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的推動下,印度乘用車(PV)市場在過去幾個財年實現了強勁增長。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4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達348847輛,同比增長3.9%。2024-25財年總銷量達430萬輛,同比增長2%,再創新高。
受利率下降(使車輛消費貸款更加容易)的推動,這一增長勢頭預計將延續至2025-26財年。印度《商業標準》最近報道稱,印度儲備銀行(RBI)可能從6月開始連續三次下調政策利率,首次降息25個基點。隨著通脹持續緩解,印度央行已在三個月內兩次下調政策利率,目前利率降至6%。
如果印度央行進一步降息,則印度乘用車市場可能會受到顯著提振。印度信用評級機構(Crisil Ratings)的一份報告指出,盡管年增長率放緩至2%-4%,但2025-26財年國內和出口銷量總和可能超過500萬輛。這將是連續第四年創銷售紀錄,盡管增速已從2023財年疫情后25%的激增幅度回落。
受新車型密集推出、農村需求改善、壓縮天然氣(CNG)車輛普及以及融資條件更寬松等因素支撐,多功能車(UVs)預計將成為今年的增長主力。不過,入門級轎車和轎車銷量疲軟,加上電動汽車(EV)普及緩慢,可能會限制整體增長空間。
隨著銷量增速放緩,汽車制造商正尋求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來保障利潤率。原材料價格走疲、工廠利用率提升以及選擇性提價,可能部分抵消監管合規成本的上升,使運營利潤率穩定在12%-12.5%。
強勁的現金流和充足的現金儲備將使整車制造商能夠在維持穩健資產負債表和穩定信用狀況的同時,輕松為高額資本支出計劃提供資金。Crisil Ratings對六大主要整車制造商(占印度國內乘用車市場約90%的份額)的分析支持這一前景。
上一財年,印度本土市場占乘用車總銷量的85%左右,其余為出口。
Crisil Ratings預計,本財年乘用車整體增速將放緩至2%-4%,但受新車型強勁勢頭推動,多功能車(UVs)銷量有望增長約10%。多功能車可能占總銷量的68%-70%,且即將推出的新車型大多屬于該類別,凸顯了市場向高端化的結構性轉變。隨著預期中的季風氣候正?;瓦M一步降息推動農村經濟復蘇,入門級汽車的需求也有望改善。
乘用車市場的燃料結構也在迅速演變。由于運行成本低和加油網絡迅速擴張(目前已超過7000個站點),壓縮天然氣(CNG)動力汽車越來越受歡迎,預計本財年其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
相反,電動汽車(EV)增長在去年翻倍后(盡管基數較低)已有所放緩。盡管推出了多款新車型且電池價格下降,但由于購車成本高、充電基礎設施有限以及續航焦慮持續存在,電動汽車滲透率預計仍將維持在3%-3.5%的較低水平。因此,電動汽車主要局限于城市市場,且主要作為家庭第二輛車使用。
2025-26財年,受全球經濟逆風影響,出口增速可能放緩至5%-7%。即將于2025年6月生效的美國25%進口關稅預計影響甚微,因為美國僅占印度乘用車出口的約1%。企業可能會轉而關注墨西哥、海灣地區、南非和東亞等市場。
盡管原材料成本趨穩且銷售增速放緩,整車制造商已實施3%-4%的提價,以抵消技術升級和監管合規成本的上升。這些價格調整,加上有利的多功能車產品結構,預計將維持利潤率并產生充足現金流,以緩解產能瓶頸并支持新產品推出。
Crisil Ratings預計,本財年乘用車資本支出將保持在約3000億印度盧比(35億美元)的高位,因為整車制造商將擴大產能、投資電動汽車,并推進本地化和數字化升級。盡管銷量增速放緩,但在強勁的內部收益和現金盈余支持下,這一投資水平仍具可持續性。
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全球高端電動汽車車型的進入,預計將加劇高端市場(目前占總銷量不到10%)的競爭。這些高端產品可能會重塑各車型的消費者預期,推動印度本土制造商加速技術應用。不過,高額進口關稅預計將繼續限制此類進口車型的數量。
展望未來,降息步伐和電動汽車普及情況,以及供應鏈中斷風險(尤其是在全球局勢持續緊張的情況下芯片和電池電芯的供應),將是值得關注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