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今天是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開考的日子,今天就聊點有關教師資格證的事。
一直以來,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穩定!大多數老師走上講臺的那一刻,就能一眼看到退休之前的日子!有不少人選擇當老師,就是被其職業穩定性所吸引,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教師職業太穩定,挑戰性不大,才不愿意當教師。總之,愛與不愛,都是因為“穩定”。
據教育部數據,我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22.9萬人次躍升至2023年的1265萬人次,報名人數翻了55倍,屢創新高。據相關資深專家透露,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大約在30%-40%,不足5成。教資筆試通過率不足5成,報名人數卻屢創新高,原因是什么?真相很扎心。
11年時間,教資報名人數翻了55倍!
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在2012年僅有22.9萬人,2016年,全國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為260萬人,2017年為310萬人,2018年激增至651萬人,2019年這個數據增長至880萬人,2020年升至990萬人,2021年為1144.2萬人,其中800萬報名者是非師范生。2023年,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為1265萬人次,是2012年的55倍。
據相關教育資深專家透露,教師資格證筆試通過率大約在30%-40%,而面試通過率則在70%左右。
按35%的筆試通過率和70%的面試通過率來計算,2020年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在240萬左右;2021年為280萬左右,因為沒有查詢到2022年的報考數據,姑且按280萬,2023年能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的人為310萬左右。
202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179萬人。根據估算,近四年,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已經超過1100萬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都有一本教師資格證。
“教資熱”背后的真相很扎心!
每個人都有夢想,大家都想要詩和遠方!但在現實面前,夢想不能當飯吃,先保證有口飯吃,是所有人首先要考慮的事。
于是,去TM的夢想,暫時先不考慮詩和遠方,讀完大學能找到工作才是王道,穩定就業成了無數普通家庭的第一選擇。
每個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是不是全部真心熱愛教育事業,立志以后當一名人民教師?有多少人是為了畢業后能“混口飯吃”?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2024年高考后,媒體報道的重點不再是狀元去了清華、北大等TOP學校,而是高分學生成績報考警官院校,免費師范生,公費農學生等。家長和學生越來越現實了,與其進了大學不停地內卷,不如一開始就一勞永逸,給孩子一個保障!填報志愿時“以始為終”體現得淋漓盡致。
數據顯示,2024年報考警校的考生中,600分以上的占比較去年增加了15%,而報考師范類院校的高分考生數量更是同比增長了20%。
高分考生黑壓壓一片涌向警校與師范!658的高分,報考警察學院,661分報考麗水學院定向師范。與此同時,多所985、211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有的院校甚至出現了往年難以想象的缺檔現象。
想當老師,必須有教師資格證,有教師資格證卻不一定非要當老師。對于不少大學生來說,先考個教師資格證,其實他們最鐘意的工作并非教師崗位,考個教師資格證只是備用而已。
與當教師崗位相比,更多大學生在熱衷于報考公務員崗位。數據顯示,公務員考試的壓力相對是比較大的,每個崗位平均的錄取率達到了68:1,也就是說,68個備考的人員中,只有一個能踏過獨木橋,進入到公務員的隊列中,90%的大學生無法真正地考上公務員。
于大學生群體來說,能考上公務員最好不過,如果考不上公務員,再選擇報考教師崗位,先有個穩定的工作再說,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他們還是會離開教師崗位的。
為了能多一個就業機會,不管畢業是否會當老師,先考一個教師資格證,因為有總比沒有強,萬一以后有用呢?很多大學生抱著這樣的態度報考了教師資格證。
教資筆試通過率不足5成,還有如此多的人報考教師資格證,其實并非全都是熱愛教育事業,想從事教育工作,只是出于當前就業環境所迫,無所謂熱愛,或許這才是“教資熱”背后的扎心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