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難”可以說是近些年的熱門話題。家里有即將上小學的,尤其是幼兒園大班,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孩子的家長,肯定經常會在網上看到關于孩子上學擇校難、收費貴、強制性要求多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要不要參加學校的午(晚)托、報不報課后服務、興趣班等問題,搞得很多家長焦慮的不行。
我這個人向來比較“佛系”,而且不喜歡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操心著急。可即便如此,因為到了需要關注和考慮這些問題的階段,不可避免的天天都會聽到這方面的信息。加上身邊的很多家長也不停的念叨,苦口婆心的勸我“早做打算”。聽得多了,即便表面上依舊波瀾不驚,但心底也難免會起漣漪。
不過,我一向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既然自己無法改變即將面臨的問題,那就不妨順其自然。我家孩子今年9月份升入一年級,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如今已經開學一個月了,孩子適應的非常好,一切都已經步入正軌。我就來個現身說法,說一說之前看到、聽到的那些傳聞,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1、關于擇校:就近入學,公立統籌,私立自選。
孩子上學,首先面臨的就是“擇校”問題。因為教育資源不均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進入他們認為的“好學校”,由此引發了“擇校熱”、“學區房”、“擇校費”等熱門話題。
我家住在最普通的住宅小區,方圓5公里以內,有5所公立小學,3所私立小學,都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類。如果硬要在這8所學校里排出個檔次高低來,有1所公立和1所私立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剩下的只能算中等水平。
我家離這兩所相對好一點的學校差不多遠,且兩所學校的名氣、口碑也差不多。我家按政策對應的也是那所公立學校。只是這所學校往年名額還是比較緊張的,經常會有孩子會被統籌(分流)到附近另外2所相對差一點的公立小學去。
那所好一點的私立學校,前年剛轉了公辦,但因為“歷史遺留原因”,實際上還是只招對應小區的孩子。不是那個小區的業主,聽說需要另外交8-12萬的“擇校費”,才能進去。因此,我既不是那個小區的業主,也不想掏高價的“擇校費”,就決定讓孩子上公立的,私立的就不考慮了。
我們對應的那所公立學校往年名額也比較緊張,我們雖然戶口早轉到西安了,孩子出生就是西安本地戶口,但畢竟不是人家那個區域的“原住民”,也沒買人家的“學區房”,所以被“分流”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據說,往年有的家長為了保證不被分流,要么是買對應小區的“學區房”,要么就是另外交6萬塊錢的“學位費”。
我是肯定不會另外花高價“買學位”的,只是按規定提交了相應的資料,并且簽了同意接受統籌安排的協議,選擇了另一所相對近一些的公立學校作為備選項。如果這所學校沒有名額了,就會被分流到我填的那個備選的學校去。不過,即便是分流到那所學校,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能是今年適齡的孩子比往年少了,學位沒有那么緊張了,我家孩子并沒有被分流,而是順利的被對應的那所相對好一點的學校錄取了。我們沒有買“學區房”,也沒有另外花一分錢,孩子就被錄取到了滿意的學校。至于之前“聽說”的動輒幾萬、十幾萬的“擇校費”、“學位費”,也許就真的只是“聽說”,就連“學區房”,也不是非買不可。
另外,之前有家長說擇校需要的資料很多,手續很繁瑣,我并沒有這種感覺。教育局及學校的官網上都提前標注清楚了需要的資料,提交資料的流程等。我提前按要求準備好了資料,現場審核提交一次通過,總共用時不到5分鐘,就拿到了報名條。在提前通知過的時間接到了被錄取的電話,學校也在開學前在公眾號上發布了分班情況。到了開學報到的日子,直接按通知進班報到。從擇校、報名、提交資料到錄取、分班、進班報到,整個過程井然有序,也非常順利。
