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邏輯上講,城市其實就是工廠。
沒有工廠,便沒有就業和生產,也沒有經濟增長和稅收,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也都是以工廠為依托的。建廠屬于實體經濟發展范疇,是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增進社會福祉的重要路徑。
深汕特別合作區起源于產業轉移工業園,也可以說是起源于工廠。工業本身就是深汕的強大基因,深汕也就是一個大工廠。
與時代同向,與發展同振。產業是城市的脊梁。合作區靠“工廠”這個法寶走過昨天,也必然要靠“工廠”成就今天、走向未來。全力建廠,是理所當然、勢所必然。
(一)
談一個地方發展,往往需要先摸清家底,看區位怎樣、條件優劣、資源幾何,以此謀定發展思路。
當初,合作區的選址原因出于多方面考慮。首先,?鵝埠、?小漠、?赤石和?鲘門這4個鎮的土地面積較大,可以為深圳提供更多的土地空間資源,滿足其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經濟發展需求。第二,居民數量相對較少,可以減少人口遷移和土地征用方面的問題。第三,距離深圳市區較近,方便深圳的交通和物流運輸,利于特區的輻射范圍擴展。
具體到建廠這一命題,合作區顯現出獨特優勢和特色,前景廣闊、潛力無限,鋪就通向產業新城之路。
擁有建廠的區位優勢。區位比較優勢,是投資辦廠的第一吸引力。合作區地處珠三角核心區和沿海經濟帶的連接點,是珠三角通往粵東的橋頭堡、深港向東拓展輻射的戰略支點?;浉郯拇鬄硡^地理,讓這片區域成為其東部門戶。蓮花山脈從這里入海,海岸線長69.8公里。深汕的區位,不僅可以降低工廠的運營成本,而且有利于工廠長期發展、提升競爭力。這也是建廠至關重要的寶貴財富。
擁有建廠的交通優勢。交通基礎設施對建造工廠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作用??v觀世界歷史,從古絲綢之路到大航海時代,再到現代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交通運輸促進了制造業的生產和流通,提高了制造業的效率和競爭力,也推動了工廠的建設發展。合作區東西貫通、陸海聯動的外聯內暢立體大交通網越織越密,綜合交通樞紐加速成型。廣汕高鐵開通運營,深汕高鐵、深汕樞紐計劃2027年全面建成。深汕西高速公路實現合作區與汕尾30分鐘、與深圳市區90分鐘快速互達。轄區市政道路規劃127條(段)里程260.06公里,次干路等級以上市政道路通車已達116公里。深水良港小漠國際物流港一期2個10萬噸級泊位和1個5萬噸級泊位運行良好,二期還將新建2個7萬噸級泊位,已開通6條滾裝外貿航線。這些交通優勢,讓深汕躍升為投資辦廠的新高地。
擁有建廠的空間優勢。土地空間是辦廠的核心要素,選擇合適的土地是建造工廠的第一步。合作區具備強大的土地空間優勢,陸域面積468.3平方公里,接近深圳面積的1/4,可以作為深圳甚至整個粵東堅實的產業轉移承接地。已累計收儲土地43.36平方公里,完成土地供應14.76平方公里,以連片平方公里級優質產業用地承載重大項目。土地活起來、廠房立起來、機器轉起來,成為合作區大開發的鮮明標識。
合作區是在農漁四鎮建設一座全新城市,當然,還有規劃設計優勢、良好資源優勢、多重政策優勢等,這一系列優勢支撐,得天時、得地利、得人和,全力建廠,得天獨厚。
(二)
先進制造業是深汕立區之本、強區之路。
2022年初,隨著比亞迪二期項目的簽約開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王延奎就創造性地提出了“全力建廠、快速強鏈、高效建城”的發展模式。
省委省政府賦予合作區“深圳產業轉移承載地、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目的地和粵東高質量發展孵化器”目標任務,市委市政府要把合作區加快全域建設成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這些宏偉藍圖,唯有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方能抵達終點。對于“平地起高樓、荒坡建工廠”的深汕來說,“全力建廠”就是奔赴成功之門最直接的途徑。
好的項目來深汕,一定有空間可落,一定有政策可支持。
合作區最大的工廠當數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也是深圳規模最大的“巨型工廠”。比亞迪一期位于鵝埠鎮,連片占地面積約95萬平方米,主要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該園區建有16棟廠房和167條生產線,2023年底投產,2024年6月滿產,預計100億元年產值,提供超過1.8萬個工作崗位?。比亞迪二期位于小漠鎮,規劃用地面積約400萬平方米,主要生產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廠房14.85萬平方米,此外還有宿舍43635平方米和商業2萬平方米?,可提供3.6萬個工作崗位。項目二期西地塊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基地實現單班達產,日產量750輛。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小漠工廠的整車制造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僅沖壓工廠就占地14萬平方米、有大中型自動化生產線19條,焊裝工廠一期建有3棟廠房,總占地21.8萬平方米,共投入機器人1740臺,自動化率超過87%,每58秒就下線一臺白車身總成,最高可實現年產能40萬臺。
