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和民俗文化,某些角度來說,它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并不是刻意的要追求。而是表達起來順手一些?!?/p>
——阿澀
月光光,秀才郎。
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 ,種韭菜,
韭菜花,結親家。
親家門前一池塘,釣條鯉魚八尺長。
鯉魚尾,拿來嘗,鯉魚頭,大家嘗。
中身段,擺擺好,秀才拿來娶新娘。
月娘啊,月光光。
四下照,照四方。
阿媽講我名字呀:
小姑娘,你莫忘,蓮塘就是你故鄉。
月光光:一曲情思悠遠的客家童謠
《月亮月光光》改編自客家童謠《月光光》。月光光,在客家方言里是月色明亮、照徹四方的意思。說到客家童謠,要先說客家人??图胰耸俏覈鴿h民族的分支之一,是古代中國漢民族南遷移民的后裔。
我國古代先民,以北方的黃河流域為聚居中心。由于氣候變化、戰亂和災荒的影響,聚居于北方中原地區的漢族人,陸續進入南方各地區謀生定居。又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后期也有中原士人南來做官并居留傳承,中原漢族文化和嶺南土著文化逐漸融合,形成一脈具有豐富地域個性的漢族民系,在語言、風俗、建筑和居住等文化形態上都有獨特之處。
客家話是漢族客家民系的母語,在形成過程中融合了中原古漢語和南方方言的特點,不同地域又有差別,總體來說保留有古漢語語音,聲調豐富,念誦起來抑揚頓挫。
因此,現在能看到聽到的童謠《月光光》,其版本有數十種之多。緣由就在于移居各處的客家人,在“月光光”這一創作母題的基礎上,語言表達與自身所處的環境、生活方式等相結合,創生出屬于自己吟唱風格的個性童謠。
在這部圖畫書里,“月光光”的童謠母題和婚嫁儀式、中秋節的拜月風俗結合了起來?;榧奘侨松笫?,中秋節是全家團圓,于中國文化而言是雙喜臨門,自然要熱鬧非凡。
在童謠的節奏和旋律里,畫家的畫筆呈現出客家人臨水而居的蓮塘、鑼鼓喧天濟濟一堂的土樓圓寨、色彩鮮艷造型優美的門樓門墻、由客家女主人帶領的“敬月光”儀式、中秋節燒塔的儀式,以及天空中的云彩幻化出的客家藍染大襟衫等等,別具客家文化的地域和民俗風采。
而這個中秋節顯然和往年不一樣了,因為“敬月光”的儀式過后,迎娶女兒過門兒的秀才郎身騎白馬,帶著迎親的隊伍來到土樓圓寨之外。家中的女兒要出嫁了,阿媽只能幫著女兒梳洗打扮,一聲一聲交代,讓她不要忘記出生成長的蓮塘,蓮塘是故鄉的象征。
此時此刻,天上的月娘和地上的阿媽,兩者形象合二為一。在這場明亮月光下,客家人的中秋節和傳統婚嫁儀式,有親友同樂的喜悅,也有成長離別的悲傷,是一段人生的結束,也是新的人生歷程的開始。喜與悲,未來與過去,一體兩面,就這樣在人生中反復上演。
背景介紹
以上內容,來自繪本《月亮月光光》,客家童謠改編的圖畫書,出自獨立漫畫者,自由插畫師,手繪藝人阿澀老師之手。這個版本應該是兩首童謠的結合。前一部分是喜慶,后一部分是離舍,用一首童謠能把這么復雜的情緒表達出來。就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不是他第一次關于民俗主題的創作,他認為這一首具有地域特色的童謠背后,是關于文化歸屬的命題。他說,客家人是一個非常懷鄉的群體,在客家人的村寨里,常??吹矫繎羧思业拈T頭都有石頭刻著,來自于何處氏族的銘文。書中關于中秋燒塔就屬于客家文化的一面。
在創作客家人的童謠《月光光》之前,阿澀老師去了閩粵桂地旅行。偶然去到廣西桂林陽朔縣,那里有個名為十里畫廊的景點,蓮花盛開?!对铝猎鹿夤狻酚幸环N余味悠長的東方古典美,聽說還和他去過敦煌、借鑒和學習了壁畫技術有關。
“一瞬間,時空好像折返在了幾十年,是百越田地,刀耕火種,紛雜著一起涌來。不多時,霞光隱匿,月亮便升起來。那些山和水田都在夜里躺下了。后來這樣的景象便成了畫里的異鄉舊夢。”
作者簡介
阿 澀
阿澀,原名姚建江。浙江紹興諸暨人。七十年代人,小學教師。2008年開始創作漫畫插圖。2008年開始創作漫畫,為十余種雜志供稿,也為眾多書籍創作封面插圖。代表作有圖畫書《烏干菜白米飯》、《月亮月光光》插畫作品《聽聞》(阮義忠/著 阿澀/繪)等。
書籍介紹
傳統童謠的當代呈現,
讓童謠走進孩子的生活。
“敦煌壁畫式”的寫意繪畫手法,
鋪展嶺南山水、人文的美麗長卷。
《月亮月光光》
改編自中國客家童謠 / 阿澀 繪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魔法象童書館
《月亮月光光》改編自客家童謠《月光光》,展現了客家人結婚時的場景。特別的是,這場婚禮安排在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所以迎親儀式格外熱鬧。月亮升上天空,馬上就要出嫁的新娘和母親一道完成了隆重的拜月儀式。與此同時,新郎的迎親隊伍也敲敲打打、熱熱鬧鬧地來到新娘門前……拜月、迎親、送親、舉辦婚禮,每一個環節都展現了客家人獨有的民風民俗,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成長中的感傷和喜悅。
一首短短的傳統童謠,展現了客家人別具一格的傳統婚慶節慶習俗,孩子從中不僅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也能體會到人們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憧憬。
媒體評論
綢緞般的月光包裹著蓮塘、土樓和田野,一條碩大的紅鯉魚端上桌,一場歡喜的盛宴熱鬧了一夜,當馬蹄踩著月光遠去,留下一片無底的鄉愁。原本簡約樸素的童謠,經過畫家的詮釋,變得深情飽滿,令人動容。
——劉洵(知名圖畫書作家、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主)
內容編輯丨阿澀 西西
版式編輯丨西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