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鏡哥。
| 你要寫中國男足,就不能只寫中國男足。
中國男足又輸了,很正常,沒有絲毫意外,贏了才是意外,所以一切看淡,不服再戰,無非是輸一場和兩場的問題。
說幾句心里話。
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都結束了,中國隊意料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給世人留下一個體育強國的印象。
但我們真的是體育強國嗎?雖然我們在奧運賽場頻繁摘金奪銀。
先講個鏡哥的感受。我家兒子今年喜歡上了足球,即便中考備考階段,每晚也抽出半個小時到樓下踢會兒球,這一點我是支持的,也是欣慰的。
我知道在足球上他不會有什么建樹,也不奢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學,世人皆知在河南考大學有多難,我只想他能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成長,再有個健康的身體,足矣。
孩子還算爭氣,考上了本地還算不錯的高中,我這個老父親多少算是松了口氣。
以前只是聽說現在的高中生很辛苦,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但只有當自己孩子進了高中校門,才知道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兒子經過兩周軍訓便開始了學習生活,每天早上不到6點起床,騎十幾分鐘電瓶車去學校吃早飯,然后就是一天漫長的學習之旅。
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除了中午兩小時的吃飯和午休時間外,一直學習到晚上10點才回家。
他哪里還有時間去鍛煉,去踢球?
也只有在每周兩節體育課上,孩子們才能在操場上揮灑汗水,找回他們這個年齡應有的快樂。
所以,即便舉國體制下我們可以到處摘金奪銀,但和我們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似乎并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每次看到國旗在世界賽場上冉冉升起,我是無比激動的,因為這是每一個中國人來自內心的自豪與熱血。
但即便我們捧回再多的金牌,也改變不了我們基礎體育設施不足,青少年訓練普遍欠缺的現狀,這種不足是體制性的,也是當下難以解決的。
我們在追求金牌的路上高歌猛進,資金投入可用巨量來形容,在全國數億家庭的傾囊相助下,供養出了幾十、上百個世界冠軍。
如果,我是說如果,拿出這些資金的1/3投入到國民基礎體育建設上來,用長遠的,歷史的眼光審視,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在各大主流競技項目上也會有光芒四射的明星。
然而,即便國家愿意加大體育基礎建設的投入,但在“高考決定命運”這一主流價值未改觀之前,中國要成為真正的體育強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甚至無路可走。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讓家長選擇孩子當運動員還是當學生,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后者,因為培養一個優秀運動員耗時費力,且未必就能成功。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現象,絕大多數人選擇當學生,只有極少數的孩子走上了體育之路,必然造成體育基礎人口奇缺。
另一方面,那些鳳毛麟角的專業體育生,即便靠天賦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少年時缺乏足夠的教育,尚未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便過早接觸社會,難免沾染一些不良風氣,養成不利自身發展的競技觀、人生觀。
其實何止是足球,世界主流運動項目中我們都缺乏足夠的青訓基礎,這種缺乏不僅來自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還有各運動項目的普及化嚴重不足。(除了乒乓球)
男足只是中國體育基礎建設不足的代表,只因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才備受我們關注而已。男足所暴露出的問題不僅是男足自身,而是整個國家體育發展現狀。
所以,在未解決體育基礎建設不足問題,在“高考決定命運”這一社會現狀未改觀之前,談什么中國男足崛起都是癡人說夢。
故而,管他男足輸了幾個球,所有的失敗早已注定。
PS/
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從未真正反思過,因為反思需要時間,需要沉靜,在這個金粉充斥的世界里,有幾個人,愿意為未來放棄既得利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