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乒乓球拍的膠皮現在種類基本分為:正膠、生膠、反膠、長膠四種,還有一種防弧膠皮現在用的人比較少。
正膠、生膠、長膠、反膠、防弧膠的區別主要在表面是否光滑和具體打法上面。
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乒乓球比賽之前先了解對手手中的武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結構的底板適合什么樣的打法,不同的膠皮回球的特點是什么,只有做到心中有數,在比賽前先了解對手才能在比賽中合理安排技戰術,增加贏球的機會。
由于我國的乒乓球太強了,器材的使用習慣和生產工藝很長一段時間都自成體系,導致分類習慣上也和國際上有很多不一樣。
我們的反膠是粘的、海綿是硬的,歐洲日本的反膠不粘,歐洲的海綿軟、日本的海綿彈,我們的正膠是硬邦邦的,歐洲日本的正膠(實際很多我們都當生膠)軟軟的,我們的紅雙喜連硬度的標準都和別人不一樣。
就連我們稱呼的日直,實際國際上稱為“直拍”,而我們稱呼的直拍,國際上是“中國式直拍”。
今天我們對膠皮的種類和特點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乒乓球的膠皮正反主要是指:顆粒朝外為“正”,顆粒朝內為“反”。
生熟是指:膠皮的橡膠的硫化程度,生膠形變大,脫扳速度不如熟膠,但速度損耗小,熟膠則相反。比如汽車內胎就生,外胎就熟。
長短是指:簡單說就是膠皮表面的顆粒長度(高度),不過考慮到還有顆粒直徑的粗細,一般也指高徑比。
粗細:顆粒的直徑。
長短:簡單說就是顆粒長度(高度),不過考慮到還有顆粒直徑的粗細,一般也指高徑比。
軟硬:一般來說生膠軟熟膠硬,但也看工藝,有的膠彈性很好但是又較硬,對于正貼膠皮,可以用手摩擦顆粒,聲音尖銳的一般較硬。
這些特性組合起來,會形成非常多的特性,器材實驗室就在反復研究、實驗、研究、實驗……
以上是我們對各個膠皮的基本概念,具體細節我們詳細在下面展開敘述。
反膠:
反膠顆粒朝內,光面朝外,黏性較大,摩擦力大,容易造成較強的旋轉,適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選手,也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膠皮。
反膠的表面沒有顆粒,又分為粘性膠皮和澀性膠皮。
粘性膠皮打旋轉的能力更強,澀性膠皮打出的球速度更快,一般推薦正手使用粘性膠皮,反手使用澀性膠皮。
特點:制造旋轉力強、擊球穩定,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適合弧圈和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 。
目前國際超一流運動員中絕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反膠,反膠很好的兼顧了速度與旋轉。
使用此膠皮打法的運動員:馬龍、樊振東、波爾等。
防弧膠
拍面無黏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球運行牲速度較慢、弧線較短,碰球臺后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按常規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
里面顆粒短,彈性較小,海綿比較硬,黏性也較小。
防弧膠能讓選手在進攻方面獲得出色的回球下沉感以及飄忽不定的弧線,但掌握難度較大,需要具備十分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出眾的手感才能完美駕馭。
防弧膠皮在業余中使用的并不多,專業領域更是少見。
2020年的世乒賽團體賽中奧地利的索爾加反手使用的就是防弧膠皮,防弧膠皮表面彈性小粘性也非常小,主要作用就是對付弧圈,而且具有反旋轉的特點。
使用此膠皮打法的運動員:蔡振華、林志剛等。
生膠:
生膠,,膠皮顆粒向上,膠皮含膠量高,膠皮比較透明,硫化程度低。
生膠則根據硫化的程度和顆粒的長短介于正膠和長膠之間。但是這兩者當面對旋轉比較強的弧圈球的時候,都可能因為顆粒本身摩擦系數比較低而在膠皮上打滑而不受控制。
一般情況下差不多只有中國選手區分正膠和生膠。
特點是易于控制球,不吃球,擊球下沉。生膠的擊球速度是最快的,要比正膠快,但是穩定性不如正膠,制造旋轉的能力也不如正膠。
現在高水平運動員打生膠一般是放在反手,依靠生膠的特性增加突然性,生膠打法比較有代表的是木子和伊藤美誠。
使用此膠皮打法的運動員:伊藤美誠、孫銘陽等。
正膠:
也叫短顆粒膠皮,膠皮顆粒向上,膠皮一般不透明,硫化程度高。
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最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
正膠有一定的旋轉制造能力,對旋轉也沒有反膠敏感,但是擊出的球速度快,同時因為旋轉不強,會下沉。
在過去也是涌現出一大批正膠世界冠軍,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不懂球的胖子”劉國梁,也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大滿貫得主。
使用此膠皮打法的運動員:劉國梁、嚴升、何志文、單曉娜等。
長膠:
長膠從外形上來看,相比于正膠和生膠,顆粒更加長且細,高度大于直徑。膠皮顆粒向上,顆粒要比正膠和生膠細而且顆粒高度要高。
長膠本身摩擦力弱,無法主動制造旋轉,但由于顆粒高且細,擊球時易出現顆粒向一側傾倒,就會發生改變來球旋轉的情況,也就是說對方來下旋,回去的是上旋,反之亦然。所以打長膠必須了解長膠旋轉的特性。
特點是主要是受旋轉影響比較弱,回球不規則而且反常規,通常其他膠皮制造的旋轉,在長膠上因為顆粒的擺動可能出現反旋轉的效果,推可能出下旋,搓可能出上旋,還能根據手法回擊出飄(因為旋轉很弱空氣阻力下左右晃動的回球),和下沉(球因為沒有旋轉不跳)。
簡單概括就是不吃轉,回球反旋轉,擊球下沉而且發飄。
很多業余愛好者不喜歡和長膠打球,主要是對長膠特性的不了解,其實掌握好長膠特性之后長膠并不難打。
在專業運動員中長膠打法比較稀少,長膠打法代表有倪夏蓮、朱世赫(削球)。
理論上的克制關系
短顆粒對長膠和防弧的優勢相對比較大,因為后兩者本身進攻困難,也無法創造出太多旋轉,相對難限制短顆粒進攻。
長膠對反膠的優勢,反膠的旋轉會被長膠借用,然后回球不規則,俗稱很怪。但是現如上長膠本身的規律是死的,即便在專業層面,長膠被反膠適應之后幾乎沒有調整的余地,生存比較困難,現如今大多數應用在削球打法。
反膠對短顆粒,如果能退臺拉出一點距離,然后制造出足夠的旋轉,短顆粒會因為打滑很難有把握的回擊這個球。加之短顆粒制造旋轉的能力有限,搓接的球下旋也不強,可以被直接反擊。
固然現在專業幾乎被反膠兩面拉一統天下,但是那是建立在專業選手系統訓練的基礎上的。反膠的優勢在業余水平里經常被逆轉:弧圈的質量不高,容易被短顆粒反擊;移動和發力的水平有限,打長膠容易對不上點發力合不上失誤,等等。
總之,不同的膠皮適用不同的需求,選膠皮也因人而異,對于新手,生膠和反膠更適合新手,長膠不適合青少年,尤其是乒乓球啟蒙階段的學習。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和總結,喜歡的小伙伴可以關注、點贊并交流!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