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于比亞迪來說,絕對又是一個豐收年,根據比亞迪在此前公布的相關財報數據來看,僅僅半年就賣出了161.3萬臺車,考慮到汽車銷售的旺季基本集中在下半年里,所以對于完成自己今年初定下的360萬臺銷量目標,100%談不上,但十拿九穩應該沒問題。
這樣的銷量成績,也讓比亞迪一躍成為圈內、圈外關注的焦點。有不少人都猜測,比亞迪上半年賣得這么好,那豈不是都賺麻了?但這個聽起來似乎是很常識的問題,卻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為比亞迪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賺錢。
單車凈利潤不到8500元,比亞迪主打“薄利多銷”
其實對于161.3萬臺這個銷量,相信但凡略微有了解過車圈的朋友們都懂,這個成績確實是沒有半點水分的,而這個銷量比自己的老對手長城和吉利加起來都要多了,如今滿大街跑的比亞迪,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根據財報的披露,比亞迪上半年的凈利潤卻只有136.31億元,換句話說,比亞迪賣一臺車只賺了不到8500元,作為已經在車圈摸爬滾打很多年的老前輩,這顯然是很不匹配目前比亞迪的身份和地位的。
作為真實性受到法律保護的財報,比亞迪肯定不可能冒這個險去造假,那么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比亞迪把賺到的錢都花了,那么花到哪里去了呢?答案就是研發。
在研發上,比亞迪是出了名的舍得投入,長年累月都是研發投入高于自己的凈利潤,甚至有時候還高出了好幾倍,根據相關數據的顯示,上半年比亞迪在研發投入上高達196.2億元,這比凈利潤高了60億元,相當于每天都要花“一個小目標”去搞研發,同時也是長安、吉利、長城之和,截止到目前,比亞迪也累計投入了1500億元,這也讓比亞迪成為所有A股上市企業中,絕對的研發投入之王。
高投入高回報,比亞迪賺的錢都投入研發了
正所謂高投入就有高回報,比亞迪這些年也不算是白投入,截止到目前為止,比亞迪擁有十多萬名相關工程師,占全部員工的80%,專利那更是數不勝數,同時也拿出了很多讓人感嘆的新技術。
就比如此前人氣頗高的第五代DM技術,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歡迎,畢竟這項技術解決的,是廣大用戶最關心的省油問題,直接把中型車秦L的油耗給干到了百公里3升以下,再配合秦L的大油箱,一箱油能跑個2000公里。
當然,除了大名鼎鼎的五代DM技術以外,還有天神之眼智駕系統、云攆底盤技術、易四方技術等等,都是比亞迪這幾年技術爆發的證明,甚至其中很多都還是引領整個產業發展的新技術,可以說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比亞迪終于進入收獲期。
對于消費者最重要的是,比亞迪不光攻克尖端技術,還投資汽車的全產業鏈,從小小的電池到整車,比亞迪基本一手抓,這樣做不光可以自己掌控技術路線和發展,還能極大降低自己的產品成本,最終回饋消費者和市場本身。
這或許也是比亞迪成功打敗合資品牌的秘訣,畢竟在過去,海外汽車品牌對于我們自主品牌汽車,擁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所以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把產品價格拉高,而如今比亞迪直接來了手“科技平權”,讓消費者花不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價格買到更優秀的產品,直接讓部分的合資品牌“破防”,只能選擇無奈降價。
要說研發投入上,我們曾經也聽過不少車企喊出過“不計成本搞研發”之類的豪言壯語,但其實真正把這句話落到實處的,也就只有比亞迪,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比亞迪在研發上,還真是“人狠話不多”,是真舍得下血本。
不過你要說比亞迪是“賣一臺虧一臺”,那確實不至于,畢竟半年還是有一百多億的利潤在這里的,只是這種“薄利多銷”的路子才是值得我們推崇的,畢竟只有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好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