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了篇文章【生完娃“媽感”很重,我發現,“不顯老”的媽媽多半有這4個特征】,關于“去媽感”這件事,每個生過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留言區里大家討論激烈。
文中我是從4個角度分析了:“不顯老”媽媽的特征,分別是心態、家庭、堅持鍛煉和有自己的事業或興趣。但評論區卻呈現了一邊倒的狀態。
網友A:心態好的都不是自己帶的吧!
網友B:原因只有一個【有錢】。
網友C:辣媽都是錢養成的。
大家都認為【錢】是“去媽感”利器,今天我們就繼續探討一下:去媽感只要有錢就夠了嗎?
都說帶娃催人老。
為啥呢!因為帶娃需要熬夜,需要操心。
問問自己或者身邊自己帶娃的媽媽,生娃后,多久沒有睡一個整覺了。
每熬一次夜,臉上的疲憊感就會多一分,長期熬夜,臉上的膠原蛋白得流失多少?
當媽后有娃后,花錢更是如流水,紙尿褲、奶粉、幼兒園學費……大多數普通人都活在養家糊口的掙扎中,房貸、車貸、教育三座大山就壓的當代年輕人喘不過氣。
有錢的生活質量和沒錢的生活狀態,大相徑庭。
當你在埋怨婆婆為什么不幫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有錢直接請金牌月嫂,優質保姆,根本不在乎婆婆會不會幫忙。
如果有錢,煮飯可以請保姆,帶娃可以請月嫂,輔導作業可以請家庭教師,媽媽就負責帶著孩子拍拍照,在朋友圈曬曬娃……
不得不承認的就是,大多數時候,錢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很多麻煩,錢是改變生活的重要工具,就連人的脾氣都是。
但又不得不承認的是,有錢可以去掉身上一部分“媽味”,但不是全部!!!
媽味表面上是體現在外表上,形體上,媽媽臀、媽媽背、素面朝天的憔悴面容,不加修飾甚至帶點奶漬的T恤和拖鞋……
向內延伸是對旁人不自覺的嘮叨,缺乏邊界感“都是為了你好”的言論,越來越八卦喜歡入侵別人隱私的油膩……
如果有錢但不去運動,再多的錢也不能直接讓身材自己恢復,依然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達成;
如果有錢卻不注意形象,再貴的衣服也穿不出氣質;
如果有錢但不規律作息,即使沒有娃,也是熬夜打牌各種傷害身體;
有錢也不一定能經營好夫妻關系或是婆媳關系;
有錢更不一定有好的親子關系和好的家庭教育。
有錢后會有有錢的煩惱。
從心理學角度,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解釋:
沒錢的時候,我們的需求是生存,是安全,這個時候錢的多少對我們生活的幸福感影響很大。
但當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就會需要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愛與歸屬感,自我實現等。
很多家庭關系的矛盾就在于,沒錢的時候想要錢,有錢后想要陪伴。我們并不是擁有了別人羨慕
的生活或財富就會幸福。
都說知足常樂,幸福其實和心態有關。
就好像在別人眼里你可能過得很幸福了,但你對自己的現狀并不滿足,覺得老公可以再體貼點,家庭收入可以再多一點,依然“媽感十足”,感受不到幸福。
喜歡自己,比別人眼里的成功,會讓你更幸福!好的心態和成長思維不管在有錢或是沒錢的時候,都非常重要。
富人和窮人差距的從來不止錢本身,更多的是心態和思維。
去媽感也沒那么簡單,哪怕你天生麗質、自我要求極高,經濟好,隊友給力,孩子爭氣……你依然會不自覺被這個“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小生命改變。
人生的旅途注定是酸甜苦辣的,媽感也不該成為當媽后的精神負擔。
或許我們暫時不完美,但那也是真實的自己,我們會體驗生活的小確幸,也會經歷不幸。
但是要相信只要有好的心態和成長的思維,錢會有,身材會慢慢恢復,孩子也會身心健康的成長,當我們越接近真實和滿意的自己,就會越來越幸福,身上的“媽感”也會消失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