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我一向很保守,但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耐心看,仔細看,因為可能即將有大事要發生。
近期業內在瘋傳幾則新聞,我把它們挨個貼到下面:
9月6號,前央行行長易綱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 “中國現在應該把重點放在抵擋“縮預期”上。” 9月7號,住建委旗下的《中國房地產報》罕見地隔空喊話, 希望銀行讓利,可以出臺更多的貨幣政策支持房地產。 9月9號,北大國發院院長黃益平提出, 國有資本投資應率先做出提振市場的氣勢。 9月11日,大摩電話會議內容強調, 當下已經意識到了縮預期的危害,政策的方向正在從供給側轉為需求側刺激。
這四個新聞,看起來好像沒什么關聯,但其實是從不同角度,對當下經濟運行提出了根本性的建議。而且跟決策團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關聯。
前幾天8月數據公布后,市場預期進一步拉低,如果按照目前的常規運營邏輯,今年5%的目標很可能會落空。
這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且很容易對市場信心出現進一步拉崩式打擊,所以5%,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那么接下來,一定會出現更有效的刺激。
但新一輪刺激,一定跟之前完全不同。
對此,大摩會議里講到三大觀點:
1、決策團隊對縮預期危害性的認識正在顯著加強,并開始嘗試打破原有的政策路徑依賴。 2、過去過度依賴投資和供給端政策的做法已不足以有效應對當前的縮預期挑戰。為此,他們開始更多地考慮通過強化和完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 3、團隊主力也在探討如何適當利用中央資產負債表,通過財政政策的靈活調整,來促進消費和緩解房地產庫存壓力。
大摩還是很中性的,對各國的趨勢判斷準確度非常高,當初口罩轉向,就是大摩電話會議報告的傳出。
那么這次如果大摩給出的三點信號成真,那將是重大的方向性變化。結合易綱、黃益平等人給出的建議,未來可能會推出一系列“真正有效”的刺激政策。
這些政策,將會為股市、樓市筑底,甚至反彈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政策?
答案就是刺激“供給側”轉刺激“需求側”,這個我要幫大家著重科普一下。
過去好幾輪經濟周期,只要出現問題,我們都是從供給側進行刺激的,比如09年后的四萬億計劃,大放水入市,企業拿到錢擴大生產,地方拿到錢搞大基建。
大基建讓這條產業鏈上的所有人致富,從而大舉投資地產,引發了全社會的買房運動,房地產帶動百業,又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賺到了大錢。
那時候需求旺盛,人們有錢了就會消費,企業利潤豐厚,從銀行拿到更多低息貸款大規模生產,企業多、人才少,人均收入從而直線上漲。
這樣的故事,看起來很遙遠,甚至有些淚目,但就發生在2019年之前的幾輪經濟周期中,還是常態性規律。
但為什么2019年以后不適用了?
答案是口罩三年+行業整頓+房價股價下跌,三者合力,損壞了居民資產負債表。
說白了,就是連續的天災人禍,導致人們實在沒錢了。
那么這時候,繼續再通過供給側刺激就徹底無效了。
放水給地方搞大基建,錢沒賺到,結果欠了一屁股債;借給企業鼓勵企業生產,但發現沒人消費了。
產品過剩導致各行各業內卷加重,進一步導致價格下跌,利潤大降。企業發現不對勁,開始拒絕借錢,從而導致貨幣在銀行空轉。
所以很多網友說,為啥天天鼓勵我消費,降低利率借錢讓我消費,但唯獨沒想到,我根本就沒錢了呢?
民間最簡單的訴求,卻因為路徑依賴,遲遲想不透而耽擱。
一味地刺激供給側,進一步導致居民負債表惡化,各項負債壓力加重了收縮螺旋,于是才有了我們現在這幅光景。
那么從供給側刺激轉需求側刺激,會有什么不同,或者說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和利好?
首先,大基建肯定要停了,其實9月初,六部門就聯合發表了申明:
嚴禁沒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礎建設資產違規舉債。
我特地在一文中,述明了原因,其實不僅僅是防止地方“以債謀發展”,更多也是對供給側刺激的反思與改變。
其次控制無效競爭和內卷競爭,主張資源重新匹配,讓國企掏錢讓利于民營和居民,這就是黃益平提出的國有資本投資應率先做出提振市場的氣勢。
同時推動企業出海競爭,今年是出海的大年,以BYD為首的新能源勢力在國外紛紛設廠投資,跨境電商四小龍也在積極配合輸出中國產能,這就是好的兆頭。
然后就是真正的想辦法讓利于民,修復資產負債表,給群眾預期。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發錢,但這條路徑可能不太容易走通,因為預期不行,即使發錢,人們都會清一色存起來,或者提前還房貸。
于是最近全國主要城市都開始通過“以舊換新”,廣發消費券,我前幾天給公司買了幾臺電腦,又換了冰箱,總共省了6千多,還是比較不錯的。
因為消費券,直接刺激貨幣流通,如果勢能起來了,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喚醒企業生產力,有了利潤就能反饋到收入。
但這還是不夠的。
日前提出的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又有了新的信號。
據最新小作文,一些銀行正在為利率調整做最后的準備,最快在9月底之前調降存量房貸利率。
為了加大力度減輕家庭的財務負擔,部分住房貸款的房主,可能立即享受高達50個基點的利率下降。
同時又傳出,我國最早將于9月下調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利率,以加快降低數百萬家庭的借貸成本,刺激消費。
這個事情已經連發三篇報道,全國主流媒體甚至官方媒體也在跟文強調,甚至下降的視點和幅度都清晰公布了,我相信是大概率事件了。
而且就在9月下旬,美聯儲要宣布降息信號,節奏基本都高度吻合了。
古人有句話叫做“窮則思變”,其實也是“否極泰來”的一種行為衍射。當年的改革開放、加入WTO、四萬億計劃等等,都是在實在過不下去了,才出現的重大改變。
不奢求未雨綢繆、高瞻遠矚,但能早一些在遭遇谷底危機時,先一步認識到、覺醒到,對老百姓絕對是莫大的福分。就看中秋節前后有沒有大禮包吧。
最后再多說幾句。
最近我又重修易經,發現當下的一切其實早已被圈定。
曾老曾預言過,2024年是“九紫離火運”,世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多數人都有一劫,所有造業都沒有未來。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所謂的事業干著干著就沒了。
但同時劫后余生,又有大造業,金龍年預示著與財富相關的黃金以及金屬行業將迎來新的繁榮,經濟將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景象。
離火運,從2024年開始,到2043年結束。為期20年的時間,象征著離火能量的巔峰爆發,必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能量財富,集中于“變”。
而在事業上,會淘汰一層不變的人,創新的事業會有未來,創新就是科技,這幾乎跟人工AI的到來相吻合。
離為火,內在的空虛就會有“虛火”,所以社會戾氣特別重,人們會普遍的焦慮、暴躁甚至抑郁。
所以我們要慎言慎行,如履薄冰,不要跟陌生人發生摩擦,也不要欺負弱者,不要炫耀財富和成就,很容易招惹是非,從而禍及自身。
同時全社會“缺德”會越來越重,人們會啟動自我反思程序,追求人文關懷,文化事業、教育產業、內容產業都會越來越火。
所以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不是偶然,并不是因為它是一款游戲,而是一種文化輸出,越來越多的人被文化所洗禮,感受文化,熱愛文化,來彌補心中的空缺,這又是相吻合的。
總之,有劫數也有機遇,要擁抱變化也要找到社會發現則方向,同時低調做人做事,未來在20年,把握住運勢,就會有不同的光景。
本文完,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日富一日研習社,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52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