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丹丹說過,比足球更揪心的是中國足球。而最近,足球圈卻發生了比國足踢比賽更揪心的事。
9月10日,中國足協發布處罰通報,多達44名球員被“終身禁足”。意外的是,多名球員公開叫屈。
其中有一位的經歷讓人扼腕,他是曾在中甲球隊效力、為4萬塊鋌而走險的楊文吉。
收四萬踢假球的背后
2022年4月,楊文吉加盟了一支中甲球隊,月薪1.2萬在業內看著平凡,但10萬/場的贏球獎金很香。只是沒想到,獎金、薪水總是被拖欠,就好比找到了一份底薪好獎金高的工作,結果工資停發了大半年,承諾的獎金也是一分都不給。
很多打工人不怕累,怕的是累死累活還掙不到錢,從當年4月踢到11月受賄收4萬元之前,7個月里頭,楊文吉只領到了3個月的工資。
剛出茅廬的年輕球員,遇到這事或許忍一忍,畢竟在職業聯賽,球員和俱樂部的利益高度捆綁,轉會還得俱樂部同意。
但楊文吉又趕上了媳婦生娃,一邊是家庭的壓力,另一邊俱樂部欠薪。內外交困之下,4萬塊的不義之財成了一家人的“必抓稻草”。
如果是不熟悉職業足球的朋友,可能覺著月薪1.2萬真遙遙領先了。然而,職業球員雖然收入風光,卻好景不長。
打工人不怕失業,怕的是失業以后再難以安身立命。同為打工人,楊文吉坦言,職業球員真正賺錢也就3-10年時間,萬一吃不了足球這碗飯,也不知道在什么行業還能有飯吃。
中甲聯賽雖然級別低,但俱樂部的底線更低。楊文吉早就看到欠薪在中甲很普遍:不是發幾個月欠幾個月,就是要球員放棄債權換來“離隊權”。
3月9日,2024賽季中甲聯賽在廣西平果開幕。
欠薪這事,足協沒有放任不管,他們通過準入制審核,引導俱樂部主動解決欠薪問題。可新賽季開幕前,俱樂部要球員們否認欠薪這回事,讓球員們在“補發兩個月薪水”與“被迫停賽停薪”當中二選一。
打工人遇見的一大惡心事,莫過于被“變相辭退”。中甲球員的處境,可比“變相辭退”更糟:理虧在先的俱樂部,總有辦法給球員使絆子,球員若想離隊,就得放棄討薪這件事。
欠薪中的球員,鋌而走險
看到楊文吉的控訴, 或許會有人覺得那是一面之辭。
但在前中甲球員、現任中甲黑龍江冰城助理教練朱曉剛眼中,楊文吉說出了大多數中甲球員的真實寫照,他本人曾為討薪花20萬請律師,結果和楊文吉一樣毫無下文。
球員時代,朱曉剛身穿6號球衣,是中甲大連阿爾濱俱樂部主力。
當楊文吉發完微博,他同樣被終身禁足的前隊友孫冬也爆出猛料,直言足協公布的122場假球基本都是欠薪所致。大多數球員都想好好踢球,要是能正常發工資,也不會冒這個險。
還有球員透露,自己18年-22年踢中甲踢了4年,都被欠薪12萬,球隊解散只給五千塊遣散費,要不是家人接濟,曾經的單場MVP,都很難挺過去。
楊文吉的經歷,絕非個案
不少職業球員在球場上都很拼命,然而拼命的代價,莫過于被突來的傷病報銷職業生涯。
在楊文吉發出聲明的翌日凌晨,前中甲球隊上海申鑫球員鄔江也曬出了工傷鑒定書以及離職補償確認書。
鄔江直言,他為俱樂部拼斷了腿,也認定了工傷,可醫療費康復費都得自己墊著,俱樂部那邊就開了張“無限期的欠條”,雖然老板的母公司和俱樂部公司都沒注銷,卻一直沒辦法要回血汗錢 。
除了中甲,中超球隊欠薪的事也不止一次上了新聞。
風光一時的“中超八冠王”廣州隊(原廣州恒大),哪怕拿了兩次亞冠冠軍,現狀也沒好到哪去:多名被欠薪的球員、教練發起投訴,仲裁金額在三千萬元以上。
哪怕是5年前,都很難想象廣州隊會靠直播帶貨維持生計,河北隊(原華夏幸福)會因球員討薪屢上熱搜。
中超球員尚且如此,更何況在低級別聯賽艱難謀生的普通人?
多數素材來自網絡,我們已盡可能追溯來源,但還是有部分無法考證,如原作者看到素材,請跟我們聯系
編輯:B老師
作者:小林
審閱:小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