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時期,航母逐漸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主力,它有著更大的作戰半徑,艦載機既可防空亦可制空,應用面廣泛。在此期間,美國展開了多艘新型航母的建造,而在新航母完成前,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力則主要依靠“列克星敦”級航母。
列克星敦擁有78架載機量,裝有飛輪式彈射器,航速為34.59節,武器方面則是搭載了12門25倍口徑的Mk10型5英寸炮以及4門8英寸炮,可以看出列克星敦設計上比日本航母更全面、更先進。但人算不如天算,列克星敦在史上首場航母對決——珊瑚海海戰中失利,慘遭日軍擊敗!
據記載,美軍因成功破譯了日軍情報,對日軍的動向及兵力構成有所掌握,從而在開局占據了一定優勢。22 架魚雷機、53 架轟炸機以及 18 架戰斗機從美軍航母起飛,朝著目標區域的日艦撲去。然而,當飛行員抵達目的地時,卻發現密碼破譯存在偏差。該區域的日軍并非主力,只是負責掩護陸軍登陸的祥鳳號。
隨后,從瑞鶴號和翔鶴號起飛的日本攻擊機群也逼近了美國艦隊上空。糟糕的是,列克星敦號所在位置天空晴朗,毫無遮擋,這使得日軍能夠在較遠距離清晰發現目標。憑借飛機數量上的優勢,日軍迅速派出梯形攻擊方陣,朝著列克星敦號猛撲過去。由于大部分艦載機前去執行攻擊任務,此刻列克星敦號防御力量明顯不足。艦長希爾曼只能緊張地指揮航母,竭力躲避日機投下的魚雷。
但是,在日軍魚雷機瘋狂且持續的圍攻之下,美軍終究難以抵擋。兩發魚雷擊中了列克星敦號的左舷,使之陷入半癱瘓狀態。日軍轟炸機抓住時機繼續轟炸,不久,列克星敦號沉沒于洶涌的波濤之中。
列克星敦之所以慘敗,首先是因為情報錯誤,美軍錯失剿滅日軍的良機;然后是天氣,玩過《戰艦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列克星敦這么大一條船,水面11.1、空中8.34,隱蔽性算不上很好。在此前提下偏偏遇上萬里無云大晴天,加上沒有防空能力,導致成了日軍活靶子,含恨退場,否則憑列克星敦出色的飛機火力,日軍想贏可沒那么容易。
游戲中,列克星敦一艘8級航母,擁有綜合性不錯的艦載機配置,其攻擊為讓人聞風喪膽的“F4U海盜”,借助小蒂姆火箭彈,可以利用高穿深特性,對巡洋艦和戰列艦甲板造成巨額傷害,由于F4U海盜擁有極高的飛行速度,因此在距離敵艦大約4.3~4.5km距離時就可以提前瞄準開炸,減少飛機風險。加上3X9的機組結構,可以更靈活地制定戰術。
此外,雖然歷史上列克星敦被日軍炸沉,但那是在缺少防空、行跡暴露、集火攻擊多種因素極端環境下造成的結果。但在《戰艦世界》中,游戲還原了歷史上列克星敦的厚重裝甲,加上不錯防御設備,大大提升了它在戰場上的存活率。
毫不夸張地說,既有強大火力,又有高防御和高航速的列克星敦,絕對稱得上是8級航母的翹楚,各位朋友親身來《戰艦世界》試試便知道所言非虛。
珊瑚海海戰中,日軍擊沉列克星敦,重創約克城兩大航母,自己只損失了一艘輕型航母,另外兩艘重巡只是輕損,從戰損比來看日軍這次是贏了。可從長遠來看,日本聯合艦隊深入戰線,導致補給線拖長,加上戰略行動提前被美軍知曉,兩大致命因素,為后來中途島慘敗埋下了伏筆!經中途島一役,日軍也從此一蹶不振,步向毀滅,由此可見戰爭的復雜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