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健身,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中華傳統導引術。
“引體令柔”好練,即便是僵硬的身體,日積月累,咬牙堅持,再加上懂關竅,終會柔軟。
“導氣令和”難通,這里面有意念,也有內視,還需要悟性,分寸很難掌握,講多了平臺也不讓。
本文已經刪除了許多內容,如果這次能發,大家嘗個鮮吧。
一、 事到難處須放膽
事到難處須放膽,這里面有為人處世,也有養生健身。
在為人處世方面,這句口訣講的是,遇到難事,要大膽去做,勇往直前。
在養生健身方面,這句口訣的意思是,當身體被病魔困擾,就要通過放開膽氣來解決。
在道家的養生體系中,這個膽氣,是可以引出雷電霹靂的。
通過內視意念的方法,炸裂疾患,祛除病魔……這就是道醫的看家法寶——雷訣。
二、 天人相應
道家認為,自然界的風云雷電,與人體是相感應的。
火者,對應心藏,雷者,對應膽藏,電即是火,雨則為腎水。
《玄珠歌》曰:“玄牝入門,五氣之祖。泥丸天門,萬神之府。膽氣為雷,意為使者。”
白玉蟾注解道:“膽在肝中,內有青氣。膽怒赤氣聚,五氣運入膽宮,水火相搏,雷聲動也。膽雄肝怒,忿氣成雷,天怒大叱,雷聲霹靂。”
三、 明暗兩條線
大河常說,中華文化的傳承,總是一條明線,一條暗線。
如果你學史或者學醫,老是有過不去的坎,就要考慮考慮,是不是書本上寫的,都是明面的,而暗中的那一部分,被藏起來了。
道醫解決身體問題,強硬的手段有,化解的手段也要有,雷決的霹靂要有,心法的化解也要有。
但越是精妙的東西,越不能輕易讓人得到,這是老祖宗的規矩,你細品。
你看道家的經典,白紙黑字,你都認識,但連起來,就云山霧罩、朦朦朧朧了。
四、 身處險境要神清
身處險境要神清,有的人認為是請神,求神拜佛,就大錯特錯了。
放膽和神清,這兩句話,你要連起來念,才能讀出味道。
此處的神,是五臟六腑之神。
道醫認為,人體多神,五臟六腑各有所主,臟即是藏,潛神隱智,久視長生。
當身體遇到重大疾病,五臟六腑之神必然受困,通過內在意念,與其神靈和解,讓氣機和緩,五臟六腑才能重生。
五、 五臟六腑神
大河前面曾寫過一篇文章,《神仙也好妖怪也罷,記住他們的名字,關鍵時刻用得上》,論述了道醫中,穴位、臟腑名字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氣為百病之源。
如果五臟六腑氣機阻塞,日積月累,則會凝集為腫物。
當你能與臟腑之神深入地交談,你會發現這才是放下,當你全身放松了,淚水會奪眶而出。
六、 玄幻和科學
上面講的這些,聽起來很玄幻,似乎與科學相距甚遠,這也是大河多篇文章不能順利通過的重要原因。
大河是西醫出身,一直探索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中醫的一些玄幻的東西。
或許我們可以轉換一下思路,把經絡、五行,看成是一個代碼。金木水火土,也可以用abcde來代替,只要你能把原理解釋清楚就行。
通過內視和意念的方法,讓五臟六腑氣機調順。
在現代心理學中,有的叫放下,有的叫懺悔……內涵都是大同小異,只不過道醫的手段更加高明。
七、 以身入局
我們用中醫的方法鍛煉身體,都是以身入局的探索者。
不管道理能不能想通,有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古法八段錦的功效為什么明顯呢?其中也有意念和內視的心法。
在起勢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心懷喜悅的口訣,大河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做與不做是不一樣的,用心做和疑心做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有的人,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這既是養生,也是生活,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