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茶百道在韓國陸續開了幾家門店,給人感覺都挺大氣的。
但這種“大氣”,跟面積大小無關,而是整個門店視覺呈現的一種感官。
比如外擺顯眼的廣告立牌,比如明朗干凈、一眼可看清內飾的玻璃門,比如走近點單區奪人眼球的鮮果、鮮奶展示柜……
或許在國內,我們已然習慣這樣的茶飲門店設計,知曉這樣設計的優勢,但漂洋過海,將這一套設計邏輯完美呈現出來,的確與本地商鋪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甚至于不了解茶百道的本地人,會誤以為這是一家水果店,畢竟,那新鮮、嬌艷、成色美好的水果,太叫人胃口大開。
茶百道韓國店內展示區
特別是,大家都知道韓國的水果貴,關于茶百道水果茶中“鮮果的秘密”,更讓人好奇。
在小紅書上,茶百道韓國門店的經營者就發了一條視頻,向大家解答了,茶百道都用了哪些時令的鮮果來做鮮果茶:門店展示柜里的水果,都有一張水果名片,并寫明用它們做了哪些產品,以及鮮果的日期。
這些新鮮水果來自韓國本地,并且每天更換,有巨峰葡萄、芝芝玫瓏瓜等,正因此還有當地限定款。
如此目的,就是想要讓顧客知道,茶百道用的是最新鮮的水果來做高品質水果茶。
茶百道強調高品質鮮果和交朋友(圖源:小紅書)
要用常規思路來拆解的話,乍一看是用高品質鮮果在做“差異化”,但這只是表層。其背后的底層邏輯,是聆聽消費者的聲音。
在2024新鮮提案大會上,茶百道副總經理、品牌負責人易瑞在《一百道消費交友計劃》演講中,分享了茶百道對“做朋友”這件事的思考。
茶百道到底是誰的朋友?第一層,是消費者的朋友;第二層,是加盟伙伴的朋友;第三層,才能做到成為時間的朋友。
而愿意聆聽大家的聲音,才是大家將茶百道當成朋友的開端。
茶百道副總經理、品牌負責人易瑞在“2024新鮮提案大會”
于是,圍繞這一件事,茶百道將之拆解為3個方面:產品與場景,用戶與需求,拓新與促活。
如何解釋?
“產品與場景”,出發點是真正理解消費者。
首先是趨勢,比如新茶飲歷經了變革,在大健康背景下開始帶有“功能屬性”,消費者真的需要有提神、解乏、控糖等需求。
這些功能性的需求,對應的其實就是不同場景。比如:早上9點對應的是提神煥活的場景,這是還沒有被滿足的時段;下午2點,對應的是下午茶場景,這是目前主流的時間段;晚上7點之后,還有夜間助眠的場景等等。
拆解消費者一天的需求
這也就是茶百道解法,把全時段、全消費者、全營銷場景、用戶需求分成很多類,小眾型、甜品型、輕乳茶、小料型奶茶、純/冷萃茶、水果茶……它們總有一款能夠滿足到消費者。
也正是在這樣的方法論體系下,我們能看到茶百道2023年不論產品、聲量還是業績都較前一年顯著上升。
茶百道用實際行動驗證了,當產品創新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想想用戶、場景、包裝、價格,拆得更細,無論研發、產品、營銷、布局,都能找到機會點。
茶百道用產品與場景,去匹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滿足“用戶與需求”,茶百道有一套“1-9-90”體系。
對1%的用戶打造“用戶參與體系”。他們是幫助品牌高頻高傳播的、最忠誠的用戶,他們不屬于大部分人群,但有極強的價值表達。
而一個用戶驅動的品牌,需要讓這些消費者真正參與到品牌決策之中;品牌不只是傾聽他們的意見、評論、反饋,而是通過與他們面對面交流,來挖掘他們沒有被說出口的需求。
與9%的用戶共創。這些消費者不一定是品牌的忠實粉絲,但他們有表達欲與評論欲,比如茶飲隱藏菜單,這些來源于消費者第一直覺的需求與觀點,幫助品牌重新塑造價值。
用戶挖掘隱藏菜單,也是一種共創
關注90%購買者的體驗。門店,也就是線下體驗,是重要機會點。
茶百道在這方面劃分了多個場景,強化門店的觸點設計,比如服務標準體系、休憩體驗等等。對于真正的購買者,購買鏈路的每一個細節體驗,構成對于品牌感知的集合。
易瑞表示:“當一切都做的足夠好的時候,不代表你是一個好的品牌。體驗的短板,決定了品牌的高度。”這也是為何,茶百道如此重視線下門店的方方面面。
而通過“拓新與促活”的平衡把握,獲取生意的進步,也構成了普羅大眾在狹義層面上,對一個品牌的認可。
茶百道門店形象
梳理其方法論體系,不論是茶百道在國內不同片區的個性化呈現,還是在海外門店的本地化運營方式,核心都是“不斷了解、同理消費者,持續提供好產品、好體驗”。
而這,就是茶百道持續被消費者認可的最大秘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