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下豬下面條》實拍
兒童的勝利與狂歡——讀《下雨下豬下面條》
文/嚴曉馳 浙江農林大學教師
《下雨下豬下面條》是美國首位童詩桂冠詩人杰克·普魯斯基的代表作。他用106首詩歌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兒童幻想王國。我們在這些詩作中看到一種蓬勃而出的兒童精神。兒童詩歌區別于成人詩歌最顯要的特質乃在于童心的彰顯,其主要體現在對兒童階段性生命特征的表現,對兒童日常生活的描摹與再現,對兒童審美情操的陶冶與引導。
頑童的勝利
杰克·普魯斯基的詩歌首先表現出了一種“不正確”。在我們以往的詩作研習中,不難發現許多成人作者刻意打扮出來的兒童。他們是乖巧的,懂事的,間或偶爾淘氣一下,便會在作品中受到強烈的指責與懲罰,及至他們幡然醒悟,被納入到成年人建造的規則營地中,他們才算是真正實現了所謂的成長。
但杰克不同,他不再歌頌“乖孩子”和“好孩子”。甚至來說,他對“淘氣包”和“惹禍精”們有一種天然的贊揚和溫和的默許。他讓筆下的頑童們打破了成人設立的條約,讓他們敢于挑戰已有成規的社會。他們站起身來,撕碎了好孩子合約,展現了真正的頑童精神。最終,他們建立起了一個夸張的、顛倒的、亂七八糟而又有趣的平行世界。例如與書名同題的詩作《下雨下豬下面條》就非常直觀地展現出了頑童視角中顛三倒四而又趣味無窮的畫面。
下雨下豬下面條,
瓢潑的青蛙和高帽,
雛菊伴著卷毛狗,
香蕉、掃帚和貓貓。
這場混亂的夾雜著動物、蔬菜、鋼镚以及玩具的“大雨”,是一場沖刷在成人世界的孩童式的大雨,是一場帶來兒童精神革新的大雨。
這種孩童式的大勝利還表現在無厘頭的幽默上。文中的幽默是猝不及防和天馬行空的,是難以捉摸和充滿挑戰的。《小雞俱樂部》中優秀的俱樂部成員是一群聲名顯赫的雞寶寶。
我們緊緊張張,跌跌撞撞,
怕這怕那,
竟然嚇得開始打鳴,
還長出了一對雞翅膀。
這雙“雞翅膀”看似來得猝不及防,然則在讀者的意料之中。
頑童精神的勝利實際上是兒童本位思想的復演。我們看到謝爾·希爾弗斯坦的詩作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位創作者在詩作的構思中或多或少都融合了音樂的思想,旋律、節奏和意象彼此沖撞,搭建起了一個美妙的想象空間。
- ② -
極致的幻想
據杰克自己說,他的詩作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寫孩子們關心的東西,那些動物、食物,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大人看來無關緊要,但在孩子心目中是最為要緊的。”他認同孩子們的感受,有讀者意識。在他那些看似毫無邏輯的想象當中,有著現實生活的根芽。這些根芽在于孩子們最本真最確切的日常生活。
兒童的思維有泛靈論的特質,他們有著原始人的思維。杰克所謂的夸張和天馬行空,實質上恰恰迎合了一種“兒童式的真實”。在孩子們心目中,萬物有靈,皆可言語。
杰克在詩歌中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將日常化的事物進行“改裝”,將物性邏輯進行變形,造就了極致的幻想。比如“怕冷的琪露塔在炎炎烈日下凍得牙齒直打顫,氣溫升到五十三,她干脆凍僵成了公園的大雕塑。”
《問》當中展現了孩童的好奇心和對世界的不規則想象。
熱狗要夯實人行道嗎?
雪地里的樹會發上旋球嗎?
高山想跨越時區嗎?
晨霧能不能長驅直入?
小馬應該顯擺它的搖椅嗎?
鴨子坐那兒能夠壓平褲子嗎?
奶牛可以流下開心的眼淚嗎?
茶壺會不會跳肚皮舞?
