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今年 81 歲,母親今年 78 年,父母二老在深圳與我們生活了 10 年。這期間,我有了大女兒,二女兒,小兒子。
10 年,人這輩子又能有幾個 10 年?誰又能活個 100 歲?
二三十歲時懵懵懂懂,不知生活愁滋味,等四五十歲有了很豐富的人生閱歷,可生活的壓力又是一生中最大的,上有老下有小,右邊孩子,左邊父母,都需要你去撫養和照顧。
這是責任,更是作為一個人的修行,你也會有老的一天,你老了也需要你的子女來陪伴和照顧。
我今年 45 歲,我上有 80 父母,下有 3 個月大的小兒子。我對家、我對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對什么叫孝順、我對養兒防老、我對老有所依,等等,我太有感觸了,可以說我比起碼 90% 的同年人都有發言權。
這些不同維度的感觸不是靠想象得出來了的,你需要與父母住在一起,住個 10 年。
人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和體會,才能做到感同身受,否則一切都是虛無的想象而已,可悲的是很多人是活在自我想象的世界里,并且拿這個虛假的經驗來指導子女生活。
生活和家庭為什么會一地雞毛,父母與子女關系為什么會不好,都是拿著各自靠想象和固化的經驗來指導對方的生活,這就是根本的矛盾。
一 父母老了就是個孩子,他們只能靠你指望你
在中國,千百年來,養兒防老這是有現實意義的,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生兒子,人都是自私和逐利的,這樣做一定有原因,這需要你去深度思考。
對于 99% 的普通人,以目前的養老保障體系根本解決不了老人的養老問題,如果子女生活條件好點,經濟寬裕點,子女孝順點,老人會生活的好一些。
如果子女本身生存壓力就大,子女要養家也要撫養孩子,那么這個時候對老人光有心沒有力啊!這個時候老人如果有好幾個孩子,大家一起想想辦法,總能把日子過下去。
如果老人只有一個孩子,并且是女孩,那么所有的壓力只能由女兒一個人承擔,要知道從法律上來講女婿是沒有義務養老人,只有女兒,況且現在離婚率這么高,要是女兒離了,這個時候怎么辦?這是非?,F實的問題。
80、90 年代的獨生子女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包括死亡,不是以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你怎么想是你的事,客觀的現實就是這樣,你在不在都是這樣。
再把思路拉回來,法律上有規定,兒子女兒有贍養父母的法律義務,這不是道德和倫理要求這是法律強制要求。
這就是從養老的法律角度來詮釋為什么要生兒子,為什么要多生孩子。
就拿我家來說,我哥農民,經濟不寬裕,自己的生活壓力都很大,自己都顧不過來,怎么照顧父母。姐姐有自己的家庭,那我相對好一點,深圳氣候條件和生活水平也會高一些,很自然要跟小兒子生活在一起。
父母身體不舒服了,樓下就有藥房,再不行就去社康醫院,哪怕去大醫院開車十分鐘就到。
父母每天與孫子孫女,每天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很幸福開心的,這才叫頤養天年,要知道現在有多少七八十歲的老人是很孤獨的,常年累月一個人生活,這才叫孤老終身。
如果現在要是讓父母回蘇北農村老家養老,他們是不習慣的,不只是生活條件還有精神方面,還有衛生習慣,老人年齡大了,就需要有人陪伴,有孩子在身邊就不會孤獨。
我看到我父母,一晃他們也老了,他們才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說不定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再有二三個紅綠燈,他們就下車了,從此天各一方。
想到這里,我這個小兒子,我就想也是這樣做的,趁父母能吃、能睡、能動,就多孝順老人,盡可能照顧好。
我會要求自己,對父母盡可能和聲細語,盡可能多體諒,我也會老的,我也會像我父母這樣在倒計時的人生旅程中慢慢老去,我也需要兩個女兒和兒子照顧和陪伴。
我現在對父母好,也是給我的孩子做榜樣。雖然我做得還不是特別好,但是我盡力了,真的盡力了。
我現在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做飯給孩子吃,送她們上學,中午在公司,晚上洗碗拖地,休息天我做飯做家務,讓父母歇著。
但凡能我能做的,我都是搶著做,不管是做丈夫的責任還是作為兒子體諒父母辛苦,還是作為父親給孩子做榜樣,我都要去做。我想這就是另一個維度高級的傳承,傳承怎么經營好幸福家庭。
生活和家庭都需要經營,夫妻同心同德一同經營,我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老母親這次從江蘇老家回深圳,我明顯覺得父母更依戀我們,不靠我還能靠誰?我是義不容辭,我只會像哄孩子一樣哄父母開心,讓他們安安心心地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盡一切努力讓他們頤養天年,給父母養老送終。
二 爸爸是孩子的山,是燈塔,是安全感的來源!
