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東北各大報館收到了日軍占領當局的一條通知,禁止對剛發(fā)生的一起大案進行報道,違者嚴懲。
當?shù)氐降装l(fā)生了什么大案,日本侵略者為何這樣害怕媒體報道?要想說清楚來龍去脈,還要從一個叫張鳳岐的警察局長說起。
張鳳岐,1888年出生,營口縣昌邑屯人,父親是一個團級軍官,家境優(yōu)越,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從東北的貴族學校奉天中學畢業(yè)。
畢業(yè)后從事什么職業(yè)呢?年輕的張鳳岐和父親產生了分歧。
受父親的影響,張鳳岐從小就立志當兵,可是他的父親卻深知軍旅生涯的風險性,執(zhí)意讓他走上從政的道路。
父子倆爭執(zhí)不下,母親出來打圓場說,干脆就當警察吧。這樣既有向上的發(fā)展前途,又不會有走上戰(zhàn)場的危險。
就這樣,張鳳岐考取了奉天高等警察學校,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巡警。
張鳳岐既有父親人脈資源鋪路,本身又在警察局表現(xiàn)突出,進步很快。1922年,當警察不到兩年,他便嶄露頭角,擔任了縣警察局長。之后,他被借調到了東三省兵工總廠,擔任了總務科長。
在那里,張鳳岐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兵工總廠衛(wèi)隊的少校營長黃顯聲。
黃顯聲是遼寧岫巖人,1896年出生,比張鳳岐還小了8歲。他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畢業(yè)后投筆從戎,成為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炮科學員。
一年后,他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被分配到了兵工總廠衛(wèi)隊,開始自己的軍事生涯。從此,兩個人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幾年后,黃顯聲調到警界,擔任奉天省警務處長兼沈陽市公安局長。張鳳岐也追隨到奉天省警務廳,擔任了督察長。
他把在軍校里學到的東西拿過來,用到了警察廳,警風大為改觀,引起少帥張學良的注意。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之后,張學良把黃顯聲調來,讓他擔任陸軍步兵第20旅旅長,駐守黑龍江洮南。
黃顯聲上任不久,便把自己的好兄弟張鳳岐調了過來,擔任洮南公安局長。
九一八事變前半年,張學良截獲了一個情報,說日本關東軍在遼寧省警務廳安插了不少臥底。
張學良雷厲風行,突然對警務廳人事進行大調整,原來的人一個都不用。這時候,時年35歲、駐洮南的陸軍步兵第20旅旅長黃顯聲被空降到遼寧省(奉天),擔任了警務處處長,兼任省會公安局局長(即沈陽市公安局局長)。
張學良這樣做,初衷是擔憂自己的安全,讓黃顯聲來,是負責張學良的安保工作。
張學良也從各個渠道獲悉,日本人當時不安分,可以說蠢蠢欲動,圖謀不軌。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張學良將黃顯聲調入省城,而且身兼要職,不只是說明其個人能力出眾,更說明少帥對他的充分信任。
黃顯聲到沈陽之后,也把自己的好兄弟張鳳岐帶了過來,讓他任沈陽縣警務局長兼公安大隊長。
1931年6天開始,東北地區(qū)的形勢已是山雨欲來,沈陽陰云密布。根據(jù)張學良的指示,黃顯聲積極練兵,應對不測。同時,他還向張鳳岐下達指令,讓他在沈陽城招兵買馬,建立騎兵隊。
張鳳岐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把自己的二弟張鳳禮也叫過來,當自己的幫手,擔任大隊長。
在1931年8月,不斷有信息傳來,日本人要有異動。
9月10日,關東軍一個士兵在酒館喝醉之后去嫖娼,對自己的老相好說:“東北即將成為日本的領土,你將來也是日本人了。”
妓女雖賺的是皮肉錢,但也是愛國者,就到沈陽公安局做了匯報。張鳳岐得知消息之后心急如焚,急忙向黃顯聲匯報。
黃顯聲不敢怠慢,坐專車前往北京,向張學良匯報,獲取應對之策。但張學良沉吟良久,嚴肅地說,日軍如果挑起事端,決不允許做抵抗,那樣正中了日本人奸計,最好的辦法就找“國聯(lián)”,讓他們主持公道。
黃顯聲表面答應,背地里卻積極備戰(zhàn)。他拿著經費購買了上萬支槍,還有大量彈藥,將它們配備到了各公安大隊,應變突發(fā)事件。
那些天,張鳳歧和黃顯聲協(xié)調行動,他們連睡覺都睡在公安局的辦公室里,枕戈待旦。
這時候,日本關東軍也加快了行動。
首先,遼陽車站旅館里,在日本關東軍司令本莊繁與主任參謀石原莞爾,以及高級參謀坂垣征四三人密謀,計劃對東北發(fā)動特別軍事行動。緊接著,日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從日本飛到沈陽,與關東軍司令本莊繁進一步磋商,完善入侵東北計劃。
9月15日,日軍將很多棺材裝在列車上,在夜色掩護下,運到了‘滿鐵’的沈陽大和賓館。這些棺材里,裝的全都是重武器。“滿鐵”日朝籍員工也都停止了上班,領到了武器……
這一切的一切表明,日本人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在東北搞大事了。
1931年9月16日,黃顯聲將軍向沈陽市公安總局、沈陽鐵路公安局、沈陽縣公安局,以及省會公安總隊、沈陽各區(qū)縣公安大隊下達命令,不許回家,高度戒備。
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讓每個中國人都刻骨銘心的事發(fā)生了,日軍悍然炮轟北大營,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
在國恨家仇面前,少帥選擇了隱忍,下令守土有責的幾十萬東北軍不作抵抗,放棄大好河山。
素來對少帥百依百順的黃顯聲,這時候卻拒不執(zhí)行命令,在當晚向沈陽各公安局和公安部隊下達了這樣對待命令:“原地堅守,不許撤退!”
