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武漢大學建筑系就招了四個人這個事兒,知乎上看了不少朋友的回答,有幾個不錯的我列在下面,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武漢大學這個情況是因為他們搞了個創新,,此招一出,尸橫遍野。熱門專業擠破頭,冷門專業門可羅雀,直接馬太效應拉滿。
首先從市場化角度來說,這個創新沒毛病,短期來看,領導有政績,家長學生都有了希望,有實力的有關系的都轉走。長期來看的話,會有很大的問題,大學的專業設立,實際上是起到一個社會需求人才蓄水池和就業緩沖帶的作用,他并不是一個社會啥職業熱門就馬上能搞一個專業出來招一堆高三的娃然后經過四年培養就能推到社會上給企業用的機構。今年熱門的專業,報的人多,可能四年后企業就不招了,今年冷門的專業,過四年行業回暖一些了,華中地區企業想要招人的時候一看,就四個人,那我還是去華中科大招人吧。而且這一年就四個人留下,三個還是轉專業失敗的,后面幾年可以預見整個武大建筑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可能不會比老師多了,大部分學生進了建筑學開學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申請轉專業,轉不走的再認命讀,這個情況可能要持續若干年,等國內房地產回暖之后才會有所改變,那再過幾年武漢大學的建筑學老師們也都要轉專業教其他書或者換其他學校了,再下去武漢大學可能就沒有建筑學專業了。
由小見大,從武大建筑四子這件事上可以看到中國房地產由繁榮快速發展走向衰退緩慢發展的大背景。而作為中國房地產最大的配套行業,建筑設計行業,我們也正在經歷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以及最久遠的一次去產能過程。2000年建筑設計行業被中國房地產開發點燃需求,自那時起清華同濟東南大學最高分,各省狀元進入建筑設計專業持續了數年之久,到2023-2024年這兩年媒體上已經很難看到各大房地產公司的文章,見得最多的就是房地產調控還需要持續XX年。
去產能這個過程,歐美國家也都經歷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把歐美的房地產開發帶入谷底,持續影響了4-5年。我一個美國建筑師朋友,2010年來中國實習的,然后留了下來,還找了中國老婆。他和我說當年在美國,建筑學畢業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工作,只能到海外找,后來他2015年回了美國,那時候美國房地產需求回暖了,他和老婆在美國做一些小型的建筑室內項目,也能夠維持下去,今年一月份他來中國,我們又碰了個頭,他說現在美國經濟好起來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像他那時候了,我們現在就像他當年畢業時候美國經濟的樣子。
另外一個例子,我經常提的,2008年的西班牙,由于之前幾年西班牙房地產非常繁榮,很多歐洲人都到西班牙買房子,搞開發,導致西班牙所有的大學都設立了建筑設計專業,大家都去讀建筑,知道做建筑師賺錢,然后金融風暴來了,房地產開發全停了,2008年畢業的西班牙大學的建筑學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去餐廳端盤子做waiter,waitress。2008年意大利米蘭理工,都靈理工碩士畢業的建筑學學生,要在米蘭找到一個建筑事務所實習,不要錢實習是基本規則,不要錢都大把建筑學的學生排隊申請實習,因為他們如果不實習,就沒有工作經驗,沒有工作經驗,畢業了就更沒有建筑設計單位會要他們。2008年到2018年之間10年,我們收到的老外建筑師簡歷最多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總是排一二名。日本我建筑行業的朋友和我說當年經濟危機之后,九幾年那會,一個班能真的畢業去干建筑設計的都是大概個位數的人,還都是東京大學這種頂級學府畢業的,其余人找不到工作的,都去干銷售了。
經歷過這些去產能之后,16年后來看看現在的美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他們的建筑設計公司還在嗎?他們的大學還是不是繼續在培養建筑設計學生?他們是不是還在繼續開發房地產?公共建筑是不是還在繼續做競賽?他們的建筑設計公司在這十幾年里做對了什么事情又做錯了什么事情?這都值得我們中國的建筑設計公司去觀察去總結去反思。
經濟就是一個周期,有低谷就有高峰,從低谷走向高峰,可能需要十多年時間,這是宏觀上看。微觀上看,建筑設計師依然會有能賺錢的,你能夠走出去,去迪拜,去沙特,去非洲,去那些開發需求旺盛又缺乏成熟有創造力的設計師的地方,降維打擊,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現在中國建筑設計師的困局,缺的不是技術,不是創意,不是勤奮,而是想象力,勇氣和放眼全球的視野。
下面是知乎看的兩個回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