合作區首個示范性優質產業集聚平臺——時尚品牌產業園于2019年9月27日開園,占地9.2萬平方米,建筑23.9萬平方米,另配套建設展示中心約1.5萬平方米。園區分為生產、研發辦公、生活配套三大功能區域,重點引進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產業。那里有廠房10.5萬平方米,入駐生產型企業6家,是合作區工廠集中的示范園區。
建造工廠,風景獨好。還有盛騰科技、易能、虹菱、瑞和、興舞等一批工業園均入駐著生產型企業,都是合作區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工廠。深汕工業互聯網、南山智造等一批在建或即將全面建成產業園,既有已入駐企業,也有相關聯企業正在紛紛洽談入駐事項。深汕智造城、深汕灣先進制造集聚區,比比皆工廠,處處見車間。
建廠發展工業,是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一以貫之的中心工作。以恒心大抓工業、以匠心大干工業、以雄心大興工業,凝結成深汕人“以產興城”的初心使命。目前,合作區已引進產業項目總投資近1000億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3000億元。
東風浩蕩好揚帆。全力建廠的深汕,向上、向前、向好。
(三)
奮勇爭先煥新章,齊心協力辟新天。
全力建廠,大有可為。今天的深汕,各開發片區機械轟鳴、塔吊高聳,建設場面熱辣滾燙,一棟棟現代化、標準式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新工廠投產運營,呈現出倍增提級跨越發展的勃勃生機。
歷史坐標,鐫刻的永遠都是奮斗腳步。題定綱成,乘勢而進。全力建廠是一項綜合性工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的過程。
全力建廠要更加注重規劃引領作用。要學習運用好深圳城市設計經驗,根據新城開發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不同的規劃對策。要緊扣新風口、新賽道脈搏,更好發揮規劃引導產業項目落地、統籌產業發展空間的戰略引領作用,開展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的規劃布局。要因地制宜推進工業標準廠房的建設和利用,引導同類行業和產業鏈上中下游相對集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力建廠要更加注重有利于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是比亞迪布局國內各大生產基地中唯一實現“廠港聯動”、重點面向海外市場的超級大工廠。龍頭引領,集群發展。要圍繞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以新型儲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為輔的“一主三輔”產業體系,通過政府籌建、企業自建、招商參建等模式,構建“一主三輔”工廠格局。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任務、第一推動力,加速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工廠,實現“裝機即生產”、“以房招商”承載條件。
全力建廠要更加注重完善服務機制。工廠建起來,進駐企業多起來。服務機制順不順,成為掣肘工廠發展質量的關鍵。要不斷構建與深圳市區同城同質同效的服務環境,進一步落實“盯-督-問”閉環、紅燈呈報制、首問責任制等工作機制,用足用好助企紓困優惠政策,及時解決建廠過程中存在的行政審批、用地保障、征地拆遷、項目融資等問題。要深化改革創新,積極為工廠尋突破、為深汕謀發展、為深圳試制度。
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擔當是最飽滿的精氣神。
當前,合作區正處于全域建設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的攻堅期,奮力打造現代化產業新城的關鍵期,建設好、發展好每一個深汕工廠至關重要。特區帶老區、先富幫后富,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發展工業。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百姓富。“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只要深汕人聚焦聚力“一主三輔”產業,搶抓機遇、迎風而上,以一個個工廠的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造血能力,就一定能夠做實做強東部板塊高質量發展戰略引擎。
全力建廠,潮涌深汕。使命感激勵人心,責任感鼓舞斗志,緊迫感催人奮進。
撰稿/深汕老城
敬請關注《重磅!深汕三論②:快速強鏈論》
(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背景資料來源于官方主流媒體)
我家深汕 | 新媒體
歡迎在下面【留言區】發表你的意見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歡迎訂閱我家深汕,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