每個問題都將具體的事物擬人化了,在這過程中,展現了一個孩子對于周遭生活事物的細致觀察和傾心投入。
在夸張之外,杰克的幻想還充滿了懸念和反轉,這通常體現在詩歌的結尾上。《變成了胡蘿卜》中,前文認真細數了變成胡蘿卜的經歷,主人公的第一反應并非是突變了,而是為何變成了平時最不喜歡的蔬菜。這或許也是他變形的根源。變成胡蘿卜后的生活顯然十分無趣,身子顏色“黃不拉幾”,頭發卻又“綠得像草”,而最最糟糕的是結尾留下的懸念:
眼看這場禍事
就要變得更糟,
一只兔子湊了過來……
天!我還是先走為妙。
《養了一只虛擬雞》中,主人公認真描寫了擁有虛擬雞的豐富生活,喂虛擬飼料,清理虛擬便便,收獲虛擬雞蛋。結尾他在這種虛擬的生活中感到了乏味和無聊。這不正是當下網絡原住民一代青少年的電子養寵生活嗎?在這種虛擬復刻的電子生活中,人們看似投注了巨大的精力,但收獲到的只是虛擬而又微薄的情感回饋。主人公終于意識到了這場虛擬游戲的荒誕性,于是出現了這樣一個結尾:
別了,已作古的虛擬雞——
幸會,虛擬鴨寶寶。
這個反轉令人忍俊不禁。原來這個主人公告別了虛擬雞的飼養生活后,又重新投入到了下一段電子情感體驗中。
全文沒有一個字的道德說教和捆綁嘮叨。杰克用再自然不過的語氣告訴我們:虛擬電子游戲,實在是很誘人完全無法逃脫呀!
有時候這種反轉的結尾來自于真相的揭曉。其結果往往令人錯愕。
《抿了一口水》中,主人公越喝越渴,渴到難以自持,灌到全身撐裂。這導致了他“卡在門口進不了樓”,緊接著,杰克寫了一句:
于是我發誓
再也不把海綿吃。
于是我們恍然大悟,原來他口渴的原因是吃了一塊海綿。這種孩童式的幽默想象像是神來一筆。
- ③ -
形式的巧思
杰克的詩歌巧思不光建立在內容的幻想上,更建立在形式的創新上。
《在迷宮轉來轉去》(110頁)中設計了一整座迷宮來放置所有的文字,更有趣的是,當你走錯了迷宮的岔路時,岔路上的詩句剛好是“這是死胡同,我又得掉頭”,以及“啊!錯了,又是死胡同。”
《陷入死循環》(58頁)的詩句排列成了一個∞的形狀,這既象征著循環,也象征著無限。這些詩句首尾相接,剛好在內容上也陷入了無限的循環和重復中。“我已陷入死循環,真希望能停下來。一開始還挺新鮮,但我很快就疲憊。”這似乎也是在暗示我們,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有時候就存在著大量的重復和無聊。這種對于循環的厭倦似乎是在傳遞繁瑣無意義的勞作給人帶來的傷害。
《急轉彎》一詩中每一句都設計成一個“轉彎”,“有時候我會想要突然來個急轉彎。”字體排列時刻意從中間折斷一句話,前半句是從左向右排列,后半句則是從右向左排列。
《困在了海螺里》(131頁)字體設計成了海螺的螺旋狀,在環環旋轉中體會到海螺紋路的樣子,還能感受到對于人生的思考。這里又是一個關于循環和找尋出口的主題,結尾寫道:“你在幫我指方向?我實在走投無路……”這是文字已到達了海螺殼的終點,但這個鐘點似乎遙遙無期,永遠也無法結束。這或許是杰克對于生活的哲思吧。關于“海螺里沒法掉頭,擔心沒人找得著”,這未嘗不是行走在人生路上迷惘不確定的人的真實想法。
