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黃河專欄中,我們分析了正手弧圈球的特點以及動作,這一期,我們就著重來談談反手弧圈球技術。
球友們可能還記得,在 2 0 0 9年全運會男團冠軍爭奪戰中,張繼科與馬琳強強相遇。張繼科將正手位來球全部都用反手輕拉起來,跟馬琳進行相持。
最終,他也憑借出色的反手弧圈球幫助解放軍隊奪得冠軍。
而我在觀摩國家乒乓球隊的訓練時也發現,以張繼科為典型代表的新生代乒乓球員們,其反手弧圈球技術在接發球和中臺的反手相持中,都有著極高的使用率,看來反手弧圈球技術在實戰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反手弧圈球跟正手弧圈球最大的區別在于:正手弧圈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打開身體,而反手弧圈球則受制于身體,不能打開身體進行拉球。
下面我們就反手弧圈球的特點、運用時機、動作機制、容易犯錯以及訓練方法進行探討。
一、反手弧圈球的技術特點
反手弧圈球具有速度快、選擇線路靈活的特點,但由于身體限制,所以它在旋轉和力量上略遜于正手。
球友們在學習這項技術的時候,應該明確兩個重點:速度和落點。
應該將反手弧圈球視為自己進攻的前奏,爭取與正手的高旋轉、大力量弧圈球配合,凸顯兩面拉的技術特點。
二、反手弧圈球的運用時機
1、接發球:接發球時運用這個技術是橫拍選手占據主動的有效方法,達到“先拉起來,再進攻”的戰術效果。
在接發球時應該特別注意來球的不同旋轉,及時改變自己擊球點以及發力方向。
學會反手拉,能讓整體技術更加豐滿,除了可以控制,還能隨時進攻。
2、對搓中尋找起板機會:不管是業余還是專業比賽,基本都遵循“控制住對手,自己找機會進攻”的規律,一般對陣雙方開始時都是“反手對反手”,很少主動給對方正手(除非是短球或偷襲球)。
學會反手拉,你就能有更多的起板機會,畢竟不是每個球你都能側身的,且側身以后,通常會付出正手空檔大的代價。
對于步法不好、年紀偏大、體能不好的球友,使用反手拉球是最佳選擇。如果球友們能夠掌握好反手起板的技術,就顯得比對方更積極主動了。
3、相持中反拉:當反手弧圈球達到了一定水平后,你就能在跟對方反手位相持的時候發力拉了。
比如格林卡,他的反手技術非常好,甚至能跟對方的正手對拉。當然了,要想在相持中反拉,首先要將技術練得非常嫻熟。
而且,當對方有旋轉而我方沒有任何旋轉的時候,就會“吃”球,要么飛出界,要么下網。
但當你掌握好反手拉的技術后,就能在相持中以小動作進行快速摩擦,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撕”,相對穩定度和殺傷力也會比較大(“撕”、“擰”都是由反手位拉球技術演變而來的)。
三、反手拉弧圈球的技術動作
準備階段:
任何技術動作的實施效果和質量,都與“準備”息息相關,準備得越充分,命中率和質量就越高,所以球友們應該特別注意準備階段的意識培養。
準備的時候應該注意力高度集中、身體放松、充分培養“用腳去找球”的意識和小碎步意識。
這幾個環節中,缺失的越多,擊球的命中率和質量就越低。
引拍階段:
兩腳站立基本平行,右腳稍前一點。
引拍時,兩腳的間距與肩同寬,或略大于肩。
膝關節微曲,收腹含胸,腰部略帶左轉,肘關節頂出,前臂自然彎曲。
如圖1、2、3、4、5、6。
擊球階段:
判斷來球,手腕內收,迎前擊球,保證在身體的正前方觸球,避免給球頂住,發不出力量。
同時兩腳蹬地發力,前臂快速向前方發力,接觸到球的時候手腕要有揮灑出去的感覺。
如果來球帶強烈的下旋,選擇擊球的中部;
如果來球不轉或者是上旋,就要盡量擊球的中上部。
擊球的時間應該為球的上升后期。如圖7、8、9、10、11、12、13、14的連續動作。
四、反手拉弧圈球易錯動作和糾正方法
錯誤1:不會使用腳蹬地、腰部帶動、身體稍左轉的身體力量,全部用手部去拉球,造成過去的球沒有力量、旋轉,容易被球頂住。
說白了,就是不會用身體去打球。
解決方法:先從慢速的球開始學習,使自己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做身體動作,以求達到用身體打球的目的。
錯誤2:不會使用肘關節作為支點的杠桿作用,迎前沒有速度和力量。
解決方法:多做徒手動作,明白肘關節在拉球過程中起到杠桿支點的作用。
錯誤3:等球太多,被球頂住,球拍與球的距離過短。發不出力量和旋轉。
解決方法:多去了解球拍跟球距離之間的關系,樹立主動去找球的意識,而不是等球。
五、反手拉弧圈球的訓練方法
1、應該遵循由慢到快、由簡單到復雜、由單線路到多線路的訓練規則。
切忌從高難度開始,以致于自己的動作變形。
2、可以從多球的慢速上旋球開始。
陪練者連續發慢速的上旋球給訓練者,讓訓練者找到用身體打球的感覺。
3、當動作熟練以后,可以練習拉下旋。
陪練人員發下旋到練習者的反手位,速度可以從慢到快,從弱旋轉到強旋轉。
4、練習者達到一定的水平了,我們就可以從實戰的訓練開始,從多球到多球單練。
例如:陪練者發一個短下旋給練習者去擺,之后接著發出臺的下旋讓練習者去拉。
多球單練可以采取陪練者直接發類似于比賽的球到練習者的反手位,可以是上旋或下旋,讓練習者起板以后打相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