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舟記》大結局中,綏王暗中謀反,聯合慶國公彈劾崔行舟隱匿私產。
三司已經都被綏王賄賂,崔行舟百口莫辯,只好乖乖取下官帽,被關入大理寺等待候審。
如今朝堂上都是綏王的人,子瑜又中毒性命垂危,沒有人能救他。
在太皇太后壽宴上,子瑜和雪霽被蕓娘下毒,陷入昏迷。
綏王是上一屆奪位大戰中唯一幸存的嫡皇子,他幫助子瑜返回京城奪位,也把他當做傀儡皇帝,踩著他的身份之上順利成為下一任新皇帝。
皇帝中毒,崔行舟入獄,綏王離皇位只差一步之遙。
只要拿到玉璽,在詔書上蓋章,就能成為九五之尊。
萬萬沒想到,最后關頭綏王卻敗給了這個出場不多的小配角。
綏王是先帝的親兄弟,也是太皇太后最小的兒子。由于是老來得子,太皇太后對綏王萬分寵愛。就連先帝在位的時候也要對他禮讓三分。
當年先太子被害,子嗣都被賜鴆酒。多虧有親信部下和綏王相救,子瑜才能順利逃脫,躲在仰山休養生息,等待機會奪回皇位。
綏王把子瑜當做傀儡,先讓名正言順登基,之后再借機除掉,下一任皇帝就非他莫屬。
綏王在前朝幾個皇子中能力出眾,聰明能干,又深得太皇太后寵愛。可最終太子之位卻給了他的哥哥。
綏王不甘心。
得知先太子被害,綏王暗中支持子瑜,利用他的身份終于又籌劃了新的機會。
綏王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專程前往大理寺牢獄當面嘲笑崔行舟,讓他親眼看著自己一步登天。
為了增加氣勢,還一腳踩到桌子上,不使用任何武力威脅,只想讓崔行舟心甘情愿下跪求饒。
崔行舟卻對此不屑一顧,對著綏王叫囂,“有本事你就今夜登基”
看到淮陽王這么囂張,綏王放狠話讓崔行舟走著瞧,今夜他就要讓隨性中徹底死心。
多年以來,綏王一直隱藏在幕后運籌帷幄,暗中支持子瑜。
僅僅通過蕓娘和柳眠棠的幾次交手,就猜出來崔九就是淮陽王崔行舟。
仰山和淮陽王爭斗多年,他也樂得坐山觀虎斗,還能趁機躲過朝廷吳太后的視線。
這么聰明的綏王,怎么會輕易就中了崔行舟的激將法?
從他和太皇太后的對話中,我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子瑜中毒后一直昏睡不醒,太醫說隨時有生命危險。為了不錯失時機,綏王連夜找到太皇太后要她交出璽印。只要在詔書上蓋章,綏王就可以名正言順登基,一切就能塵埃落定。
可不論綏王怎么勸說,太皇太后都推說忘記璽印放在哪里,就是不同意綏王做皇帝。
綏王無可奈何,紅著眼睛向母親哭訴,“為什么你每次都偏幫外人?”
太皇太后確實很疼愛這個小兒子。
秋獵的時候,綏王被柳眠棠射中,差點命中心臟。
得知綏王受傷的消息,太皇太后趕忙去看望,言辭關切地詢問傷勢如何。
當初柳眠棠打算趁著秋獵刺殺綏王,子瑜就不同意,一方面是秋獵防范嚴格,另一方面也是擔心綏王被殺,太皇太后在現場看到會傷心過度。
子瑜登基后,綏王初次和崔行舟在京城見面,還向崔行舟顯擺他得太皇太后寵愛,沒事就召見他進宮一起用膳。
可疼愛是真,不同意他做皇帝也是真。
不論是立太子,還是這次做子瑜的替補,太皇太后都幫理不幫親,不愿站在他一邊。
太皇太后清楚地知道,綏王不適合做皇帝。
原著中提到,先太子寬厚仁德,減免徭役賦稅,百姓安居樂業。子瑜登基后,更是秉承父親的仁德,提倡節減,以身作則。
當初先帝去世后,綏王自愿帶發修行,為先太子抄錄經書三年,感動了朝野。
實際上卻在封地照常吃喝,酒色不誤。
太皇太后甚至她這個兒子的性格品行,雖然謀略過人,殺伐果斷,卻不會是一個好皇帝。
所以她說什么也不愿交出璽印,只要沒有蓋章,綏王就不能得到承認。
綏王沒想到,他多年的苦心經營,最后居然敗在了自己的母親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