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由韓國著名導演金韓民執導的《鳴梁海戰》,氣勢恢宏、場面宏大,不僅打破了韓國票房紀錄,在中國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得不承認,中國在電影制作方面還是真的需要向人家虛心學習。
這部電影同時也勾起了人們對當年那場戰爭的回憶,而喜歡究根結底的歷史迷更不會放過那些散落在犄角旮旯里的史料了。通過翻閱關于那場戰爭的資料,中國的觀眾們對于這場韓國人引以為豪的鳴梁海戰有些不屑,更加關注后面一場規模更大的露梁海戰。
鳴梁、露梁海戰,被中朝兩國稱之為兩次大捷,在東亞海戰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這兩場在以前并不為人們所熟知的戰斗,真的有現在人們所認為的那么重要嗎?為什么后來被人們所遺忘,為什么日本人也稱規模更大的露梁海戰為大捷?
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將這兩場海戰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通過客觀冷靜的分析之后,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韓國人之所以將鳴梁海戰引以為驕傲,是因為那是唯一一場完全靠朝鮮人自己取勝的一場戰斗;中國人之所以強調露梁大捷,是因為那是由大明水師主導的一場海戰。
韓國人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可以無底線的罔顧事實,早已司空見慣,不足為奇。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真正的鳴梁海戰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鳴梁海戰的歷史背景,我們稱之為:萬歷朝鮮戰爭,朝鮮方面稱之為:壬辰倭亂和丁酉再亂,日本方面稱為:文祿·慶長之役。
(豐臣秀吉)
這場戰爭是日本豐臣秀吉在公元1592年到1598年,對朝鮮發動的兩次大規模軍事侵略行動,以失敗告終。鳴梁海戰發生在1597年10月,日本第二次進攻朝鮮,日軍此次的目的是海陸并進攻占全羅道,以海軍支援陸軍,控制泗川、順天、蔚山等戰略要地,大軍集結完畢之后南下進攻明軍。
由于日軍進度很快,中朝聯軍接連受挫退至漢城,日本海軍主將九鬼嘉隆突襲朝鮮海軍基地漆川島。當時李舜臣被罷免,朝鮮水師猝不及防,幾乎全軍覆沒。
隨后,日海軍主將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率日本水師主力向全羅道海面推進,意圖消滅朝鮮水師殘部,完全拿下全羅道制海權。朝鮮國王迫于形勢緊急啟用李舜臣,而此時的朝鮮海軍能作戰的軍艦僅剩12艘板屋船。
當時李舜臣剛剛復出,急需一場大勝來穩定軍心、提高士氣,于是他制定了在鳴梁海域伏擊日軍的計劃。當時日本海軍共計戰船130余艘,后勤補給船只200余艘,李舜臣部戰船12艘,改裝民船100余艘。
(李舜臣劇照)
10月26日,李舜臣派出戰船出海引誘日本海軍,日軍前鋒藤堂高虎發現朝鮮水師殘部之后,率領30余艘關船全速追擊,逐漸脫離主力陣型,朝鮮水師誘到日軍之后迅速撤入鳴梁海峽。
