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多講電視劇《亮劍》,因為講多了終會遭到反駁。
一些人說,這是中國目前拍過的最好的抗日劇,比《雷霆戰將》《抗日奇俠》《向著炮火前進》等雷人神劇好多了。
另外一些人表示不服。
所以要真多講了,肯定會被人這么說:“你要那么能,你就去拍一部出來,不要外行人說內行事!”
這一次再講到《亮劍》,是真的有些難受才講的,是時隔20年后再看的觀后感,要不說出來,還真的相當難受。
說實話,《亮劍》拍得不算太好,軍事上漏洞百出,政治上莫名其妙。
具體表現在哪呢?且往下看。
情景一:打仗時,獨立團團長李云龍經常不聽上級指令,帶著士兵到處亂沖。
這要換到真實戰場,是絕對不可以的。八路軍的作戰紀律相當嚴格,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例,其第一條就規定:一切行動聽指揮。
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外,還有其他的規定,比如,統一指揮、協同配合。
李云龍動不動就沖,單打獨斗,這怎么行呢?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就算他們團取得了局部的勝利,也可能會影響到整體的局勢,給兄弟部隊帶來損失,甚至讓整個戰局失利,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別不服氣。
整個抗戰期間,八路軍最常用的是麻雀戰、跳島戰、翻邊戰、鉗形攻勢、蘑菇戰等戰術,無一不講求統一指揮、協同作戰。在這些戰斗中,哪怕由于環節出現問題,影響戰果,甚至失敗。
當然,八路軍也常使用游擊戰和伏擊戰,講究的是一個措手不及,李云龍的打法也有些合理之處,但不合理之處更多。
情景二:李云龍經常以少勝多。
抗戰時,八路軍不乏以少勝多的案例,但很多情況下打的是人海戰術、群眾與軍隊配合。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日軍不僅裝備精良,軍人素質也很高,經過系統訓練,而抗日戰士們大多是底層子弟,根本沒有經過訓練,手上也沒有趁手的武器,有的拿著大刀就上戰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多的是三四個戰士圍著一個日軍打。
比如華北戰場的一次戰斗中,面對一個日本落單士兵,十幾個中國男人才能將他制服。
情景三:李云龍動不動就打罵士兵,而政委趙剛卻不怎么制止。
這很明顯是不符合事實的。八路軍有紀律要求,官兵一致,互相平等,長官不得毆打和辱罵士兵。
在教育士兵方面,更多的是政委的職責,趙剛不說話,純是為了戲劇效果,以突出李云龍的個性。
情景四:政委趙剛的話語權,沒有團長李云龍的重。
這很不符合八路軍的軍隊制度。八路軍實行的是“軍隊雙重領導”制度,軍隊長官要聽黨的話,而黨在軍隊中的代表一般是政委,這就確保了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
以一個團為例,團長負責部隊的作戰和士兵訓練,團長一般是黨員,政委是團里的最高領導,所以在做決策時,團長必須要聽政委的話。
無論如何,電視劇就是拿來娛樂的,太過較真了不好。
所以,《亮劍》雖然有各種漏洞,但是不可否認,這還真是一部好看的電視劇,深受觀眾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