杰克還擅長使用文字游戲,比如一些雙關語帶來的誤會和趣味。《蝴蝶蝴蝶請告訴我》中,他戲謔地問道:“蝴蝶蝴蝶請告訴我,……為啥看不到一丁點的黃油?”把蝴蝶(butterfly)和黃油(butter)的含義連貫起來。《弟弟是個傻瓜蛋》中寫到弟弟是個傻瓜,“一聽說到了春季大掃除——連忙把床墊彈簧全拆完。”春季和彈簧的英文皆為“spring”。《后院甩賣》中,則是根據后院和碼的英文同為“yard”制造的笑料。這些奇妙的雙關用法在譯文中也得到了全部的保留和呈現。
- ④ -
狂歡的食物
段義孚在《制造寵物》中指出,“吃的字面意思以及比喻用法是我們希望吸納我們愛的東西。”杰克的詩作中出現了大量的食物意象,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泥沙俱下的寫。這些食物幾乎包藏在90%的詩作中,隨處可見。更為夸張的是,他不光寫兒童日常生活中喜愛的食物,更寫一些匪夷所思的食物。在他所構建的想象樂園中,似乎萬物皆可食用。
《造了一座香蕉橋》中,那只顫顫巍巍隨時要傾塌的香蕉橋,最終有了完美的修繕方案。
他們運來整庫的冰淇淋,
最新口味各種各樣,
還有那頂好頂好的
淡奶油和巧克力醬。
他們帶來成桶的核桃,
還有去核的櫻桃——
快快分享別耽誤,
這就要斷開的巨型香蕉橋蛋糕。
《華夫餅害我流鼻涕》中,所有有趣的好吃的食物都會帶來不幸。
意面害我打噴嚏,
煎餅害我想嘔吐。
披薩剛吃下肚,
得病不明來路。
最讓主人公憤憤不平的在于結尾:
最不公平的要數西藍花,
吃它啥事都沒有。
西藍花通常是孩子們最討厭的食物,因為它符合大人世界的健康準則,跟胡蘿卜一樣,總是為很多孩子們所拋棄。這個結尾不甘心中透露著喜感,對于所有“垃圾食品”,孩子們的態度與成人截然不同。杰克表面上讓零食們給孩子帶來了一些困擾和煩惱,實際上他也在暗中助長了想吃零食的念頭。這實在是一位深諳兒童心理的大頑童呀!
在《下雨下豬下面條》這部詩集中,杰克·普魯斯基不僅構筑了一個兒童精神勝利的慶典,還巧妙地編織了一場想象力的狂歡。他引領我們穿越到一個幻想與現實交織的世界,挑戰著成規的邊界,展現出一種無拘無束、純真爛漫的生命力。杰克的作品不僅僅是對兒童心理的細膩捕捉,更是對成人世界的一次溫柔提醒——提醒我們不要遺忘那份能夠從日常瑣碎中提煉樂趣,看到日常生活中的魔法。由此我們感受到了既荒誕又真實的童心童趣。它們邀請每一個讀者體驗返璞歸真的旅行。
【相關圖書】
(點擊圖片可跳轉購買鏈接)
《下雨下豬下面條》
[美] 杰克·普魯斯基 著
[美] 詹姆斯·史蒂文森 繪
陳小齊 劉曉晨 譯
《下雨下豬下面條》是一本充滿幽默、童趣和想象力的繪本詩集,好讀、好看,讓人笑翻,且令人難忘。
詩集包括《下雨下豬下面條》《翻山越嶺追火龍》《公主的怨念》《是時候了》《牛皮糖來襲》等106首童詩。
杰克·普魯斯基是一位文字魔術師,在美國,他是與謝爾·希爾弗斯坦齊名的幽默童詩作家。他的詩充滿了雙關語、玩笑話、俏皮話和圖形游戲,融合了機智、搞怪、嘻鬧和歡樂,炫目得讓讀者目接不暇。
他說:“我喜歡寫孩子們關心的東西,那些動物、食物,生活中的人和事,在大人看來無關緊要的事,在孩子心目中最為要緊。當我為孩子們寫作時,我從不刻意簡化。當我為孩子寫詩時,我心里想著文字,也想著孩子,包括我自己內心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