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926的長老會議后,午后的房地產板塊迎來暴漲。
會議強調,“要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新模式是什么,就涵蓋了“新市民”“新的合格貸款人”,
請注意,本篇文章即原來的《未來十年的脈絡:三億新市民與合格貸款人》,已經購買過的同學們,相信已經在這兩天的市場中獲得收益,就無須再度購買了。
以下正文:
這是一篇關于未來5-10年經濟趨勢與財富脈絡的全景式預測報告,也是業內的第一篇。而國內的諸多券商、基金、投資機構受限于知識結構、團隊能力、實踐操作方面的限制(95%以上的基金經理沒有一線和企業的工作經驗),都不敢穿越迷霧去探索經濟周期的潮流涌動。因此,本文的首發性,將在長期內具備唯一性。
在歷史級大契機上,拜登當選、節制資本、俄烏走勢等等,我們順勢而為,從無失手。以下正文。
現代戰略學、管理學界的開山祖師德魯克曾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經濟的運轉就像騎一輛自行車,只要一停車就會倒下。
一直到1973年,貨幣都是和黃金直接掛鉤的,一美元就是0.88克黃金,負債意味著要歸還真金白銀,因黃金產量有限,一般老百姓根本借不起錢,更別提放大杠桿。
而等1973年金本位的布林頓森林瓦解之后,紙幣成為一種信用貨幣,國家才可以無錨印鈔,負債和杠桿可以靈活調用,原本大量不具備貸款資格、或者償還能力薄弱的人群,比如白領、中產、地方政府,都變成了“合格貸款人”,可以大舉的借錢買入資產以待升值,大規模的消費社會也因此形成,形成了從199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繁榮。
或者你這么理解,
沒有負債,就沒有經濟的發展,
沒有杠桿,根本不存在彎道超車。
不要對借錢和杠桿充滿恐懼和不解,國家其實給了每個人一個新手大禮包,允許你首付20%,以4倍杠桿撬動好幾百萬貸款購買房產的機會,有的人用了,有的人沒用。
到今天,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在互聯網大廠裁員對中小企業造成鏈式反應的格局下,在上海疫情造成長三角經濟受到沖擊的大環境下,按照中國100萬億級的經濟體量,談任何補貼、下鄉、降準降息都是小修小補,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龐大的,全新的,“合格貸款人”群體。
所謂的“合格貸款人”,
1,具有強烈改善自身生活與財務狀況的預期。
2,對這種預期愿意借款和負債。
3,具有相當的償還能力。
通俗的說,就是想發財、愿借錢、好還錢的那個群體。一旦他們加上杠桿,經濟就如脫韁野馬突飛猛進。
到今天,中國經濟的增長是在幾波人的身上加過了杠桿:
1992-2010年前后,主要是各類加工制造企業及上市公司,我們在企業家的身上加杠桿。
1998-2014年前后,主要是收入有保障的企業高管、城市市民、中小老板等買房群體,我們在中產的身上加杠桿。
2008-2015年,主要是各種地方政府的平臺公司,以表內和表外發債來借錢。
2015-2018年,我們通過棚改,客觀在房地產商和拆遷戶身上加杠桿,一些大地產商凈負債率200%。
現在,制造業、中產白領、地產商、政府、包括金融機構本身,杠桿都加過了,也加不動了。
還剩誰?
3億新市民。
2022年3月4日,銀保監會、人行這樣定義新市民:
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群體,包括但不限于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快遞小哥、建筑工人等,目前約有三億人。
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真加得動杠桿嗎?加什么怎么加?上面的路線圖怎么規劃?
在過去,每一波合格貸款人加杠桿,都是著巨大的資產升值與創富機會,這次是什么?
以下的部分,因為內容可能會擊破一些人的認知和想象,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省的文章沒了,會設置成收費模式,包括了受益標的、資產配置、職場規劃、財富管理的方方面面,法不輕傳,慧交有緣。
甚至本文,還會告訴你設置為58元的價格心理學。知識星球財經院的同學無需購買,本篇是過去兩個多月來各種內容的系統集成,散見于各種帖子、問答等。
目錄如下:
第一,合格貸款人的真相。
第二,未來5-10年的路線圖。
第三,本輪大挪移的受益對象、標的企業。
第四,對小城房產、剛需和改善買房者的肺腑之言。
第五,與新市民的錯位競爭。
第六,58元的定價心理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