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暑假回老家走親戚,親戚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對每年回老家這事兒有了新的思考。
她說,十幾年來,你每年暑假都帶著孩子回老家住一段時間,有沒有人說你很有孝心?
暑假回老家跟孝心聯系在一起?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問題,相當于給我換了一個新視角來看待這件事。
最初每年暑假回老家的初衷,是希冀婆婆幫忙帶帶孩子。
懷上二胎沒多久,我就辭職,做了全職媽媽。老二出生后,我帶著孩子跟老公一起在廣州生活。
平時老大上幼兒園,我在家帶一個孩子沒問題。到了寒暑假,兩個半大不大的孩子一起,我有點兒吃不消。
我老公讓我回老家,有婆婆搭把手我會稍微輕松一點兒。
到了老二2歲左右,我老公跟婆婆提議,讓她到廣州來幫忙帶孩子,我去上班。
婆婆不肯,她直接跟我說,她的兩個孩子,都是她自己一手帶大的,沒人幫過忙。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帶,她不想帶孩子了。
那時候的心情怎么形容呢?就是你滿心歡喜,翹首以盼的時候,有人從頭頂給你澆了一桶冰水下來,渾身透心涼。
02
周圍年輕的媽媽們都是把孩子帶到一歲多,就把孩子放在老家,交給公公婆婆,自己出去打工。
我家的,讓婆婆跟我一起,她還不肯,她到底怎么想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她在家里也是種田而已,身體好好的,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情必須她去做。
我們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人家,我去上班,家里多一份收入,經濟條件肯定會好很多。
想不通也就不想了,我沒吵,也沒鬧,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心里始終憋著一口氣。
你不幫忙帶孩子是吧?那我一到寒暑假就回來,親孫女在眼皮子底下,你總不能完全袖手旁觀吧?
通常情況是,老大幼兒園前一天放假,可能第二天我就回老家了,最遲不超過第三天。
回老家最大的便利是,一天三頓飯不用我管,省去了買菜、做飯的家務。
村里有幾個同齡的小孩,可以一起玩。農村空間開闊,可玩的東西多一些,帶娃相對省心。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我娘家跟婆家距離比較近,開車也就20分鐘左右的車程。生活習慣,吃的方面都一樣。
我是怎么從心理上說服自己,在老公不在家的情況下,獨自在婆家待著的呢?
03
現在孩子小,正是需要人給自己搭把手的時候,自尊啦,臉面呀,這些東西對此時的我來說,不重要。
這個時候不讓他們幫忙,等孩子大了,他們要幫,我也不需要了。
等他們老了,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我能做到對他們視而不見嗎?不太可能。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我這個做兒媳婦的能做到視而不見,但我老公不能。這是他爸媽,他不可能不管。
不管是出力,還是出錢,都是夫妻共同的,都有我的一份功勞在里面,我為何不先享受一些便利和好處呢?
我不想到了公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我再來聲嘶力竭地為自己辯解,據理力爭。
試圖為自己找理由,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以得到周圍人的共情和理解。
孩子不幫忙帶,憑什么還要我照顧他們?不可能。
這句話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因為很多兒媳婦說過這話。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
到那個時候,周圍沒人會記得我曾經受過的委屈和不甘,包括我的孩子和老公。
他們只會說,人都這樣了,再講過去的那些事兒,有什么意義呢?時光不能倒流。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沒什么好講的。
04
我只能暗自咽下心里的不服氣,憋屈,該做的事兒,還是得去做。不想老公沒面子,不想女兒們看到這不堪的一面。
可能還有好事者會說一些閑話,這家的兒媳婦怎么怎么滴,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笑談。
我不想做這樣的人,不想成為別人的談資,不想讓我的女兒看到人性的陰暗面。期間的來回拉扯,整個人更是充滿了怨氣和戾氣,別人理解不了,也共情不了。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人是復雜的多面體,可這個陰暗面,不能由我這個當媽的當眾展示出來。
那樣,會給孩子做一個壞榜樣。
想到這些,我心里積攢的郁氣消散了不少。
所以,該享受的時候享受,該擔責的時候擔責,談論公婆的時候,不是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他們有他們的做法,我有我的想法,這并不沖突。
別忘了,在和公婆的較勁兒中,還有一個正大光明的旁觀者,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旁邊看著呢。
有沒有想過,孩子對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05
實事求是地說,每次回老家,婆婆雖然不怎么帶孩子,但對孩子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在生活方面,照顧得還算不錯。
沒跟公公婆婆慪氣,徹底斷絕來往,讓孩子們享受到了來自爺爺奶奶的疼愛。也讓她們明白,這個世界上,對她們最無私的愛,除了來自爸媽,還有爺爺奶奶。
也是這時候我發現了一點,公公婆婆想孫女在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待著,但又不想面對獨自帶娃的繁瑣。
人,是不是一個矛和盾的混合體?
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我們在老家待的時間越來越短。
口罩期間,我有一個春節和一個暑假沒回老家。
過年時,孩子們跟公公婆婆視頻,我掃了一眼鏡頭里公公婆婆花白的頭發。跟我老公說,你爸媽老了好多。
有那么一瞬間,我還有一丟丟的心酸,歲月不饒人,歲月真的不饒人。
沒回老家的那個暑假,后來,小姑子跟我說,他們回老家時,婆婆聊到孩子,聊著聊著就哭了,說是想孫女了。
那一刻,我有點兒百感交集。
06
一個老人想見孫女,這么一個簡單的愿望,我都不去滿足她嗎?
此后,不管回去待的時間長短,至少會回去露個面。讓孩子見見爺爺奶奶也好,還是讓公公婆婆見見孫女也罷,總之,都是那么一個意思。
我家老二今年10歲,每年暑假回老家像是成了我家的一個慣例。
從開始的賭氣成分,到慢慢釋懷,再到現在享受這個過程,這個變化是緩慢的,也是我不斷在修煉的。
我完全沒把它當成一份孝心來執行,也從來沒往這方面想過,一閃而過的念頭都不曾有過。
不知不覺中,竟然快10年了,真快啊。
雖然老家農村的人越來越少,孩子們的小伙伴只剩下零星的幾個,還得靠運氣才能碰著。但孩子們并沒有因此反感回老家,這也促成了我的樂此不憊。
你看,堅持做一件事,自己的想法跟別人看到的,出入竟然那么大。
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面。
沒關系,做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
請記住一點,別人都是你人生的過客,你才是你生命的主角。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