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跨境支付全球史:從馬爾代夫海貝到數字貨幣》
人類進入 21 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創新不斷涌現。如果說20 世紀最后 30 年是電子通信時代,21 世紀初以來則為數字信息技術時代。
與此同時,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人員國際流動蓬勃增長,跨境支付領域出現諸多重要新發展,非銀行機構在支付和跨境支付產業中成為重要新角色,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應用不僅促進了加密資產的涌現,而且極大地促進了點對點模式在跨境支付領域中的探索。跨境支付領域中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多國中央銀行高度重視并加緊開發數字貨幣。
2014 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歷任領導都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陸磊先生在其近著《貨幣論》第二卷中還提出關于超主權數字穩定幣的構想,其中一大新穎之處在于結合人工智能(AI)算法的運用。
二戰結束后,人類制造出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至 20 世紀 60 年代末,早期互聯網(ARPANET)出現,世界從此進入互聯網時代。進入 21 世紀,隨著個人計算機和移動通信設備的快速普及,個人開始有能力自由傳遞信息,實時獲取信息,社會經濟開始從傳統工業經濟轉變為以信息管理為主的知識經濟。進入 21 世紀 20 年代,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AR/VR 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科技迅猛發展,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技術與社會深度融合,人類進入數字時代。
純粹的數字技術(digital technology)是以 0、1 字節表達信息,是一種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將傳統信息資源轉換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字信息的技術。通過該技術將各種傳統形式的消息轉化為可識別的二進制形式的信息,人們可以進一步在計算機上進行相關工作。
信息系統的學者們認為數字技術中的“數據”具有幾大特征:(1)數據同質性(homogenisation of data);(2)數據可編輯性(editability of data);(3)數據可再編程性(reprogrammability of data);(4)數據自指性(self-referentiality of data)。
經濟研究者認為,數字技術降低了信息存儲、運算以及傳輸的成本。更寬泛的理解是,數字技術即智能化或更加智能化。21 世紀初的數字技術的典型表現有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但實際上數字技術并不限于這些發展,其本身并非一個確切概念,顯然會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而與時俱進。毫無疑問,數字技術催生了數字經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移動支付、網絡購物等都是數字經濟的主要業態。數字經濟已經改變了許多經濟活動的方式和模式,支付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顯著。
在微觀經濟層面,數字技術體現出以下幾個重要作用。
第一,數字技術的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數字技術可以通過自動化生產過程、減少人工介入等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例如,在電商平臺上,數字技術可以通過在線支付和自動化物流來降低生產成本。這些降低成本的優勢可以通過更低的價格傳遞給消費者,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力。
第二,數字技術本身使市場變得更加透明。數字技術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來提供更全面的市場信息,包括商品的價格、供應量、消費者需求等。這些信息可以使得消費者更加容易地做出購買決策,也可以幫助生產者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三,數字技術使市場變得更加個性化。數字技術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分析消費者的偏好和行為,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例如,在電商平臺上,數字技術可以根據消費者的瀏覽歷史和購買歷史來推薦適合的商品,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第四,數字技術使市場的參與者更加多樣化。數字技術可以通過降低進入門檻、提供更多信息和工具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市場競爭。例如,在共享經濟領域,數字技術可以通過在線平臺和社交媒體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汽車共享、住宿共享等領域,從而促進市場的發展和壯大。又如,利用數字技術的平臺能夠提供更為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形成典型的“長尾效應”(long tail),其得益于數字技術帶來的更低的信息搜尋成本。這意味著消費者更容易找到稀缺和合適的商品(服務)。研究表明,在線銷售商品的多樣性(variety)相比線下同類商品的多樣性有顯著增加。如果產品是縱向差異化并且數字平臺的邊際成本為零,可證明同質性的消費者將一起購買最優的商品,形成所謂的“超級明星效應”(superstar effect)。
簡言之,數字技術已經成為微觀經濟中一個重要的變革因素,并在宏觀層面上產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這些特征正在對市場結構和競爭產生深遠的影響,并帶來了一些重大挑戰和問題,如隱私保護、監管等,但其積極作用仍然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上述數字技術的微觀經濟學特征為本身就是處理信息的支付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是數字技術降低了支付成本。傳統的支付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銀行柜員、POS 機、自動取款機等,而數字技術可以通過移動支付、電子錢包等方式實現快捷、便利的支付服務,從而降低支付成本。數字支付還可以實現全球支付,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促進國際經貿的發展。
二是數字技術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數字支付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身份驗證和交易確認,如指紋識別、面部識別、短信驗證碼等,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數字支付還可以通過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分布式賬本和去中心化交易,避免了單一機構的風險和故障。
三是數字技術提供了個性化的支付服務。數字支付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了解消費者的支付偏好和行為,從而提供個性化的支付服務。例如,一些支付平臺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購買歷史和消費習慣推薦適合的優惠券、積分、禮品等。
四是數字技術促進了支付市場的分工。數字支付平臺的出現引入了原本屬于銀行金融機構的支付市場的競爭,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支付市場的發展和創新。同時,數字支付還推動了跨界合作和融合發展,如支付和電商、支付和金融等,從而擴大了支付市場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對于跨境支付而言,數字時代的到來加速了跨境支付的流程和效率。傳統的跨境支付方式,如銀行匯款,需要數天才能完成。但是隨著互聯網和電子支付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支付已經實現或正在接近實時支付。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或在線銀行服務輕松地進行跨境支付。這使得全球貿易更加便捷,也讓人們更加容易進行跨境交易。數字時代的到來也使得跨境支付更加安全。傳統的跨境支付方式存在著許多安全風險,如網絡釣魚和信用卡欺詐等。然而,數字支付技術的到來,使得跨境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現在,人們可以使用基于
用戶身份信息疊加認證硬件的雙因素認證、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來確保支付的安全。此外,數字時代的到來凸顯了跨境支付的透明度的重要性。在過去,跨境支付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和隱蔽性。但現在,數字支付技術可使得跨境資金的流動更加透明和可審計。人們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支付歷史記錄和余額,這也有助于減少欺詐行為的發生。
隨著數字支付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支付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和貿易的重要支撐。數字支付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使得全球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也有助于提高全球經濟的效率和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跨境支付全球史:從馬爾代夫海貝到數字貨幣》
作者:賀力平、趙鷂
出版時間:2024年8月
中譯出版社
縱觀全球跨境支付歷史演變過程,跨境支付是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及國際交往活動的持續發展而興起的。
本書梳理了從貝幣、金銀幣、紙幣到匯票等非現金支付工具,再到當前發展如火如荼的數字貨幣的演變歷程,其間也闡述了相關貨幣制度的發展、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在支付體系中的角色、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前景。本書內容翔實、理論深厚,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也是大眾了解跨境支付發展史的絕佳讀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