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結(jié)束,同學們其實就是準高中的學生了。昨天報到注冊,成為了南附的一員,你已是一名高中生了。
那么,請開始你的高中學習生活。可是,高中學習生活應該是怎樣的樣式呢?與初中相比,要做出怎樣的改變呢?
高中學習,不是初三學習生活的簡單延伸,而是一個全新的跨越。是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維與思想的跨越。
高中學習的出口,在高考。或者說,十二年基礎(chǔ)教育學習的出口,在高考。
所以,我們不能不談高考。而談高考,不只是談一張高考試卷,更不能只是談高考分數(shù),更要站在高考的山巔回望這高中三年的攀登之路。
于是,我們要從試卷中抬起頭來,思考高中學習的目標追求,高考考試的價值所在,以及高考對于我們未來發(fā)展的空間意義。
關(guān)于高中學習,關(guān)于三年之后的高考,請從高一開始思考與準備。
因為,靠以“刷題”取勝的時代結(jié)束了;靠高考工廠粗加工的模式結(jié)束了;靠只以拼搏力備考的觀念結(jié)束了;靠以高三一年備考的方式結(jié)束了。
高中的學習沒有捷徑。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實,方向都要正確。不只是態(tài)度端正,不只是毅力堅韌,也不只是精神勤奮,必須靠思維轉(zhuǎn)換。
我們要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我們要培養(yǎng)主動學,主動問,主動合作學習的精神。
高中的學習,只有這樣一條坦坦蕩蕩的道路,而且退無可退。
那么,在九月份正式入學之前,我們給同學們送上這樣幾個叮囑。
一 請正確地理解“雙減”
雙減,不是單純的減壓和減負,而是要“減掉”那些不思考的學習方式,沒有思維的學習習慣和沒有思想的學習視野。
不靠思考力學習的學生,會在這一場“雙減”中感到恐慌。
將“雙減”理解為放棄學習,“吾未見其明也”。
將“雙減”視為自由式學習,“甚矣,汝之不惠?!?/p>
將“雙減”當作無追求的“躺平”,則“朽木不可雕也”。
雙減,減去的是過重的課外負擔,是無價值的學習方式,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功利行為。我們不可以迷惑,當“放出眼光,運用腦髓”,將這“雙減”由外至內(nèi)看得清楚。
二 請高度地關(guān)注“用心”
當我們進入了這個劇場,是為了什么。我們是隨大流追劇嗎?是為了在這個劇場里消磨時間嗎?我的思想與這個劇靠近了嗎?劇場里上演的《哈姆萊特》在我心里是怎樣的一個憂郁王子呢?我們看劇,難道只是僅僅觀看一出他人的或悲或喜的故事嗎?還有,劇場里的位置有前后排,有上下樓,但我們不需計較位置的前后上下。因為每一個角度都可以欣賞這上演的劇目。重要的是看懂這幕劇,走近它,走近它,與之心靈契合。走出劇場后,多少天甚至多少年后,與人談到觀劇感受,“心有戚戚焉。”
是的,讓我們走出劇場后,沒人問你你是坐在劇場的哪一排,而只會問你,你看懂了嗎?
我們學習,在哪里學,不重要。學了什么,重要。學懂了多少,更重要。
我們的學習,其實都只有一個標準:“用心”。
經(jīng)過了心的思考,有所過濾,有所選擇,有所取舍。這樣學習才是有方向的學習,有價值的學習,有歸屬感的學習。
三 請如庖丁一樣“運刃”
我們用心所學的知識,將成為胸中的“利器”。懷抱“利器”,方能縱橫江湖。這利器,是自己修煉出來的,不是他人轉(zhuǎn)授給你的。十年磨一劍,這話是對的。但這話只對了一半,還得運劍。運劍得其法,取乎于道,莊子的《庖丁解?!芬讶唤忉屒宄?。“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薄耙詿o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只重其技,不覓其道,運刃必折,不能如庖丁一樣,“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四 請開啟你的“閱讀窗”
請開始鳥瞰式的閱讀。我們的學習正邁向“跨界”。那么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我們的閱讀“跨界”了嗎?
請開始解剖式的閱讀。你對課本有沒有個性化的解讀?你是不是只依靠“百度”?若你的思想“單薄可憐”,那么你的學習一定是“瘦削不堪”,那么你的能力一定是“營養(yǎng)不良”。
請開始有所疑的閱讀。我們的閱讀,不能只是“讀完”,也不能只是一味地信服。能不能有所疑,敢于挑戰(zhàn)?由挑戰(zhàn)至于超越?雖是巨人在前,敢不敢與巨人比肩而立?考驗著我們的勇氣,也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請開始寫作式的閱讀。若只讀不寫,知識不會成為自己的。寫作是閱讀的最終出口,唯有寫作才能讓閱讀煥發(fā)生命力。信與不信,道理昭然。
五 請謹記六字之“箴言”
高中學習需換思維,需我們覓新路。
其實不需覓新路,只需重回出發(fā)地。
王國維先生說,天下學問之道,不過“懸想、苦索、頓悟”。
梁啟超先生道,天下讀書之法,不過“鳥瞰、解剖、會通”。
兩位大師,言異而旨同。
不必解釋這六字箴言了吧。
沒有思考,何來思想?沒有思想,我們永遠是學問奴隸。沒有積累,何來提高?缺少探究,我們永遠走不出生天。
比如,教育部在修訂語文新課標時,把思維發(fā)展與提升作為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之一。這意味著只靠背古詩、摘抄句子學語文的時代徹底結(jié)束了,“重思考、重邏輯、重文化拓展”將是語文學習的核心。
未來的教育是什么樣子?思考力+內(nèi)驅(qū)力+學習力=素養(yǎng)。這樣的公式,大家能接受嗎?
思考力源于問題。內(nèi)驅(qū)力源于興趣。學習力源于情境。
高考的情境試題對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學生由“解答試題”轉(zhuǎn)向“解決問題”。情境和問題的靈活性就需要學生去綜合考慮,轉(zhuǎn)換角度。若我們的學習仍處于刷題學習的階段,遇到這樣的題目,只能是束手無策。
我們已成為高中生了,
是更高一級的學生了。
所以,我們的學習方式
需要提升到更高一級。
那么,請以新的方式
開始你的高中學習生活!
六 請讓我們雙向奔赴
“遇見南附,預見未來”。2024年新學期,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中學進一步擴大高中辦學規(guī)模,將以更具品質(zhì)的教育管理、更有成效的教學指導、更加暖心的后勤服務,為更多的同學構(gòu)筑成就夢想的金光大道。
選擇南附就是選擇了美好未來!
來源: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中學(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