鳴梁海域地勢狹窄,水文情況極為復雜,潮漲潮落極為頻繁,幾乎3小時一次變換,而且落差極大,落潮時大船若不能及時退出將瞬間擱淺。日本海軍從未占領過此處,根本不清楚此處險要,李舜臣在漲潮時將藤堂高虎誘入鳴梁,然后突然發起猛烈伏擊。
雖然日本軍艦數量占優,但是船型較小且沒有大炮等重型火器,藤堂高虎陷入鳴梁海峽之后突遭朝鮮水師猛烈炮擊,此時正值退潮藤堂高虎意識到形勢不妙,指揮迅速撤退。
鳴梁海峽出口處極為狹窄,落潮時極易擱淺,李舜臣又提前在水下設置了大量木樁、鐵鏈,日軍戰船進退不能,只能拼死一戰。憑借天時地利和優良的火器,李舜臣部重創日軍,擊沉日軍戰船及補給船30余艘,日軍將領來島通總戰死。
雙方激戰一天,李舜臣擔心日軍主力跟進,在黃昏時迅速撤出戰斗,日軍不熟悉地形水文未予追擊。次日,日海軍主力部隊駛入鳴梁海域未尋得朝鮮水師蹤影,遂占領全羅道朝鮮水師基地,將全羅道海面制海權全部掌握在手中。
這場戰斗李舜臣大獲全勝,達到了振奮軍心的目的,對于朝鮮來說意義重大。但從整體戰略上來說,并沒有阻擋住日本全盤控制全羅道的目的。客觀上來說,李舜臣利用天時地利,避敵鋒芒,誘敵深入,對日軍予以重擊,充分利用了各種優勢,以弱勝強并及時撤退保存實力,不愧是朝鮮海戰之神。
但此次戰斗李舜臣僅僅是伏擊了日軍的前鋒艦隊,規模并不是后來宣揚的以12艘板屋船重創日本130余艘戰艦,實際上日本艦隊的損失并不大。這場戰斗只進行了一天,并沒有阻礙日軍的進度,對日本的制海權和后勤補給線沒有造成任何損傷。
日軍最終完成了陸上控制戰略要地,保障海上補給線的戰略目標,為實施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奠定了基礎。因此,鳴梁海戰在實際上的作用并不大,但卻是給當時全線潰敗的朝鮮軍民打了一針強心劑,讓朝鮮人又看到了獲勝的希望。
中朝聯軍獲鳴梁大捷,日本人也稱獲勝
1598年,由于明朝大軍源源不斷的奔赴朝鮮,日本陸軍與中朝聯軍展開一系列激戰,隨著戰爭延長,形勢逐漸不利于日本。后期,日軍主將小西行長等守在延岸一些城市中,與聯軍僵持。8月豐臣秀吉病死,日軍軍心浮動,于10月開始退軍。
明朝多年來受倭寇襲擾,對日本極為痛恨,萬歷皇帝對朝鮮戰爭的支持非常堅決,也絕不會讓日本人想來就來,說走就走。同時,也為徹底掐斷日本侵略大陸的野心。
中朝聯軍獲悉豐臣秀吉病死以及日軍欲逃的消息,于是決定截擊日軍,消滅其有生力量。此時的日軍無論是兵員、糧草還是后勤補給全都依賴海軍從日本本土運輸供應。而隨著日軍失去戰場主動權,戰爭的巨大消耗也是日本這樣的小國無法承受的。
小西行長和九鬼嘉隆非常清楚,大明水師已經參戰,加之李舜臣的實力也在慢慢恢復,一旦海上補給線被切斷,在朝鮮作戰的數十萬日軍將身死他鄉,成為孤魂野鬼。
因此,日軍決定快速撤軍,以保存生力軍。為防日軍逃竄,御倭總兵陳璘指揮中朝水師聯軍,封鎖光陽灣口,嚴防死守,計劃將小西行長主力困死在順天城內,決不能讓其逃走。
自11月11日開始,日軍開始向巨濟島集結,企圖出光陽灣撤退。中朝水師聯軍部署完畢嚴陣以待,小西行長部艦船多次拼死沖擊聯軍艦陣,均被擊潰。日本海軍參戰數量多達數千艘,但無論是造船工藝還是武器裝備都遠遠不如大明水師。
小西行長見光陽灣出口被封死,即刻向已經集結登船完畢的第五軍主力島津義弘求援。島津義弘隨即指揮艦隊出發,中途會合之宗義智部,火速駛向光陽灣,企圖救援被困順天日軍。
獲悉日軍的作戰意圖之后,陳璘立即改變作戰部署,命李舜臣、鄧子龍在露梁海峽設伏,計劃在此處圍殲這股援軍。島津義弘率日軍一萬七千余人,戰船五百余艘于19日凌晨駛入光陽灣,在水門洞港灣遭到陳璘艦隊的正面阻擊。
