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73歲的香港知名武打演員因食管癌去世,令不少影迷為此感到惋惜。據悉,該演員確診食道癌后雖然積極接受治療,但因為食道癌的復雜性和侵襲性導致病情極速惡化未能挽回生命。
《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相關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食管癌新發22.40萬例,死亡18.75萬例,分別占全部惡性腫瘤的4.64%和7.28%。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5.87/10萬和13.28/10萬,總體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我國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雖有所提高,但仍處于較低水平,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可顯著提高。
5個壞習慣,食管癌容易找上門
腫瘤的形成一般要經歷10-20年的積累,食管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 從內因看,遺傳因素、口腔病毒及細菌感染、免疫狀態低下等都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 從 外因來看,以下不良習慣也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
1、吸煙飲酒
吸煙、飲酒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食道。《食管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提到,對于食管鱗癌,吸煙者的發生率增加3~8倍,而飲酒者增加7~50倍。
2、吃得太燙
“趁熱吃”是國人的一大飲食特點。 早在2016年《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3、吃得太辣
過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從而出現黏膜炎癥,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4、吃得太糙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有好處,但前提是要吃對且適量,如果吃錯,則可能傷身。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中指出: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復的“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這也就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癌前病變。
5、愛吃腌菜
咸魚、臘腸、酸菜、腌蘿卜等各種腌制食物在多數人家的餐桌上都很常見,但這些腌制的食物中多數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也是導致食管癌的因素。
警惕食管癌的"蛛絲馬跡"
食管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其早期癥狀往往并不明顯,這使得及時發現和診斷變得尤為困難。
1、進行性吞咽困難
這是食管癌最常見且最具特征性的癥狀之一。患者可能會經歷從僅難以吞咽干硬食物,到逐漸連軟質食物也難以下咽的過程。隨著病情發展,甚至喝水也會變得困難。這種癥狀通常是由于腫瘤逐漸增大,阻塞了食管通道所致。
2、食管異物感
患者經常會感覺喉嚨里似乎有異物存在,這種感覺可能持續存在,并伴隨著咽部干燥發緊的不適感。這種癥狀可能是由于腫瘤刺激食管壁神經末梢引起的。
3、胸骨后不適
患者可能會在胸骨后方區域感受到疼痛、悶脹或在吞咽時出現疼痛。這些癥狀可能是由于腫瘤侵犯周圍組織或神經所引起的。
4、腹部不適
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腹部飽脹感,或在劍突下或上腹部區域感到疼痛。這些癥狀可能是由于腫瘤影響了食管下端或胃上端的功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任何一種癥狀持續存在超過一個月且沒有明顯改善,強烈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本文綜合自:
①2024.06.21衛生健康委員會《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
② 2024.09.15健康時報《武打演員徐少強因食管癌去世!很多食管癌是吃出來的,遠離5個習慣!》
③2024.09.17澎湃新聞《一代“大俠”隕落,警惕“吃”出來的癌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