2、關于收費:公開透明,無亂收費,價格合理。
孩子上學了,自然就少不了要花錢。眾所周知,小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收學雜費,但私立學校是要收取學費的。西安普通私立小學一學期的學費從5000-8800不等,稍微貴一點的有12000一學期的,那些“貴族學校”就不在咱這樣的窮人的關注范圍之內了。說實話,這個價格不便宜,但人家是在擇校(私立學校選校報名)之前就公布過了的,家長能接受再報名,也算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沒什么好置喙的。
我家孩子上的是公立學校,免收學雜費,但還是會有一些其他的“代收費”。但是,所有的收費項目都是公開透明的,而且是家長可自愿選擇的,不需要或者不認同的,可以不參與。
截至目前為止,我家孩子就交了一個月的午餐費和一年學平險的費用,總共費用520元。這兩項費用都是我自愿選擇交的,而且我覺得費用很合理。
另外,還有一個課后服務費和校服費,這個也是“采取自愿”的。我家孩子已經參加了1個月的課后服務,校服也穿了一個星期了,但費用暫時還沒收。不過,具體的費用,也是提前通知過了,我也認可的。不需要或者不認可收費的家長,可以不參加,不購買。
當然,肯定有人會說學校總是明面上說“采取自愿”,實際上家長根本“沒得選”。如果你不交,老師就會找你或者你家孩子的麻煩,就會區別對待之類的。到底是“真的自愿”還是“被迫自愿”,我們下面接著詳細說。
3、關于強制性要求:家長完全自愿選擇,無區別對待。
前面提到,有些家長和網友說有很多事情,學校明面上說“采取自愿”,實際上家長根本“沒得選”,你一旦不選不交,孩子就會被區別對待,最后不得不“被迫自愿”。其他學校是什么樣子的,我沒有親身體會,沒有發言權。但是,我家孩子所在學校,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項目或者收費,家長都是完全自愿選擇。不論你參加還是不參加,交錢還是不交,老師都完全尊重家長的選擇,更不會刁難孩子和家長,對孩子搞“孤立”或者“區別對待”。我們以學校目前所有的收費項目一項一項來說:
首先是課后服務費。學校正常下午放學時間是3:50——4:10(不同年級錯峰放學,年級越高放學越晚)。但很顯然,除了家里有人專職接送孩子的,并且能夠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否則這個點放學,孩子根本沒人接,回家寫作業也沒人管。因此,學校在放學后又提供了課后服務,時間是下午4:00-5:50,服務內容包括作業輔導和社團活動。費用按照相關部門規定收取(目前實際上還沒收費呢)。家長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加。
我家孩子所在班級總共51個孩子(定額50,有一對雙胞胎,多出了一個名額),參加學校的課后服務的總共只有29人,剩下的22個孩子都是下午4點就被家長接走,或者去參加校外的托管班、輔導班、培訓班了。參加學校的課后服務的孩子還不到60%,老師也并沒有對不參加的孩子“另眼相待”。
其次是午餐(托)費。因為是“就近入學”,絕大部分的孩子都住在學校方圓3公里以內,還有小部分孩子就住在距離學校1公里以內。中午放學有2個小時的午餐、午休時間,部分孩子可以選擇回家吃飯,在家休息,但也有部分同學離家遠、嫌來回跑麻煩或者中午家里沒人做飯照顧,希望學校能夠提供午餐并照看孩子午休。
學校午餐是米飯和面食交替,米飯配兩葷兩素四菜一湯,面食會搭配主食、點心、水果、酸奶等,一周內不重樣。說心里話,這個配餐水平也只能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勝在營養均衡、花樣多。餐費和家里做的比起來肯定是貴了些,但和外面的托管班或者外賣比起來,也算是正常的市場價。
飯后老師會組織孩子聽故事、做律動操等,稍微活動一會兒,消消食,然后上衛生間,回來趴在桌子上午睡。孩子可以自帶午睡枕和小被子,午睡起來,老師會讓收起來,放到指定位置,統一保管,2周讓帶回家清洗一次。午睡期間,會有老師看護和維護秩序。
學校對面就有三四家托管機構,餐點和學校的差不多,有午睡室,但費用是學校的2-3倍。家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孩子是否參加學校的午餐和午托。孩子班里參加學校的午托的只有18個孩子,占到了35%,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回家吃午飯并午休,只有個別孩子報了校外的午托班。回家的孩子自然是有家長來接,報了校外托管班的,老師也會把孩子送出來,交到托管班來接的人手里。
