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敢相信的,這年頭的車企竟然離譜到這種程度:一年只賣了14輛車,卻爆虧10個億,高管還拿著千萬年薪。這不是段子,而是剛剛被證監會點名警告的真實事件。
昨天,浙江證監局一則公告讓眾泰汽車登上熱搜——連續4年財務造假被實錘。董事長胡澤宇帶頭收到警示函,相關信息還將記入誠信檔案。
說起眾泰汽車,有人熟悉,也有人陌生。當年它靠著山寨保時捷、奧迪爆紅,一年賣出33萬輛車,國內銷量直接沖進前十,把不少合資品牌都甩在身后,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保時泰”。那時候,很多車主花10萬塊買輛“保時泰”,第一件事就是用螺絲刀撬掉眾泰車標,只為滿足開豪車的虛榮心。
可問題是,這車空有豪車的外形,質量卻差得離譜。方向盤開著開著能掉,變速箱換擋像搖骰子般不靠譜,剎車片脆弱得堪比薯片。2016年 - 2018年,眾泰的研發費用占比不到1%,遠遠低于行業平均3% - 5%的水平。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外購,發動機來自沈陽航天三菱,全是拼裝貨;變速箱采購自上汽集團,完全沒有自主技術能力,“拼車”倒是很在行 。車主開上半年,修車費用比車價還貴。眾泰高管當年還大言不慚地說,這叫“市場需求導向”。要我說,這就是汽車界的“小偷”,專偷豪車設計,專騙窮人錢包。
他們干過的奇葩事,相信很多人比我知道得還多,歡迎在評論區聊聊。2016年,寶馬100周年慶時,眾泰用一張海報把奔馳、寶馬、奧迪挨個調侃了一遍;大眾概念車還沒量產,眾泰4S店就先賣起了復制品。這些“騷操作”讓德國人學會了一個新成語——東施效顰。
山寨的報應來得很快,2017年眾泰銷量暴跌,業績一年不如一年。這不是市場不行,而是車主們集體“醒悟”了。畢竟當修車錢比買車錢還貴時,沒幾個人愿意當冤大頭。更慘的是,30萬車主現在連配件都買不到,曾經的眾泰4S店全改賣比亞迪了。
最讓人不齒的是,公司虧得一塌糊涂,卻完全不耽誤高管拿高薪。我查了2024年財報,眾泰汽車營業收入5.58億元,同比下降24%;歸母公司凈利潤為 - 10億元,同比虧損擴大6.8%;股價從2017年巔峰時的18元,跌到現在的2元。而2024年,眾泰汽車總監的年薪高達954萬,比上一年的590多萬上漲了61%。業績如此糟糕,高管卻大幅漲薪,這是什么邏輯?
其實我們并非反對借鑒學習,畢竟中國汽車起步晚,學習和模仿是必經之路。但不能在抄襲的路上越走越遠、不思進取。看看比亞迪,當年借鑒豐田,如今電池技術全球領先;吉利曾模仿奔馳,現在成功收購沃爾沃,反超部分德系品牌。
可眾泰卻像一條“躺平”的咸魚,做了十年保時捷的貼牌夢。這樣的企業,難道不應該早早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嗎?還是那句話:支持國產不是縱容抄襲,真正的民族企業應該像華為硬剛蘋果那樣,而不是像眾泰,在抄襲的歧途上越陷越深 。
汽車行業競爭如此激烈,沒有核心技術、缺乏用戶思維,還一味沉迷“吃老本”,終究會被時代拋棄。那些買了眾泰股票的人虧得血本無歸,就是最好的證明。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表面現象迷惑。你買的應該是有實力的企業,而不是充滿“狗血劇情”的空殼公司。記住,時代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造假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