島津義弘見戰不能勝,立刻指揮艦隊向南撤退,天亮時分發現南部李舜臣部早已埋伏就位,島津又令艦隊向北調頭。此時水師副總兵鄧子龍率明軍三艘主力巨艦突然殺出,與日軍展開激戰,陳璘、李舜臣艦隊隨即趕來,形成合圍之勢將這股日軍堵在光陽灣之內。
島津義弘見自己已被包圍,下令艦隊拼死突圍。中朝水師聯軍憑借優勢火力猛轟日艦,尤其是明軍水師當時配備的佛郎機大炮、虎蹲炮等重型火炮,射程遠威力猛。而日艦只有射程數百米的小口徑火銃,中遠距離上根本無法傷及對手,日艦死拼突圍與聯軍水師短兵相接,雙方又展開殊死白刃戰。
盡管老將鄧子龍已經年逾七十,建功心切,身先士卒,率兵跳上朝鮮小型戰船,與日軍近戰,結果被其他艦船發生的炮彈誤中起火,鄧子龍戰死。陳璘與李舜臣率艦隊由兩側夾擊島津義弘,日軍損失慘重,島津率殘余軍艦火速潰逃,聯軍水師乘勝追擊,一路不斷擊沉、燒毀敵艦無數。
在追擊中李舜臣胸部中彈,壯烈殉國,島津義弘最后僅剩艦船50余艘逃出外海。中朝水師聯軍擊沉燒毀日本艦船200余艘,殲滅敵軍上萬,取得露梁大捷。在露梁海峽激戰的同時,小西行長所部一萬三千魚人趁機從南海岸上船撤退,聯軍圍殲日陸軍主力的戰略意圖未能達成。
對于鳴梁、露梁海戰的結局,日本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出于對本國正義戰爭的贊揚和對英雄的崇拜,朝鮮對壬辰之亂和鳴梁海戰做了大為夸張的渲染,甚至把鳴梁海戰稱之為改變戰爭局勢的轉折點。但日本人認為,鳴梁海戰中李舜臣只是依據地利之便輕微損傷了日軍的先鋒部隊,而最終日本完全達到了戰略意圖,整體控制了全羅道。
最近一段時期中國人會經常提起露梁海戰,應該也是因為韓國人過于渲染李舜臣在整個萬歷朝鮮戰爭中的作用,基本忽略明軍救朝的主導作用。站在中國人的角度,自然不喜歡韓國人的偏見,而露梁海戰確實是以陳璘指揮的大明水師為主力的大捷,無論從規模、戰果還是影響來看都遠大于鳴梁一戰。
但是,日本方面依然稱這場戰爭是他們的大勝,原因很簡單,日軍的戰略意圖就是撤退。盡管損失慘重,但小西行長和島津義弘最終都逃掉了,并且還是在被設伏包圍的情況下海陸兩軍主將都得以逃出,順帶還打死了朝鮮海軍戰神李舜臣和明朝水師副將鄧子龍。
(鄧子龍雕塑)
在日本人看來,即使發動幾場大的戰役也未必能順利滅掉李舜臣和明朝大將,因此這場戰斗他們實際上得利更多。日本人的看法也并非毫無道理,表面上看日軍受損嚴重,但中朝聯軍也付出了慘重代價,關鍵的是日軍的戰略意圖最終達成,想進的時候進來了,想跑的時候跑掉了。
當然日本人的看法也有狡辯的成分,相比這兩場戰斗,他們的戰略意圖確實達成了,但是日本侵占大陸的千年愿望最終破滅了。并且萬歷朝鮮戰爭的主戰場還是陸戰,海軍的主要作用是運輸和保障補給,攻城略地的作用有限。
結語
自唐朝白江口一戰至1945年裕仁天皇投降,千余年來日本對東亞大陸發動了四次大規模侵略戰爭,這都源于他們心中那個不切實際的大陸夢想。
一千多年來,日本人的大陸夢從未得逞,但我們相信他們現在仍舊未曾放棄這個幻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值得我們世代警醒!
參考文獻:
1、《明神宗實錄》
2、《朝鮮宣祖實錄》
3、《東征二士錄》
4、《明史·日本傳》
5、《征韓偉略》(日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