有人質疑說,“少帥都下令撤了,你這樣不是抗命嗎?”
黃顯聲沒有回答,而是鐵青著臉補充道:“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我把丑話說在前頭,誰要當孬種的話,殺無赦!
關鍵時刻,張鳳岐和黃顯聲站在了一起,帶著沈陽縣公安局以及下屬各部的公安分隊、警察大隊2000多人,纏上白毛巾,赤裸著左臂,拿起武器,與日軍在沈陽城內展開激烈的巷戰(zhàn)。
頓時,沈陽城變成了尸山血海。
別看這些人都是沒上過戰(zhàn)場的警察,但是黃顯聲和張鳳岐對他們進行過幾個月的軍事訓練,他們打起仗來并不比正規(guī)軍差,更有平日里愛國教育的加持,使得他們在戰(zhàn)斗中身先士卒,敢打敢拼,沒有一個主動做逃兵。
然而,由于日軍不斷增兵,戰(zhàn)場形勢逐漸惡化,黃顯聲和張鳳岐的2000多人彈盡糧絕,無力支撐。
到了21日中午,孤立無援的他們不得不率領幸存者200余人撤出了沈陽城。
撤走的時候,黃顯聲對張鳳岐說:“你留下吧。”
“ 您有什么安排?”
黃顯聲說:“少帥不抵抗,淪陷已成定局,收復還不知道等到何時,所以……”
張鳳岐何等聰明,他明白上司的意思是讓自己留下當臥底,但是他不同意:“如果我留下,那就是當漢奸,日后我跳到黃河都洗不清啊。”
“我可以為你作證!”黃顯聲說,“再說了,國難當頭,我們還能計較這些?”
聽好兄弟這么一說,張鳳岐不吱聲了。一對好兄弟就此分開,天各一方。黃顯聲離開沈陽,參加了東北義勇軍,繼續(xù)抵抗日軍。
1936年8月,已經秘密加入共產黨的黃顯聲回到張學良身邊,西安事變后被蔣介石逮捕,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被敵人殺害在白公館。
留下來的張鳳岐則把抵抗的責任推給了黃顯聲,說自己是維護秩序的,取得了日軍的信任,繼續(xù)擔任沈陽縣警察局長。
1932年7月30日,張鳳歧突然被日軍下令殺害,用油漆活活燒死。
用油漆燒死,比起用汽油需要的時間更長,死者承受的痛苦更多。由此可見,日軍對張鳳歧的仇視程度。
燒死張鳳歧之后,日軍還向東北各大報館新聞社發(fā)出通知,不許他們對此報道。
張鳳歧到底做了什么,讓日軍如此仇恨?
根據(jù)解密后的日軍檔案顯示,張鳳歧利用職權,釋放了大量抗日人士。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跟黃顯聲聯(lián)系,試圖暗殺關東軍司令本莊繁,還打算在1932年5月20日,里應外合,在沈陽舉行暴動。
5月16日,由于內部出了叛徒,計劃泄露,張鳳歧等人被捕,慘遭殺害。
張鳳歧平日里表現(xiàn)“良好”,規(guī)規(guī)矩矩,被日軍樹立為“大東亞共榮”的合作典型,一旦此事暴露,自然會助長東北地區(qū)的抵抗勢力聲威,對日軍不啻于啪啪打臉。因此,日軍秘密殺害了張鳳歧,卻不給原因,也不敢聲張。
除了張鳳岐,警務局庶務課長耿光漢,特察長程云橋等26人也被抓走,被殘忍殺害。
張鳳歧為國捐軀,他的親人卻僥幸逃脫,兒子張大飛在1939年考入杭州筧橋航校12期。畢業(yè)后多次參加和日軍的空戰(zhàn),1945年5月18日不幸以身殉國。
張鳳歧為了抗戰(zhàn),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最終為國捐軀,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像他那樣的熱血男兒,日軍滅亡中國只能是癡心妄想。
參考資料:
《被日本人澆油漆燒死的沈陽警察局長》澎湃新聞 2024年04月03日
《張鳳岐外孫講述:姥爺是烈火焚身不屈的鐵漢》 中新網
《潛伏的義勇軍組織者張鳳岐?》北青網 2019年7月19日
《抗日志士檔案史料選編——張鳳岐》 遼寧大學 2023年 碩士論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