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用龍泉公交app查詢最新資訊)
執行:成都猛禽研究小組
監測時間:2024年3月10日至5月26日,共進行了64次(全天或半天),累計的記錄時間為521.8小時,平均每次監測的時長為8.2小時;監測次數比2023年春遷增加了17次,總時長則多出了181.4小時;是截止目前監測投入時間最多的一季。
R aptors bring people together ?柯風然
背景及回顧:
監測設備:主要依賴8-10倍的雙筒望遠鏡,再輔以單筒望遠鏡及照相機。盡量記錄每一只觀察到的猛禽,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對具體種類進行辨識。
監測結果:本次秋季遷徙猛禽監測共記錄到鷹形目25種、隼形目5種和鸮形目1種(短耳鸮),數量最大的依然是三巨頭:依次為普通鵟(Buteo japonicus)4509只、(Pernis ptilorhynchus)951只和雀鷹(Accipiter nisus)385只;除上述3種而外,還有16種的記錄超過了10只及以上。
圖1. 本次春遷監測記錄到的種類及占比
從記錄的時間來看,3月中旬至5月上旬記錄到了14個數量高峰(單次記錄不小于200只),最大計數為3月25日的618只。整個春季監測期間共記錄到8585只個體,能鑒定到具體種類的為6946只,未識別比率19.1%,高于2023年同期。
圖2. 本次春遷監測記錄到的每日數量變化動態
圖3. 2024年春季監測普通鵟、 雀鷹、鳳頭蜂鷹每日記錄數量變化動態
圖4. 2023年春季監測普通鵟、雀鷹、鳳頭蜂鷹每日記錄數量變化動態
圖5. 2022年春季監測普通鵟、 雀鷹、鳳頭蜂鷹每日記錄數量變化動態
圖6. 2021年春季監測普通鵟、雀鷹、鳳頭蜂鷹每日記錄數量變化動態
回看過去4個春季的監測,我們現在應該可以比較自信認為對于龍泉山春季遷徙猛禽的規律有了初步的掌握。普通鵟的過境高峰出現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鳳頭蜂鷹的高峰則相對集中,基本出現在5月中旬。而從種類來看,4月最為豐富,2024年4月共記錄到了27種日行性猛禽和1種鸮形目(短耳鸮)。
值得一提的是,龍泉山監測點記錄到的鳳頭蜂鷹在過去4個春季遷徙期呈現出了明顯的數量變化,2021年春(56次)共記錄到990只,2022年春(56次)記錄到1668只,2023年春(47次)記錄到1397只,2024年春(64次)則只記錄到951只。然而,我們是觀察到了這種現象,但用現有的數據去探查背后的原因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想了解國內鳳頭蜂鷹遷飛種群的數量動態,就需要這樣的工作來完成。
圖7. 過去4個 春季監測 鳳頭蜂鷹記錄總數變化
雕兄方面,這個春季記錄到33只,可謂是遙遙領先;然后是19只烏雕,今年由師大師領銜,基于國內4個監測點數據的論文正式發表,詳見:,該研究既增進了對于東亞地區烏雕遷徙規律的認識,又再次有力地證明長期且覆蓋面更廣的遷徙猛禽監測的價值和意義;接下來依次是:短趾雕9只,蛇雕6只,白肩雕3只和草原雕1只。從記錄總數(71只)來看,在已有記錄的9個遷徙季里位列第六。
鶚的記錄數量變化呈現出了春秋遷徙季之間的明顯差異,一般而言,秋季由于當年繁殖個體的加入,同種的遷徙種群數量會有所增加。而在龍泉山記錄到的春季鶚數量要明顯大于秋季的這種現象,或許提示遷飛經過此處的鶚在春秋兩季選取的是不同遷徙路線吧。
圖8. 過去7個 監測季鶚 記錄總數變化
最后,這個春天在廣大熱心志愿者的鼎力支持之下,龍泉山監測點延續了“挨過西部狂野風的毒打就是一家人”的歡樂好耍氛圍,菜園山莊“鷹語角”內容也進一步豐富,新的周邊文創也在孕育之中。誠邀海內外各位新老猛友鷹緣際會,這個秋天山上再相聚!
冠頭嶺同期生留言鷹語角
今春卷王之王——AK12
感謝Lynx Nature Books的熱心支持 ?管弦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
每個能上山觀猛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那就這個秋天山上見啦
致 謝:
據統計(如有遺漏,請補充指正),
本季有140名志愿者參與過至少1次監測 ( 以首字母排序):
特別感謝笑笑爸辛勤整理匯總數據!
謹向所有參與人員致以最為誠摯的謝意!
感謝蔡司光學&Lynx Nature Books
對龍泉山遷徙猛禽監測工作的大力支持!
也歡迎關注我們嘞新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