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武漢哪里的人上班通勤最憋屈,白沙洲敢稱第一,沒有哪個地區敢稱第二!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白沙洲這邊很大一部分人都會去光谷、江夏上班,雖然說有地鐵,但是不管是5轉2,還是5轉4再轉7,或者是5轉2再轉11,都特別繞,耗時都很長。
這就算了,明明有兩條連接白沙洲片區和江夏光谷的快速路。結果四環線收費太貴走不起,南三環早晚高峰堵得要死,導致在光谷江夏上班的白沙洲人要么早上6點起床提前1個小時到公司,要么在三環堵上一個多小時,每天花兩小時堵在路上。
你說,這能不憋屈嗎?
而造成這種“憋屈通勤”的主要原因就是產業分布不均,交通又不是特別便利!
產業不均交通不便,通勤拉長
首先我們來說產業,雖然從產業發展的層面來看,肯定是集中在一個地區打造產業集群更利于產業的發展,但是如果什么產業都往一個籃子里裝,就勢必會導致其他地區缺少產業。
而這些缺乏產業地區的人,為了更高薪的工作,就必然會集中去產業多的地方就業。
目前,雖然說武漢一大半的人去光谷工作夸張了點,但是至少從事醫藥、軟件開發、芯片制造等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光谷上班。
而白沙洲、青菱十分缺乏產業,白沙洲對面四新、旁邊的南湖也沒有產業,都是居住區,于是這么大一片地區的,基本上大部分選擇去江夏和光谷求職,跨區通勤已經不算什么了,在武漢跨江通勤去光谷上班的比比皆是!
然而交通又跟不上產業的布局!本身產業都集中在光谷,去那邊上班的人又多,通勤流量巨大,結果東西走向的交通規劃一言難盡!
先說雄楚大道,本身就是因為堵才建設高架的,結果在下面又搞個BRT,導致下面擁堵不堪,進出高架的路口也堵,最后導致高架上面也堵!
而南湖大道拓寬工程說了n年,一點動靜沒有,好不容易有了個楊泗港快速通道可以對接,結果修到珞獅路那邊就斷頭了!
四環線又收費,于是很多人紛紛涌上南三環,而南三環以及周邊出入口又不寬,且一些路口本身就堵車,于是大家都堵在南三環上!
地鐵方面,雖然東西走向有2號線和即將通車的11號線二期,但是雄楚大道以南沒有1條地鐵,而u型的換乘路線又特別繞,無法減輕南三環的壓力。
于是,白沙洲人的通勤時間就這么被硬生生拉長了!
房價高配套弱,跨區通勤成常態
看到這,肯定有人會說,那為什么不搬到光谷來住,來光谷買房或者租房住,這樣不僅能縮短通勤時間,而且還能減少道路擁堵。
確實,如果大家都搬到光谷來了,自然就不會有通勤的問題,但是大家有考慮過房價和配套問題嗎?
目前光谷這塊的房價是比較貴的,至少像關山這樣配套較好地區的房價,已經讓大部分的工薪階層望而卻步了!
于是在關山或者金融港等地上班的人,要么選擇去江夏買房要么去白沙洲或者四新買房。
而光谷三環外的地方,房價雖然沒有光谷三環內貴,但是配套不足,加上地理位置較偏,有些人經過綜合對比后,還是會選擇白沙洲或者四新這些地方。
畢竟這兩個地區也是主城區,去醫院或者火車站也不遠,除了上班不方便,去哪里都方便!
同樣的,有些本身就在主城區住的人,或者是在主城區周邊住的人,出于房價和配套的考慮,很多人寧愿自己通勤一兩個小時來光谷上班,也不愿意舉家搬到光谷這邊來,畢竟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看病以及另一半的工作變動問題。
至于來光谷租房周末回家,基本上也只適合沒結婚的年輕人,一旦結婚了,有家庭有孩子了,誰愿意下班了窩在出租屋,回家陪家人陪孩子,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溫馨不好嗎?
因此,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很多人無奈只能繼續跨區通勤。
其實武漢除了有白沙洲、四新到光谷跨區上班的人,還有紙坊到軍山、前川到漢口、陽邏到光谷,甚至是光谷東到武昌區跨區上班的人,只是白沙洲四新去光谷跨區上班的比較多,所以小編就重點寫了這一塊。
但不可否認,目前四新、白沙洲等地去光谷上班是跨區通勤里面最難的,沒有直達的地鐵和公交,只有常年擁堵不堪的南三環。
希望決策者能多為打工一族考慮,要么平衡一下產業布局,那么就優化交通,要么就改善產業集中地的配套。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有產業的地方配套不足房價虛高,有配套的地方沒產業與產業集中地的交通又不便!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