我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回家,在以前農村農閑時就打牌,這是標配。我哥哥姐姐大我十歲,我稍微有點記事,哥哥姐姐已經十五六歲,他們就外出打工了,我時常一個人,特別孤獨和害怕。
等我有了孩子,我就能做到感同身受,我要給孩子安全感,我要給孩子陪伴,不讓孩子也像我小時候那樣怕漆黑的夜。我辦公室和家哪怕白天也要開燈,這就是小時候落下的陰影到現在都還存在。
我小時候跟著小朋友做作業,作業做好了,領居家開始吃飯了,我又不好意思在人家吃飯,那時農村窮,多一個人吃飯別人就會少吃。我就摸著黑回家,很多次很多次家里還是漆黑一片,我特別害怕,畢竟還是七八歲的孩子。
父母還在地里干活,父母只會干活,他們沒有意識到還有七八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家。
等我讀初高中,開始住校,周末回家,周五放學回家,到家天已經黑了。
放學的路上就期待著家明亮著,鍋里有熱騰騰的飯菜,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可惜很遺憾很失落,家里依舊一片漆黑,于是我就開始做飯,等著父母來吃,在學校省下幾塊錢我就去村頭小超市買幾片豆腐乳,算是晚上的小菜。
那是三十年的經歷,我現在為什么要做家務,為什么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的,為什么要愛妻子,為什么不去賭博打牌,為什么要開燈,這些都有原因的。
我與妻子相識相愛已經 14 年了,從來沒有吵過架,從來沒有大聲吼過對方,這還是源于我小時候的經歷。
我是在孤獨自卑缺乏父愛和母愛的家庭中長大,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很大的地方的家,一個不吵不鬧潔凈亮堂的家,一個有說有笑的家。
在我身上的遺憾,我不想再在我的三個孩子身上再來一遍,不可以。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我讀書,我讀很多書,我寫作,這幾年我累計寫了不下三百萬字的文章,我非常努力,我只想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好的榜樣,這些,難道我錯了嗎?
寫在最后的話
如今,我很滿足,我娶了一位上輩子修行得來的好妻子,是她療愈了我,是她給我了一個溫暖有愛的家,是她給我生了三個孩子,是她孝順父母,是她給了我很多生意上的啟發。是她一直陪著我,不離不棄,一次失敗再來,再次失敗再來,一直到今天的苦盡甘來,厚積薄發。
父母給了我生命,妻子給我了余生。我很感恩妻子,這不只是夫妻間的愛,更是彼此的燈塔,前十年妻子一直是我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路,從去年開始,我也開始發力了,我們做彼此的燈塔,相互啟發。
如今,我非常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也會體諒父母一些不好的習慣,包括小時候的一些缺失帶來的心理陰影。其實父母已經在他們的認知范圍內,在他們的能力范圍內給了我們最好的愛和關心。
加油,給自己加油!
給自己加油,要帶領著這個家往前沖,帶領這個家過好日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加油,不要怕,不要退縮,什么樣的坎都會過去的。
加油,給父母加油!
希望父母身體健康,現在是一天當三天過,一年當三年過,現在我們家的日子好過了,要好好的,好好的的幸福的頤養天年。
加油,給孩子們加油!
孩子,父母都會老的,等你們有了孩子,你們也會老,人生路漫漫,生活很不容易,柴米油鹽醬醋茶,感情也不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有意無意在我們心里插上一刀,傷痕累累時,記得,還有我在,還有媽媽在。
孩子,每次你累了,每次你迷茫疲憊時,你記得當你轉過身回過頭來,爸爸媽媽一直在,回家,咱回家,家永遠是我們的港灣。
加油,給妻子加油!
在我心里你一直是聰明、智慧、能干的知識女性,那些年灰暗的日子,我知道你是一個人在抗,特別內疚,現在都好了,我們一起抗。我先抗,天塌下來先壓倒我。
我相信天道酬勤,我相信天道有輪回,我相信好人有好報,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我相信只要勤奮努力,夫妻同心同德,一起經營好這個家庭,這個家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我相信,你呢?我相信你也會百分百相信,因為我們早已經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
這篇文章,送給妻子、孩子、父母,也送給努力的自己。
鴻彬
2024 年 9 月 25 日于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