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到來
騙子們蠢蠢欲動
他們精心設局、花樣繁多
盯上的不單單是學生
還有家長
小心
別把“學費”交給騙子!
初一學生怕“涉案”
被騙掃碼轉款1萬元
近日,廈門一名初一學生張同學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收到一條信息,對方自稱是民警,說張同學之前在玩一款手機游戲時存在詐騙其他玩家的行為,需要他配合調查。對方還發來了警官證。
見狀,張同學一下子慌了神。對方馬上給出了解決辦法:若想解除涉案嫌疑,需到指定的網購平臺購買價值1萬元的指定商品。
可是,在得知張同學手機并未開通支付功能后,“民警”直接表示他可以代替張同學購買商品,只要張同學使用父母的手機掃描二維碼轉賬即可。
于是,害怕“涉案”的張同學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拿起媽媽的手機,在騙子的恐嚇威脅下,分3次掃碼轉賬,合計被騙1萬元。不久后,家長發現此事并報警。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揭秘:
詐騙4步驟,這樣套路你
騙子冒充警察以威脅、恐嚇的文字內容誘騙未成年人進行轉賬,這種新型詐騙手段無疑對未成年人成長有極惡劣的影響。警方分析,此類騙術的大致套路如下:
第一步:取得受害者信任。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住址、電話等個人隱私信息,從而獲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第二步:震懾。騙子會通過嚴肅謹慎的語氣,強勢震懾并控制受害人,使受害人一步步進入騙子的陷阱圈。
第三步:恐嚇。騙子通過出示偽造的通緝令、拘捕令,增加騙局“真實性”,讓受害者徹底相信自己卷入一個涉嫌犯罪案件,會因此坐牢,以致因為內心恐懼而對騙子深信不疑。
第四步:轉賬。騙子聲稱要資金調查,并利用受害人想盡快自證清白的心理,誘騙受害人轉賬。等轉賬到“國家安全賬號”后,騙局便“大功告成”。
開學季
還有哪些常見騙局
01
班級群繳費詐騙
詐騙套路:
騙子在班級群里使用班主任的頭像、昵稱,冒充班主任老師,發布虛假的繳費信息,引誘家長和學生轉賬。
反詐提示:
家長在接到需要繳納學費等消息時,要核實催款人的身份信息,防止被盜用頭像、昵稱等資料的不法分子冒充老師詐騙,要通過電話或是當面核實具體情況,不要輕易轉賬。
02
游戲賬號交易類騙局
詐騙套路:
騙子利用各種游戲平臺的聊天系統和社交軟件的游戲群,冒充買家和賣家,聲稱購買或出售游戲賬號、裝備、收藏品,以“高價、便捷、第三方平臺擔保”等信息誘導受害人登錄指定的虛假交易網站進行交易或直接誘導受害者轉賬。
反詐提示:
不要輕信所謂的“低價充值”和“高價收購”。認準官方游戲賬號交易平臺,避免私下交易。以賬號提現失敗、交納保證金、賬號被凍結等各種理由,需要繼續充值才可以解封賬號的都是詐騙。切勿按照對方要求繼續充值,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03
刷單類騙局
詐騙套路:
詐騙分子通過短信、群聊、社交平臺發布廣告,引導受害人參與網絡兼職“做任務”,其實就是刷單。一開始讓受害人做小額“任務”,并及時返現騙取信任,之后讓受害人做大額“任務”, 以“聯單、系統出錯”等原因讓受害人不斷“做任務”,但絕不再返現。
反詐提示:
為規避監測,詐騙分子往往要求你先下載一個其指定的小眾、不知名的瀏覽器,再登錄到其推薦的網站,下載指定的App。遇到類似情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不要被高額報酬所迷惑,更不能抱僥幸心理相信騙子的退款承諾,以免遭遇連環騙局。如果被騙,應及時撥打110報警,同時注意保留聊天記錄、交易記錄、聯系方式等證據。
04
“京東白條”式騙局
詐騙套路:
詐騙分子多以冒充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工作人員、貸款平臺客服等身份實施詐騙,通過事先獲取的受害人身份證、銀行卡等具體信息攻破受害人心理防線,讓其放下戒備心理,再利用受害人擔心征信被記錄污點等心理,編造各種理由使受害人陷入恐慌。詐騙分子會提出有辦法處理,并誘導受害人轉賬匯款,或者讓受害人在正規網貸金融App上貸款后轉賬至嫌疑人提供的銀行賬戶。
反詐提示:
京東400開頭的客服電話不會主動外呼,如接到自稱京東、支付寶、微粒貸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轉賬;如有疑問,請直接撥打京東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個人征信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任何人無權刪除或修改,如對個人征信存疑可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查詢。
05
謊稱孩子住院詐騙
詐騙套路:
騙子以學校老師身份打電話給學生家長,謊稱孩子初到學校身體不適住院,急需醫藥費,在家長慌亂的狀態下,誘導其打錢。
反詐提示:
接到類似短信時要保持冷靜,先聯系學校老師、當事人或就診醫院,不要盲目匯款。
06
“運作入學”詐騙
詐騙套路:
騙子謊稱可以利用熟人托關系“運作入學”或“轉學”,當家長匯款后,騙子也隨即消失。
反詐提示:
入學報名一定要去教育局或學校咨詢,經過正規的報名流程,不要總想著走捷徑,給詐騙分子創造可乘之機。
07
查看課程表詐騙
詐騙套路:
詐騙分子冒充老師給家長發送帶有鏈接的短信,謊稱點擊鏈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課程安排。一旦點擊,就會被竊取個人信息,甚至遭受財產損失。
反詐提示:
課程表會由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群發布,來源不明短信的鏈接一律不點。
詐騙手段千變萬化
識騙防騙是關鍵
這套開學季反詐海報
趕快收藏
警方提醒
陌生來電不輕信
個人信息保護好
轉賬匯款多核實
財產損失快報警
(來源:“公安部刑偵局”微信公眾號)
(審核:曾慶泉 責編:勞運榮 編輯:蘇發成 校對:農智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