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史論》
作者:屈向東 著
ISBN:978-7-5764-1592-6
定價:45元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4年7月
作者簡介
屈向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產業發展和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講師,北京產權交易所專家、江蘇體育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美國圣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法學碩士(L.L.M.)、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曾在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工作近七年,期間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并借調最高人民法院應用法學研究所工作,在《現代法學》《中國出版》《理論探索》《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判解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數篇,出版《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研究》(專著),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法律與科技、法律經濟學等。
內容簡介
在歷史的長河中,晚清時期是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一個階段。而《晚清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史論》這本書,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段鮮為人知卻又至關重要的歷史篇章。
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深入的研究視角,對晚清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梳理。作者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檔案資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復雜而又充滿變化的歷史畫面。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晚清時期,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知識產權的概念逐漸傳入中國。當時的社會各界對于知識產權的認識和態度經歷了從陌生到逐漸接受的過程。作者深入分析了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對知識產權制度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讓我們深刻理解到制度的變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不僅如此,本書還對晚清時期知識產權制度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包括著作權制度、專利制度和商標制度。通過對這些制度的起源、發展和實踐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在起步階段所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以及當時的人們為推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所做出的努力。
無論是對于歷史學者、法律工作者,還是對知識產權領域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晚清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史論》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和寶貴的研究資料,更讓我們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汲取智慧,為當今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前言(節選)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欲研究當代中國法律制度之本質與特性,就不能不考慮其制度生長史。就這一點而言,中國知識產權法概莫能外。了解中國當代知識產權法之特征,就不得不提及其過往,其起源與發展。就制度起源而言,一般認為,“制度的起源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如果人類長期經驗形成的傳統被足夠多的人所采用,就會被人們自發地執行并模仿,變成共同體的通行規則而得以長期保持,不能滿足人類欲望的安排就會被拋棄,另一種是制度因設計而產生,體現在法規和條例之中,由凌駕于社會之上的權威機構(如政府)來正式執行”。以此理論觀之,中國知識產權法似乎“人為設計”特征更為突出。無怪乎有學者就清末著作權法制定提出,“迄今為止,沒有歷史證據證明有自然法上的理由促成了這部法律的形成。相反,許多證據表明,這部法律是一部在緊迫的政治改革壓力背景下制定的制定法,其立法動因完全是在于功利主義的因素”。實際上不僅著作權法如此,該論述亦可直接套用于專利法或者商標法之起源。
目 錄
上篇 著作權法
第一章 中國著作權保護的古代萌芽 4
第一節 古代版權保護史的分期問題 5
第二節 宋代的版權保護活動 9
第三節 明清的版權保護活動 15
第四節 版權保護的古代起源爭論 19
第二章 中國版權法的近代起源 21
第一節 “開啟民智”:建立版權制度的功利主義目的 22
第二節 “各國公例”:中外商約談判中引入版權保護規則 26
第三節“請為嚴究”:權利人的維權訴求日漸高漲 32
第三章 《大清著作權律》的制定過程與規范內容 47
第一節 立法討論 47
第二節 立法程序 52
第三節《大清著作權律》的文本與釋義 55
第四章 《大清著作權律》的短暫適用 89
第一節 著作權呈報登記 90
第二節 著作權行政執法 94
第三節 著作權司法保護 96
中篇 專利法
第一章 中國技術價值之古代討論 104
第二章 中國專利法的近代起源 116
第一節 “專利”“巧”概念之古代含義 116
第二節 專利保護必要性的討論 120
第三節 關于中外商約談判中的專利條款及其爭議 141
第三章 清末專利法規的制定過程與規范內容 149
第一節 立法程序 150
第二節 清末專利法規的文本與釋義 157
第四章 清末專利法規的法律適用 172
第一節 “近代第一項專利”之再辨析 172
第二節 《商部咨各省呈請專利辦法文》:第一份執法工作報告 176
第三節 專利授予與保護 180
下篇 商標法
第一章 商業標識的古代萌芽 198
第一節 古代商標的概念澄清 199
第二節 我國商標的古代演進 203
第三節 清代中前期:商業標記假冒案例 222
第二章 中國商標法的近代起源 227
第一節 鴉片戰爭之前的維權活動 227
第二節 鴉片戰爭后關于商標制度之探索 232
第三節 新因素:華洋商標糾紛 239
第四節 中外商約談判中的商標條款 244
第三章 近代商標法的制定過程與規范內容 257
第一節 立法過程 257
第二節 《商標注冊試辦章程》的文本與釋義 262
第四章 清末商標法規的法律適用 279
第一節 海關掛號制度之適用 280
第二節 商部商標備案制度之適用 282
第三節 傳統保護方式仍在一定范圍內適用 284
第四節 部分洋商通過外交渠道向清政府施壓,以實現特權保護289
目錄可上下滑動查看
內容來源:第四編輯部
編校排版:信息中心
審核簽發:社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