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劉幫 姚蘇文 曹露 范典
7月23日,國網咸寧市咸安區供電公司調度員王曉露通過配電自動化系統對轄區配網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及時對配網故障臺區、跳閘線路快速預警并派發工單。今年以來,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踐行“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構建新型縣配調體系,強化計劃停電管控,提升帶電作業水平,供電可靠性持續提升。今年1-6月,全省平均供電可靠率達99.9869%,全省平均停電時間同比壓降76.49%,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筑牢能源根基。
(小)打造數智融合配網調度新生態
配電網作為供電網絡的“神經末梢”,覆蓋城鄉區域,連接千家萬戶,在保障電力供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打造“全景感知、柔性控制、智能互動、主配協同、安全可靠、管理精益”的新型配電網調度體系,國網湖北電力啟動縣配調管理提升工作,推動指揮體系更加高效、配調管控更加有力、智慧賦能更加強勁、服務效能更加卓越、專業根基更加穩固,并在咸寧先行先試。
7月15日21時06分,國網咸寧市咸安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通過配網自動化系統監測到雙溪10千伏陳祠線柱1號開關跳閘。調度員王曉露根據故障信息進行綜合研判,她在2分鐘內精準判斷出故障點在柱站內與柱01開關之間。
21時08分,她隨即電話通知雙溪供電所外勤組趕赴該區段開展故障查找,同時按照“先復電、后搶修”原則,將柱01開關后續負荷轉至10千伏五一線供電。
短短5分鐘,王曉露就通過遠程操控恢復10千伏陳祠線正常供電。21時11分,山鄉又燈火通明。
國網湖北電力調度人員通過配網自動化系統監測10千伏線路運行情況
國網咸安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副主任張鍇表示,縣配調管理提升以后,陳祠線恢復供電不僅較傳統故障查找模式節省了2個小時,而且智能開關的遠程操作大幅減輕了供電所的工作量。
縣配調的“功效”不僅局限于配電網故障搶修,對新能源運行也能輕松“掌控”。
截至6月底,湖北新能源裝機容量飆升至5321萬千瓦,占比達40%,這一顯著變化正深刻影響著配電網。
“配電網潮流從傳統的單向流動轉變為雙向流動,波動愈發頻繁,部分地區配電變壓器及10千伏線路出現重過載現象,電壓越限風險也隨之增加。”國網湖北電力調控中心技術綜合處雷鳴表示。
據了解,新型配網調度體系既能保障居民與企業的可靠用電,又能高效整合光伏、儲能等分布式能源,助力能源結構轉型,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核心支撐。
當前,咸安區共有4000余戶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并網,總裝機容量達46萬千瓦。“我們通過新型配網調度體系,新能源出力大發時臺區、線路重載等情況一目了然,調度人員可據此快速啟動負荷轉移、儲能消納等協同策略,在避免設備過載的同時,讓每一度清潔電力都得到最大化利用,新能源消納率超過97.5%?!睆堝|說。
目前,國網湖北電力在全省14家地市供電公司全域推進縣配調管理提升工作,2025年1-6月,全省配電網用戶平均停電時長、故障搶修平均處理時長、中壓停電時戶數同比下降76.49%、20.72%、76.41%。
(?。﹥灮k姇r戶數管控
為提高群眾用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國網湖北電力聚焦頻繁停電、重過載、低電壓等治理難點痛點,緊抓計劃停電管控關鍵點,全面提升供電可靠性。
在計劃停電管控上,國網湖北電力貫穿市、縣、所各級管理機制,構建省、地、縣、所“1+14+105+1000”管控體系。實施時戶數“歸口化管理、預算式管控、雙周式通報”,內部發揮調控專業紐帶作用,配電、營銷等專業各司其責,形成系統性管控合力。
“要算好提前量,打好主動仗,針對第一輪高溫大負荷期間新增的低電壓問題,制定整改計劃,明確時間表,確保及時解決?!?月14日,在召開的7月第一次安全服務工作雙周講評會上,國網湖北電力主要負責人針對會議通報的安全生產、供電服務、供電可靠性等典型案例,進行中肯點評并提出具體要求。
國網湖北電力完成800余個大時戶數停電事件分析的省級審核,組織開展典型案例的省地縣三級通報、研討50余個,“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理念逐步浸潤到各層級、各專業。
除了在計劃停電管控上嚴把關,國網湖北電力還開展配網“查缺陷”專項行動和供電質量問題治理專項行動,加強高故障線路整治,建立低電壓、頻繁停電和重過載問題快速治理通道。
炎炎夏日,全力守護高溫下的可靠用電,讓群眾清涼度夏。6月15日,國網浠水縣供電公司對10千伏高故障線路——和平線開展綜合檢修及線路改接,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做準備。
在此次檢修過程中,國網浠水縣供電公司運用多元化手段,推動隱患治理項目化,采取大兵團作戰方式,組織5支隊伍122人,累計完成47處線路檢修及改接任務。
國網浠水縣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劉亮介紹,此次檢修作業節省停電216時戶,10千伏和平線供電能力進一步提升,線路改造后未再停電,有力保障了沿線居民清涼度夏。
1-6月,國網湖北電力累計完成3543條高故障線路綜合檢修,安裝用戶分界開關7906臺、治理過流脫扣型開關1760臺、加裝線路間隔棒317組、絕緣噴涂1127處。檢修后的線路停電次數下降24.45%,停電時戶數下降79.68%,構筑起更可靠的配網輸送脈絡。
(?。└镄聨щ娮鳂I技術手段
為提升供電可靠性,國網湖北電力做實配網“一轉、二帶、三臨供”,通過“中低壓發電+快速組網”技術,讓企業生產不停歇、居民生活無干擾,真正將“零感知”從承諾變為現實,持續提升客戶用電獲得感。
6月27日清晨,仙桃市滿庭春小區像往常一樣蘇醒,廚房飄出早餐的香氣,空調外機持續運轉,居民未曾察覺,一場為期8小時的電力“大手術”,在“零感知”中悄然完成。
為最大程度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國網仙桃市供電公司應用配電自動化“一鍵轉供”功能,通過“中低壓發電+快速組網”技術,供電員工動作嫻熟地對小區配電室開關柜隱患進行帶電作業消缺。
26日夜晚,發電車與帶電作業車悄無聲息進場作業,檢修人員陳明舉、趙俊恒穿戴厚重的絕緣裝備,在開關柜前熟練操作。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更換故障部件、加固線路連接、優化通風除濕系統……他們克服狹小空間作業等困難,在次日凌晨6時順利完成全部任務。讓小區3000戶居民的空調、冰箱仍在正常運轉,整個檢修過程讓客戶“零感知”。
1-6月,國網湖北電力配網共4343條線路具備“一鍵轉供”能力,不停電作業化率93.78%。全省共配置中壓發電車74臺、低壓發電車96臺,為保障用戶用電穩定性、提升供電可靠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外,隨著配電網智能化升級進入加速期,帶電作業機器人及配套裝備成為提升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抓手。
7月14日,在武漢市江漢區長港路10千伏富強線9號桿塔下,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員工操作帶電作業機器人,僅用1小時便成功消除一處發熱缺陷,保障了周邊1000多戶居民的穩定用電。帶電作業機器人突破單回路作業限制,在垂直雙回路線路上也能靈活作業,其“手指”構造精密,操作精準,不僅減少了停電時間與范圍,降低作業人員安全風險,還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國網湖北電力將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用更科學的電網調度、更智能的設備運維、更高效的供電服務,讓可靠電力供給到荊楚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