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甘肅天水市聯合調查組發布關于天水市麥積區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
經偵查,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喪心病狂!無論是出于常識判斷,還是外包裝明確標識,彩繪顏料都不可食用。
而就是這樣的彩繪顏料,竟被做進了孩子的面點當中,顏色"鮮艷"的小點心,成了毒害孩子們的毒點心,致使孩子們鉛中毒。
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該幼兒園251人中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重金屬傷害著幼兒的脆弱身體。
作為幼兒園從業者,本該對孩子入口的東西慎之又慎、嚴格把關,反而層層失守,如此嚴重的后果,令人錯愕、震驚、痛心。
校園食品安全,向來社會關注度極高。涉及到幼兒園更是如此,不僅因為孩子牽連著無數家庭,還因為未成年群體的特殊性。
相比成年人,孩子本就是弱勢的一方,幼兒又是弱者中的弱者。幼兒不具備成熟的鑒別能力,也沒有選擇食品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人在餐食上動了手腳,孩子受傷害板上釘釘。
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幼兒的生命健康,如此惡劣的行徑,必須嚴懲不貸。
目前,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這起發生在幼兒園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的漏洞。憂心忡忡的家長還拋出了眾多待解的疑問:配餐使用顏料從何時開始,這些顏料怎能繞過采購監管進入廚房,日常食品留樣檢測卻沒發現問題?
在甘肅天水幼兒園的鉛中毒事件中,"毒點心"一步步走上孩子的餐桌,似乎并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更加令人細思極恐。
大眾質疑的方向把問題指向了更深層,比如招標是否公開透明、相關程序是否規范、企業經營資質是否健全等。
校園食品安全為何屢屢失守,家長們抱怨校園餐"吃不好""吃不飽""價格貴"屢屢出現,恐怕不能孤立地當作個案看待,其中有哪些共性的問題,又存在哪些特殊性因素,都是應當認真探討的。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是全社會的責任。無論是陪餐制的建立完善,還是教育、市場監管部門需對幼兒園食堂實行"飛行檢查"常態化,都是要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之下,從園長到投資人到后廚人員置若罔聞,監管不嚴讓"有心人"鉆漏洞,處罰不重更是讓一些人心存僥幸。
因此,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勢必要加大違法成本,讓違法者付出痛不欲生的代價,才能真正起到高壓震懾的作用。同時還要探索食品安全連帶責任,對涉事機構投資人、上級管理部門疏于履職者一并追責。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