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GX150即將上市的消息一出,有人就意識到,不好,豪爵可能又被抄了后路。
近期更是有傳言說CGX150的定價很有可能為9980元起售,如此一來,定價11180元的豪爵DN150頓時黯然失色。
同樣打的是復古牌,同樣定位小排量通勤,上個月還在圍著豪爵DN150嘖嘖稱贊的我們,順帶著嘲諷幾句雅馬哈GT150,下一秒就被本田CGX150吸引過去了。
如果真的定價9980元,那么這一次本田就顯得有點誠意了,除此之外,本田的復古還多了一些配置要素,這樣不僅在定價上,還在原創度上抄了豪爵的后路。
拋開發動機不說,CGX150的配置除了圓燈、平座、水滴油箱、圓盤儀表、鍍鉻件這些復古元素之外,還給了前后碟剎、寬一些的輪胎這兩個配置,確實比豪爵DN150的前碟后鼓、后輪面條胎更有誠意。
如此說明一個問題,國內摩托車廠家理解的復古,和本田理解的復古可能有些差別。
國內摩托車廠家理解的復古還停留在對外形的復古,而本田理解的復古不僅是外形的復古,還有更高的配置以適應當下的環境。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創新。
簡單地恢復和復刻并不是復古,復古應該是對制造摩托車初心的回歸,由此實現形神兼備的境界。
復古摩托車最突出的就是對外形的復古。對外形的復古,帶來的最大效果當然是坐姿,平坐墊、高把手,相較于現在多數機車的翹尾巴、短坐墊、低把手,復古機車帶來的是更舒適的坐姿,基于更合理的人機工程設計,間接地提升了摩托車的操控性,從而促進摩托車的安全騎行。
一句話,復古摩托車的美感,是基于合理的人機工程設計基礎的美感。
從外形方面分析,無論是豪爵DN150還是本田CGX150都能看到20年前摩托車的樣子。然而多數國內品牌對復古的設計停留在亦步亦趨的層面,認為復古就是對外形的復古,不敢稍越雷池。比如20年前配置的窄輪胎,就不敢換成寬一些的輪胎,20年前的前碟后鼓配置,就不能適應現在的技術條件,配置成前后碟剎了么。
然而我們從CGX150看,本田對復古的理解顯然更為深刻。本田不僅給出了前后碟剎,還配置了寬一些的輪胎。所以,復古不僅是對外形的復刻和恢復,而是舊瓶裝新酒,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實現對形神合一的追求。
當然,CGX150的外形也并非完美,從圖片看,CGX150的把手比DN150要低一些,由此可能影響坐姿。另外本田CGX150有可能配置的輻條輪不是真空胎,這樣的設計如何理解?不過這些猜測需要見到實車才能得出結論。
國產品牌總是被日本品牌抄后路,這背后還是國產品牌缺乏創新精神造成的。
國產品牌需要拓展思維,不能自己限制自己,要充分認識到,復古的核心是回歸初心,復古摩托車只是利用復古元素的一個全新設計,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制造條件,滿足當下的用車環境和需求,用復古摩托車的造型,實現全新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