再次是晚餐(托)費。課后服務結束時間是下午5:50,這個點也有一部分家長還沒有下班,或者下班回來已經很累了,不想做飯,不想給孩子輔導作業。所以,學校又開設了晚托服務,提供晚餐和輔導作業。
吃完飯,課后服務作業沒寫完的接著寫,老師會輔導、檢查;寫完作業的可以預習新課,也可以看書、做手工等。孩子吃完飯,作業寫完了,家長6:30就可以來接走。孩子作業沒寫完或者家長還沒來接,老師也會給輔導孩子寫完作業或者看護到7:00。這樣孩子不會餓肚子,作業也寫完了。既可以滿足大部分家長的需求,費用也比外面的晚托班便宜很多。孩子也不會在學校待的太久了(很多晚托班會耗到晚上8、9點,孩子累,作業效率也不高)。
因為有課后服務,孩子們作業在學校也寫的差不多了,5:50左右很多家長也下班回來了,就不用讓孩子繼續在學校待著,可以早點回家吃飯、休息了。所以,參加晚托服務的孩子就更少了。我家孩子班里參加晚托服務的只有7個孩子,連班級總人數的14%都不到。可是,老師也并沒有“刁難”那些沒參加的同學,反而讓家長盡量能早點來接孩子的就早點來,能讓孩子不參加晚托的就不要參加了,因為孩子在學校待的太久了,真的很累。
再其次是保險費。這個學平險老師只是提了一下,家長自愿選擇買或者不買。家長覺得用不上或者已經買過其他保險了的,都可以不用買。愿意買的,也是在保險公司給學校開的端口上自助下單購買,錢直接在線支付給保險公司,學校和老師都不參與。
最后是校服。這個可能是被詬病最多的了。很多學校都有很多套不同款式的校服,全部購買下來動輒幾百上千塊。可是,如果不給孩子買校服,學校有活動的時候,又要統一穿校服,到時候孩子沒有校服穿,活動就沒法參加了。因此,家長即便心里有一百個不愿意,還是不得不給孩子買,這哪里是“自愿”啊?
這所學校的全套校服一共是春夏秋冬合計5套,共計14件。校服定制之前,由全年級超過1/4的家長代表參加現場招標會,看樣品,比價格,確定訂購哪一家服裝廠家生產的校服。今年的5套校服,質量版式都不錯。孩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有了,總共才不到600塊錢(錢還沒收呢,但價格是在招標會現場就確定了的),還可以穿好幾年,這可比自己給孩子買衣服便宜多了!
最重要的是,這家學校已經連續6年都沒換校服的款式和生產廠家了(雖然是現場多家競標,但這一家的人家就是質量好,價格合理,真正的物美價廉,所以毫不意外的,每年都是人家中標啊),很多家里或者親戚朋友家有哥哥姐姐在這所學校上學的,他們穿小了的校服,都可以讓小的孩子繼續穿。如果哪一件大小不合適了,或者穿破了,弄臟洗不掉了,還可以單件購買。
我家孩子最好的朋友艾米,她表姐在這所學校上4年級,當時買的135碼的校服(一年級孩子通用碼),現在穿小了,就送給了艾米,艾米就不需要訂校服了。還有他們班里另外一個孩子,他哥哥在同一所學校上3年級,穿小了的校服春秋冬的都還能穿,夏季的因為便宜,人家不想讓孩子穿舊的,就只定了夏季的2套。
所以,我們孩子學校的校服并不是非買不可,更不是一定要買全套。只要你家孩子有校服可以穿,甚至是學校組織活動,需要統一穿校服的時候,你能夠讓孩子有校服穿,你訂與不訂,訂哪幾件,學校一點意見都沒有。
只是,話說這么物美價廉的衣服,市場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得著的,既省去了家長挑選的麻煩,也不用想每天孩子穿什么衣服,還省去了孩子之間相互攀比,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就算學校不要求,家長也是爭著訂呢。還有家長直接一次性訂2套,說是一方面方便孩子換洗,另一方面也是趁著物美價廉,多給孩子屯一套呢。
截至目前為止,孩子上學擇校難、收費貴、強制性要求多等方面的問題,我是一個也沒遇到。也許是我真的運氣好到爆棚,也許那些道聽途說真的就只是道聽途說,只是某些家長的牢騷之語罷了。
最后,因篇幅所限,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也就是孩子能不能真的零基礎入學,一年級的老師會不會對該講的知識點一帶而過的問題),將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單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