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穿越周期需要熬和耗,那么阿里渡劫已近成功。
三喜破劫
經歷三年的內外挑戰,阿里最近可謂是三喜臨門。就在上周,阿里市值超越拼多多,重回電商第一的寶座。接著在8月28日阿里正式完成香港雙重主要上市,成為在港交所和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兩天之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總局”)發布公告,宣布阿里正式完成從2021年4月開始的整改。
有理由相信,從市場到監管,阿里的下行曲線正式反轉。回顧從消費升級到消費降級的轉換中,后進挑戰者的崛起,是阿里難以忽視的戰略失誤。但索性周期的升降給了阿里足夠的回旋空間,通過三年的考驗,終于迎來了市場和周期的雙拐點。
遺憾的是,備受尊重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沒有看到這一天。他生前曾堅定看多阿里巴巴,并用真金白銀投票。在阿里渡劫成功的前一年,他不幸離世,或許帶有不小的遺憾。在殘酷的電商行業,阿里已搏殺25年。過往的對手大多消失在周期的波動之中,只有阿里穿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短視頻等多個時代。
其中最為樸素的道理是,活得足夠長才有機會證明企業的正確。對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就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表述:“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如今已經站在后天的阿里驗證了馬老師的預言。
當下,后消費降級時代已然逼近,消費意愿極度萎縮。所有商業個體都面臨衰退的風險,但是極低的消費容錯率也是新機遇的一種。集合優質商家提供貨版一致的服務是平臺唯一道路,過往靠低價壓榨商家的狂飆突進已經接近末路。
監管的表態有力的確認了這一趨勢。上述公告中表示,總局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深入核查,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執法效果評估。阿里巴巴嚴格規范自身經營行為,認真落實平臺主體責任,健全企業合規管理制度,提升平臺內商家和消費者服務水平,合規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總局將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堅實保障。
低質內卷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式。被正名的阿里低調回應 “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創新,堅持合規經營,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底氣尚存
在關鍵節點上,對于監管層的信任和厚望,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認為阿里的時代已經終結。但實際上,過去三年,阿里的基本盤依舊穩固。8月15日,阿里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財年一季度財報。該季度,集團收入達到了2432.36億,實現同比增長4%。
看上去增長幅度似乎有限,按考慮到阿里本身的巨大體量和經濟下行的壓力,這種穩健增長已經難能可貴了。更重要的是,在其他電商平臺“卷低價”“僅退款”傷害到中小商家權益時,阿里電商平臺率先“反內卷”,敢于帶頭優化“僅退款”政策,讓電商生態更健康,更具可持續性發展的屬性。
從一開始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開始,阿里一直致力于讓中小賣家活得好活得長。特別是阿里巨額投入研發出的各種科技工具,給力中小商檢穿越周期的底氣和工具。據統計2023-2024財年,淘寶天貓年度活躍商家中,85%是中小微商家。考慮實際經營的壓力,淘寶天貓為商家提供免費的AI經營工具。
時下復雜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平臺經濟賦能實體經濟十分迫切。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首的北京,實體消費行業困難空前。以餐飲行業為例,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規模以上(年營收1000萬元以上)餐飲業利潤總額1.8億元,同比下降88.8%,利潤率低至0.37%。
在此背景下,官方宣布阿里整改結束,既表明了對阿里的重視,對阿里重裝上陣的期望,也向整個商業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呼喚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數字經濟平臺大任難辭。
政策方面的正向激勵以外,資本市場也給阿里的復興之路提供了足夠的支持。這一次,是阿里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在港交所、紐交所實現雙重主要上市。即兩個資本市場均為主要上市地,阿里同時符合香港市場的全部要求。由于阿里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變為“主要上市(第一上市)”,阿里將很快獲得港股通資質,將進一步擴大來自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基礎,促進股東結構多元化,提升阿里港股的流動性,也為投資者在公開市場持有及交易阿里股份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摩根士丹利根據美團、小米、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等公司的情況預測,在納入港股通后,南向資金在前六個月內可能為阿里巴巴港股增加約120億美元的增量流入。從長期來看,南向資金持股占比可能會穩定超過10%。
春江欲暖鴨先知,不少投資機構已經提前布局。如高瓴旗下的HHLR今年二季度大舉減持拼多多290萬股,并大筆買入了524萬股阿里,成為其第三大持倉標的,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從一季度的0.02%上升至5.98%。
重回一號位
有投資者認為,阿里在穩定就業市場促進共富等社會效益上優勢明顯,未來收到政策持續支持的可能性更大,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和穩定經營。
年初,阿里公益基金會和淘寶天貓推出“萬人殘障人士商家創業就業助力計劃”,通過電商運營培訓等方式,計劃“3年助力1萬名殘障人士商家”。截至今年3月31日,這一助力計劃已累計服務超4000位殘障人士商家。截至目前,阿里旗下餓了么平臺上活躍的無聲騎手共計5786位。餓了么通過科技手段掃除殘障人士的工作障礙。
拋開阿里自身因素,行業的節律也開始站在阿里一邊。就在最近,不少電商平臺開始強調對優質商家的扶植,弱化絕對低價和對商家的絕對壓力。類似的舉措阿里早已有之,而非發展受阻被迫采取。電商從狂熱的低價崇拜,到回歸理性,注重貨版一致,是市場成熟的必然。對阿里而言,走過短期的不理解,也是渡劫的一部分。
阿里CEO吳泳銘曾說,我們不追求大,不追求強;我們追求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這并不容易,因為所有的“好”,都是選擇的結果。比如,要堅持“用戶為先”,很可能因為加大投入犧牲短期利益,但長期看,這恰恰帶來最好的商業價值。
從世界范圍內看,微軟谷歌等頂級企業均有被監管的經歷。但這些監管并未實質影響到這些企業走向偉大的進程,反而排除了發展之下隱患。事實證明,只要心存科技正念,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生命力就是驚人的。
整改完成,過往已然翻篇當下消費意愿低迷,低價內卷刺激消費策略行至末路,急需平臺挺身而出。阿里的三喜臨門或許就是時代給出的選票吧。
遙想1995年夏夜,杭州文二街有人偷井蓋,行人視而不見,唯有馬云挺身而出。四年后,蔡崇信和馬云初識,共同經歷25年的風雨起伏。如今,蔡崇信執掌阿里大局,馬云關于“好”的理解,他可能是最好的信徒和貫徹者。渡劫之后,225歲的阿里距離102年的約定還年輕的很。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渡劫并非壞事,而是修煉的必由之路。最近《黑神話悟空》大火,悟空作為渡劫成圣的代表,對重回一號位的阿里或許會有啟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