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70后、80后的一代人,在上學的時候,大多都挨過老師的打,在學校挨打后,回家也不敢給家長說,因為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樣對孩子說過:“老師打你一定是你犯錯了,如果我再聽說老師打你,回來我再打一頓”。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老師不再嚴管學生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教育懲戒權話題備受關注。
家長不會管,更舍不得管;老師想管卻不敢管,只能變得佛性!
如何將教育懲戒權納入法治軌道,更好保障教師的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發揮教育懲戒的積極作用,對部分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將其引導走上健康成長的正軌,一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
近日,國家發布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學校和有關部門要依法保障教師履行教育職責。依法懲處對教師的侮辱、誹謗、惡意炒作等言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老師們來說,管?還是不管?不再是一道選擇題!這一次來真的,以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意見,這不是鬧著玩的!
教育懲戒必須有,這是共識!老師為何不敢實施?
相關規定中明確寫著“老師有批評學生的權利”。真的非常可笑,老師有批評學生的權利竟然要做為一條規定寫出來,笑過之后,實際上暴露出當下實施教育懲戒的惡劣大環境。
“教育懲戒”不可缺失,這是大家的共識。可現實卻是老師們根本不敢管學生!
河北某學校初二學生小文,因地理課上睡覺被老師喊醒,心中不滿,課下在樓道里與地理老師相遇時使用侮辱性語言謾罵老師。其班主任胡某隨后介入管理,在教育批評過程中,掌摑了該生,導致小文同學臉部不適,住院治療。
隨后當地教育局對作為以下處理:1.給予教師胡某行政記過處分;2.立即停止胡某班主任工作;3.停止胡某任課工作;4.扣發教師胡某三月份全部工資;5.責令涉事學校召開全體教師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堅決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上課睡覺,老師提醒,竟然謾罵老師,這樣的學生管是不管?班主任介入管理,掌摑學生肯定不對,但是老師被處分,停發工資,代理也屬實不小。
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回答:如果課堂上學生睡覺,老師提醒其不要睡覺,結果學生謾罵老師,老師應該怎么辦?如果老師進一步采取措施,學生卻起身毆打老師,老師是否應該還手?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凡是有點關于老師們的負面消息,一些不良媒體如蒼蠅一樣蜂擁而上,好像把老師們的臉面捺在地上肆意摩擦,他們能獲得變態的快感。當有關老師們的負面消息出現后,相關教育部門總能從重、從快、從嚴來處理老師,老師們因為把握不好“體罰”和正常“教育懲戒”的界限,從而不敢實施教育懲戒。
對老師而言,教師崗位不僅僅是工作,更是謀生的“飯碗”,如果因為“懲戒”學生而弄丟了“飯碗”,就得不償失了,于是很多老師就“佛性”起來,不愿管、不敢管違紀學生。
這一次,絕非鬧著玩的,老師們要“硬氣”起來!
“教育懲戒”必須存在,它能培養孩子們的“敬畏之心”,讓孩子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畢竟學校所實施的“教育懲戒”是可控的,是在學生身心承受范圍內進行的,如果老師們對學生犯錯置之不理,等到孩子長大以后走上社會,他們很可能會犯更大的錯誤,到時候只能讓警察、法官或監獄來對他們的錯誤實施“懲戒”,那樣的“懲戒”成本就太大了。
為什么近些年校園霸凌那么多?難道與教育懲戒的缺失沒有關系嗎?
“教育懲戒”必須存在,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是在學生犯錯之后,給予恰當“懲戒”,而不是讓孩子為所欲為,無所畏忌。
“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從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意見,這是第一次!可能這需要一個過程,就像從之前的嚴管到現在的不敢管一樣,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畢竟風向已經變了,這是個積極的信號。
學校和有關部門要依法保障教師履行教育職責。要為老師撐腰,不要出點事就“和稀泥”,拿老師開刀來平息輿情,思維方式的轉變也需要一個過程,希望各地教育部門“硬氣”起來,給老師們底氣。
為什么說這一次是玩真的?因為這樣一句話:依法懲處對教師的侮辱、誹謗、惡意炒作等言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給一些不良媒體戴上了“緊箍咒”!
該來的終究會來!關于教育懲戒,從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意見,這是第一次,也充分說明國家是認真的,而對于老師們來說,管?還是不管?不再是一道選擇題!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下的局面要想改變,需要時間,更需要相關教育部門為老師撐腰,也需要老師們提高施教水平,依法行使教育懲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