,多占 20 升的空間,這是不劃算的?!?/p>
死磕增程,阿維塔打通新的增長通道
阿維塔昆侖增程技術確實很有針對性,通過技術的改進和優化,解決和改善饋電動力衰減、饋電噪音大,以及補能慢三大痛點,而這三大痛點也是目前增程車用戶的用車痛點。從這點就能夠看出,阿維塔死磕增程的決心和態度。
為什么阿維塔要死磕增程?原因很簡單,因為增程市場有“錢景”。從每周公布的新勢力銷量榜就能看到,除蔚來以外,如理想、問界、零跑、深藍等等,哪個不是靠增程收獲了大量市場。其中,理想L7/8/9,問界M7/9、深藍S7等等,都是爆款。
再給大家分享一組數據。2023年,插電混動車型銷售178萬輛,同比增長69%,新增73萬輛,市場份額為8%;增程式電動車銷售64.2萬輛,同比增長181%,新增41.4萬輛,市場份額為2.9%。
單看銷量數字,插混吊打增程,數據上遙遙領先。但懂行的都知道,178萬輛中比亞迪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因為2023年,比亞迪賣了120.9萬輛插混。如果撇去比亞迪,2023年插混車型的市場份額并不比增程多。
由此可見,雖然老有人噴增程是落后技術,但是大家身體都很誠實,不管是車企還是用戶,都投票選擇了增程。
所以,阿維塔打通增程這一賽道,說明阿維塔對市場消費態勢洞察的很深刻,同時企業運營方面也很務實。
把增程市場做好了,就等于給自己多了條路,才能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更有機會打贏長期主義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