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道中華”邊疆行特別活動——“曼行國道·219”活動組走進西藏林芝尼池拉康古秀寺。此次活動是國家民委2024年的重點文化傳播項目,由著名文化學者、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帶隊完成。
據悉,蒙曼老師一行抵達西藏林芝古秀寺,并分享了尼池拉康古秀寺“同心頌民族團結展覽館”中所收藏的道光年間文物《五臺山圣境全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五臺山圣境全圖》圖長162厘米,寬118厘米,是五臺山慈福寺喇嘛桑格阿麻格于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親手刻就的圖版。《五臺山圣境全圖》中,刻畫了五臺山清代的大小寺廟、叢林靜室60余處,帝王行宮3處,佛塔靈跡30余處。同時還展現了當時的村莊,繪制了康熙皇帝朝臺的盛況,并穿插了康熙尋父的民間傳說。真實地反映了五臺山佛教圣地僧俗人等的生活情景,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五臺山圣境全圖
據蒙曼老師介紹,在此之前僅聞國家圖書館與美國國會圖書館各收藏了一幅《五臺山圣境全圖》,沒想到古老的古秀寺也收藏了這張珍貴的畫卷。1930年,梁思成先生就是憑借敦煌壁畫上的五臺山圖找到了山西的佛光大寺。而尼池拉康古秀寺所收藏的這幅《五臺山圣境全圖》,上面還有漢、藏、蒙三種文字的題款,這代表著那個時代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尼池拉康古秀寺
尼池拉康古秀寺是古老的雍仲本教寺廟,坐落在林芝地區的尼池村。尼池在藏語中的意思是“神創的蓮花寶座”。林芝地名的由來,便是取自于“尼池”的諧音。這里是古象雄文化在西藏傳播的第一站。古秀寺中有一棵號稱萬年古柏的神樹,被稱為“世界第一柏”。在這里有很多關于神樹以及雍仲本教法脈傳承的傳說。
萬年古柏
古秀寺的住持活佛阿扎活佛,曾在北京大學進修宗教哲學系碩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進修宗教學博士,是西藏少有的幾位高學歷活佛。2014年《國家地理》雜志將他稱為“高學歷的本教布道者。”
阿扎活佛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古秀寺和阿扎活佛也迎來了新時代的使命。多年以來,阿扎活佛一直致力于傳播民族團結,促進漢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并打造了尼池拉康古秀寺“同心頌民族團結展覽館”,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漢藏兩個民族在歷史上文化融合、民族團結的歷史。
《五臺山圣境全圖》是尼池拉康古秀寺“同心頌民族團結展覽館”中一件重要的文物,它正是漢藏民族文化交融的見證。
“曼行國道”的古地圖專家任軼霏老師與古秀寺阿扎活佛于此次活動中建立聯系,計劃共同研究這件文物,這代表著新時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相信尼池拉康古秀寺會在中華民族一家親、攜手共圓中國夢的路上,留下藏族古老文化在今天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