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幾個朋友吃飯聊天,散了一看手機,刷屏了。
中國男足在世界杯預選賽小組賽完敗,0:7負于日本。
據說這個比分抹平了所有記錄,創造了三大恥辱。哪三大?
其一,中國男足對日本的歷史最大比分失利;第二,世預賽單場最多丟球;第三,世預賽最大比分失利。
還是央視有先見之明,沒有直播這場比賽。當然這是玩笑話,央視不是預見了恥辱,而是轉播費太貴,沒舍得花。
我上大學的八強賽十強賽場場看。那時學校看不了,是出去到小館子看,人烏泱烏泱的——那時候帶著女生去看球很時髦,但急了眼,我們這些大學生也當著姑娘們掄圓了腮幫子罵球員,斯文掃大地。
現在回過頭來看,那時候我們罵的那些人,范志毅、馬明宇、吳承瑛、李明、宿茂臻等等,原來已經是最好的了。后邊,呵呵,一代不如一代。
0:7輸給日本,我看多數人心態是平和的。不像我們那時候輸了球是真生氣、生真氣,回到宿舍還有往樓下扔臉盆和暖水壺的同學,以此發泄心中怒火。
現在,應該沒有真生氣的人了吧?雖然也憋火,但都已經非常清楚:值不當的。
而且,沒什么可爭的了。就像聰明孩子學習差,咱知道努努力還能往前趕,只要別太貪玩就行。中國男足完全不是這回事,是鉚足了勁也就這水平。他們能0:5輸給泰國,0:7輸給日本那不是太正常了嘛。
中日足球職業化前后腳,但日本是真職業化,我們是“職業劃”,劃大餅的劃。以前我們還能贏日本,現在日本和我們踢,每個日本球員都瞬間感覺自己是梅西。我們自是沒戲。
這么些年,很多人包括很多職業足球人都在分析原因,普遍的共識是中國的足球人口太少——踢球的人很少,怎么可能有好的足球。
這個原因起初我也很認同,后來我發現完全不是這回事。
我覺得根源在于我們的足球體系和足球環境。當一個體系是腐朽的,一個環境是陳舊的,有多少足球人口進來都會染的磨黑,梅西的苗子來了也踢不出來。
網球出了李娜、鄭欽文,我斷定還會出來更多頂尖選手。為什么?因為她們進入到并得益于真正職業化的體系,是在完全按照網球的內在規律訓練、比賽。網球這套體系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全球化。每一個運動員都有一個非常職業的教練團隊,只要這個運動員本身有潛力,就極有可能成長起來。這時候,人口的優勢才是優勢,這個優勢才得以顯現。換句話說,只要你有一定的天賦,進入到一個非常嚴謹的體系里就會被發掘真正的實力。相反,即使有最多的具有天賦的人口,也照樣會被吞噬在黑洞中。
舉例來說。如果中國乒乓球也像網球一樣對外輸出,世界各國瞬間就會涌現出很多乒乓球高手。這就是完備體系和尊重運動本身規律的體現。
所以,別再在中國足球人口太少的層面上討論了,不搭建干凈的崇尚足球規律的平臺,多少足球人口也屁用不頂。
這很像我們的股市。我們其實并不缺優質上市公司,哪怕少一些。我們真正缺的,是優質的股市環境。蠅營狗茍的人和事太多,環境搞得烏煙瘴氣,中小股民像韭菜一樣被肆無忌憚收割,哪怕有世界上最多的優質上市公司又能怎樣,一樣會被無情抽打。
因此,一言以蔽之,不是我們踢不好足球,而是我們搞不干凈足球環境。
你看看國家隊干的那些齷齪事,收個千八百萬就可以讓踢的不入流的球員進入國家隊,為了保級去買通對方球員假踢。人們都罵李鐵,罵涉事的足協官員,但少有人問一句:他們為什么敢?
我有一個朋友,各方面都特別優秀,人也很正。我們研究生畢業就參加工作了,她讀了個博士然后到了地方,一路也算很順,后來還是進去了。雖然判的刑期不長,但本來可見的非常美好的人生就這么廢掉了。有一次喝多了我當著一桌人問她為什么,是不貪不行嗎?她很委屈地說,不是,是放手抬手的事就能有大錢,誘惑那么大,靠自個兒管自個兒不容易啊……
我是晚參君,0:7,國足被日本人踢成了篩子,其實在成為篩子之前,早就哪都漏風了。
晚安吧各位朋友,像我們70后這代人,想看到中國男足揚眉吐氣,估計這輩子,難。
所以,與其關心國足何時春暖花開,倒不如關心下糧食和蔬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